查看原文
其他

大多数情况下,“鄙视”只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2015-12-07 李笑来 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们要自主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否则就没有成长、无法成长;我们若是没有自主的选择,就不可能重生。所以,自主才是自由的关键。


有一个词,叫“不由自主”。


要提防一切令你“不由自主”的东西。


天主教有所谓的“七宗罪”,贪食、色欲、贪婪、暴怒、怠惰、伤悲、自负或傲慢。仔细审视这些“罪过”,你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或者都曾经是让人们“不由自主”的东西。


不过,进一步审视就会发现,这些定义大多都是时代的产物、维护神权的产物。


比如贪食,就明显是旧时代的罪过 —— 过去物资不够发达,食物不易获得,甚至,你一个人吃多了,别人就可能因此饿死…… 所以,贪食会被定义为罪过。这种定义哪怕在仅仅五十年前还是总体上看起来更像是对的,可现在呢?现在物资这么发达,于是,人们已经普遍把“吃货”当作自豪的称呼了。在物资极大丰富的今天,贪吃且不锻炼,才算得上是一种罪过,但,与此同时,这跟神权也显然全无关系了。


甚至,物资极大丰富的今天,适度的浪费都是正确的。五六十年前,我们国家还在闹饥荒,现在呢?现在,很多家庭主妇肥胖起来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她们的脑子里的观念依然是“浪费食物是可耻的”,所以她们会在餐桌上把吃不动的、剩下的食物吃进去而不是扔掉……


我个人没有宗教信仰,所以可能会相对比较容易地、没有负担地去仔细研究这所谓“七宗罪”背后的神权本质。所以也可能相对更容易地不把“色欲”当作一种罪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与经验的积累,也早就开始认识到适当的自负其实是有好处的 —— 那只不过是我们在反复争取自主的时候必然产生的现象,争取自主的过程中,我们就是会在自负与自卑之间反复波动。


许多年来,我一直主动反省的,只有一宗罪,


“不由自主地鄙视他人”。


这种情绪很微妙,它跟所谓的自负、所谓的傲慢好像也不尽然相同。


最初我意识到这种情绪的存在,还是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发现个诡异的现象,就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人竟然由衷地鄙视那些成绩成绩好的人。后来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知道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 人们往往必须为自己的不足找到“合理”的解释(Rationalization),否则那便是一种承受不了的痛。


进而,我发现那些不由自主的情绪,会直接造成“自欺欺人”的现象。之前写过一篇很多人打赏的文章,《理财的目标和动力:品质生活》,提到过这种现象:


在我看来,对成年人来说,


高品质生活从停止自欺欺人开始。


比如,上面已经提到过的那种观点,“金钱不一定带来高品质生活”,以及它的各式各样的变体:


  • “有钱不一定幸福”;(但没钱更不容易幸福……)

  • 那么拼有什么用?不还是得了乳腺癌?”(不拼的人也有很多得了乳腺癌……)

  • “我很穷,但我有骨气!”(说得好像富人没有骨气似的……)


自欺欺人其实是最害人的。而自欺欺人的根源在于被“不由自主的情绪”所左右,进而,本质上来看,自欺欺人就是失去自主,失去真正的自由。


鄙视他人,是个很隐蔽的坏习惯。


我们在争取自主的过程中,一直在打磨的东西叫做“价值观”,而我们所说的品质也好,格调也罢,其实朴素点描述的话,只不过是“我们判断好坏的标准” ——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仅此而已。既然如此,我们当然会自然而然地喜欢好的、不喜欢不好的,进而羡慕好的、鄙视不好的。


可问题在于,当我们自欺欺人的时候,完全分辨不出来那不由自主的鄙视究竟是真的有所根据的,还是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真的让我自己挣扎了很多年。后来发现窍门特别简单,


彻底放弃“鄙视”这种情绪就是了。


理由也特别简单,仅仅“鄙视”本身实际上不解决任何问题。


仅仅几年前,我还花费自己的时间口诛笔伐过韩寒郭敬明等等,因为我鄙视那种人。可最终发现,我的这种情绪事实上没有任何作用,如果非说有作用的话,也确实有:浪费了我自己的时间精力,耽误我自己多做点正事儿。


再退一步,即便那鄙视确实是有所根据的,也是没多少必要付诸行动的,除非那已经确实是大是大非。


剽窃确实是可耻的,也确实是应该被打击的,而代笔确实是欺世盗名,也确实是挺可恨的……这些确实都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若是我真的在这样的事情上耗费时间精力,那我还确实是在贡献社会。但理性告诉我,我自己确实要衡量一下,我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在这样的地方效益更高,还是放在其他地方对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更高 —— 应该仔细衡量才对。


我的意思是,对我个人来说,鄙视已经够了,进一步的行动,可能并不一定需要我,其实我可以,也应当相信整个社会总体上就是会进步的;对我来说足够残酷的一个事实是,没有我又怎样?


事实上,我们确实无法完全放弃“鄙视”这种情绪的存在,因为它是打磨价值观的副产品。后来我发现,可以放弃的是“为这种情绪买单”。于是,我琢磨了一下,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方法论:


当我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情绪的时候,我会进一步问自己,这是大是大非吗?如果是,我有能力改变这种大是大非吗?如果不是,就算了。


说实话,“非我莫属”的时候还真的不多 —— 事实上,是几乎没有。要非说有的话,好像只有一次:我想来想去,觉得这事儿非我莫属:


鸡汤其实是有必要的。(在这里,姑且用“鸡汤”这个已经是贬义了的词汇称呼那些“进步方法论”罢……)


我鄙视那些自己放弃进步然后又为了自我平衡而反过头来鄙视、甚至阻挠他人进步的人 —— 想来想去,甚至觉得需要有人采取行动去阻止这种扭曲。尤其是当全社会都莫名其妙地开始反智的时候。这不仅仅是出于所谓的社会责任感,更为关键的是,我衡量了很久,确认自己确实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


这不容易,这也很微妙,但我愿意试一试。在《以理服己》中,我这样写到:


那些不善思考,甚至不思考的人,都是可怜人,跟以前的你一样可怜。


因为别人不会思考而鄙视他们,是不太恰当的;因为看到别人不会思考而自我感觉优越,首先是没必要的,而更重要的是,一不小心,你就会成为自己的牺牲品,因为这样你就很可能一不小心忘了,你自己的思考能力永远是有待改进的,有待改善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时代的局限。苏格拉底再聪明,也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三段论的重要;亚里士多德再聪明,也不知道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以为那不过是在扯淡。所以,嘲笑别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很可能自己会因此停滞不前。要善待别人,更要善待自己。这是个很朴素的道理。


所以,鄙视只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少数情况下它是正确的,但即便它是正确的,也不一定非要因此产生行动,三思而行,在这件事儿上尤为适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