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卫东:让孩子把话说完

2016-03-26 茅卫东 教育自由谈

这是多年前就在国内流传的一个故事,真假不知,不过挺有意思,也符合孩子的思维。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在节目现场采访一位小朋友:“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孩子说出了他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还有一则类似的故事,同样不辩真伪,同样很有意思。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母亲很失望。

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有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让孩子把话说完。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等不到孩子把话说完,就急急地开始自以为是的教育。

为什么,我们这样着急?

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这样没有信心?

答案或许是:我们对自己的教育太没有信心。

我们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成功,我们不清楚孩子是不是在意我们,所以,我们需要假设一个场景,并期待孩子能够给出与我们内心想法一致的答案。当孩子的话与我们的期待不一致时,我们失望至极。

问题是,失望之下对孩子的教育,真是教育吗?

我们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急急地告诉孩子“你不能这样”“你应该那样”。

我们这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还是害怕孩子将来会抛弃我们?

或许,更多的是后者。

对比上面两个故事,视野差距还是很大的。

前者是假想了一个职业场景,看孩子如何反应。观众的东倒西歪,说明他们并没有把孩子的话当成一个多大的事,反过来,他们是把孩子当孩子看,孩子的那番话,他们一定是看成为童言无忌。

后者是母子之间的对话,核心是考验孩子心里有没有妈妈。妈妈的着急,正在于孩子的回答不是她所期待的。幸好这位母亲调整了一下心态,不过,我还是怀疑她后来那温柔一问,内心里应该是蛮紧张的。

所以,两个故事看起来很类似,其实第一个故事的落脚点在孩子,是展现孩子的想法,第二个故事的落脚点在妈妈(成人),孩子是为妈妈而存在,孩子的被承认只是因为他心里有妈妈。

或许,这也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中美教育的不同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