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帮助》:奥斯卡经典女性群像解读

2017-11-20 日知美

关注“日知美”(ID: dirizi002)尚美,寻爱,找情,交友!合作:18911155596(手机、微信、QQ号)


神州日知 美子

爱是恒久忍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圣经·新约》

 所有惊艳的花朵,都曾付出过血染荆棘的代价。

《帮助》唱起的民族赞歌,不在批判过往的阴暗,也不求引航飘渺的未来,只愿你能珍惜明媚的现在。


2014年8月9日,18岁的黑人青年布朗被一名白人警察连击数枪身亡,涉案警察却并未遭到起诉。

该消息登上新闻后,引发了一系列骚乱事件。

此后,愤慨民众在纽约时代广场发起抗议游行,呼吁“公正平等”。

美国各大媒体的报道均以“悲剧”作为该事件的关键字,可殊不知类似的悲剧,在这个外人眼中堪比天堂的国家里,已经上演了三百多年。

《帮助》作为一部书写黑人艰辛维权的电影,选择在总统已经是黑人的2011年上映了。

不管时代如何更替,政局如何变化,关于种族主义的话题却永远不会过时。

在一次采访中,第一任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坦言道:我们也被歧视过。

正因为有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小成本小制作的《帮助》才能凭借温润如水的真情演绎,在《哈利波特》、《美国队长》、《猩球崛起》等制作大片的包围下,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口碑人气双丰收,为第84界奥斯卡季打响漂亮的第一枪。

忍耐绝不流下卑微泪水


影片根据凯瑟琳·斯托科特出版于2009年的同名小说改编,将观众的视角带回到上世纪60年代的密西西比州。

这个有着“木兰花之州”美名的温暖南都,曾一度是美国种族主义的“重灾区”。

影片的导演塔特·泰勒,正是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借助这部影片,他用舒缓却低沉的笔调,向观众讲述着自己家乡的曾经。

《帮助》重现的20世纪60年代,正值马丁·路德·金所领导的平权运动激烈之时。

当时的黑人女性只能从事单调而枯燥的佣人工作,从中赚取微薄的津贴。

即使她们怀揣不平凡的梦想,也只能羞涩颔首,悄悄地藏进自己的口袋。

艾比琳就是众多黑人女佣中的一员,她看似普通,却又注定不凡。

在一场势必到来的风暴中,艾比琳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陪同艾比琳迎接这场风暴的是一位白人女孩——斯基特,影片中这位22岁的大学毕业生恰好由当时同龄的艾玛·斯通饰演。

尽管技艺青涩,但是通过这部影片的磨砺,艾玛·斯通轻松拿下了之后两部《超凡蜘蛛侠》的“最佳女友”。

斯基特和其他白人小孩一样,由黑人女佣如同生母一般抚养成人,从这些肤色不同的“母亲”那里,她们学会了美丽和自信。

这些人生真谛是她们的亲生母亲不会讲授,甚至不曾懂得的。

整部影片围绕着斯基特着手创作的一部小说展开。

刚从大学毕业的斯基特接受了良好教育和思想启蒙,当她得知自己家中辛勤工作了29年的女佣康斯坦汀莫名辞别,而冷酷的父母对此漠然置之的时候,斯基特决定将这部小说用来书写身边这些受尽歧视和欺压的黑人女性。

讲述她们不为人知的悲切过往,以此帮助她们赢得平等和尊重。然而小说进行得并不顺利。

在密西西比州的首府杰克逊,主仆之间的尊卑、黑白之间的鸿沟,远比斯基特想象中的严重。

除了法律上的顾虑,斯基特身边的白人姐妹成了搜集小说素材最大的阻碍。

以西莉太太为核心的白人主妇组成了名义上的“女子协会”。

除了日常聚会、八卦谈天,她们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如何“管制”家中的女佣。

西莉太太自作聪明地在纸巾上做记号,为了防止女佣的浪费。在她的“积极奔走”下,当地甚至通过了黑人女佣不得使用白人厕所的法案。

正因如此,西莉不由分说就辞退了家中违规的女佣米妮。正是这次矛盾,导致了米妮策划的一起捧腹不已,又让人拍手称快的“巧克力派计划”。

米妮由黑人演员奥克塔维亚·斯宾瑟饰演,这一个性鲜明的角色让略显沉抑的影片增添了迭起的欢笑和高潮。

在次年的第84届奥斯卡电影节上,最佳女配角的小金人被奥克塔维亚·斯宾瑟捧走,也算实至名归。

米妮的失业对于斯基特的小说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展。艾比琳和米妮出于愤慨,同意加入小说的创作。

也许在这场民权运动中,这是一次不容忽视的壮举。

不过,即使在等级森严的密西西比州,生活中依然会有暖暖的阳光。和吝啬刻薄的西莉太太截然相反,希莉娅小姐眼中没有肤色的差异,在米妮因为失业而走投无路的时候,希莉娅慷慨地接纳了她。

正因如此,希莉娅才一直被“女子协会”拒之门外。就像在那个霸权横行的时代,仁慈往往只能躲在角落哭泣一样。

盼望用心栽培明天葱茏


黑人和白人真的有尊卑贵贱、优劣之分吗?

这是影片一直引导观众思考的问题。在艾比琳工作的地方,莉芙特太太一整天都不会伸手拥抱自己的孩子,而艾比琳却耐心地用不标准的语法呵护着她的童年(you is smart, you is kind, you is important)。

当艾比琳讲述自己的孩子被白人虐待致死的时候,当女主人咿呀学语的女儿紧紧抱着她说“你是我的妈妈”的时候,这些对比鲜明的瞬间让大家不得不为之动容,甚至泪目。

黑人女佣的付出也许更无私,她们的慈爱也许更淳厚,可是她们得到的待遇却卑微得可怜。

再反观那些白人主妇,她们都是在黑人女佣的照顾下长大的。可是成家育子后,曾经惹人怜爱的公主,立马变成了刻薄的妇人。

在女佣照料全家,为生计奔忙的时候,这些主妇却在筹办浮夸的慈善募捐和隆重的酒歌晚宴。

《独立宣言》强调“人皆生而平等”,可是这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只是一句对着天空的嘶喊。

接替米妮工作的新女佣被西莉太太告发了,罪名是她私藏了一枚被遗忘在角落的戒指。新女佣的锒铛入狱,正是那阵期盼已久的风暴,它唤醒了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

黑人女佣们相聚狭小的房间里,向斯基特倾诉出自己的动人故事和辛酸点滴。这一幕仿佛一度沉寂在泥土里的种子,终于要冲破黑暗,绽放出生命的奇迹。

“上帝说我们要爱自己的敌人,很难做到,但可以从诉说真实的事情开始”。

在这一刻,真实的故事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奔涌的长河。小说的出版犹如一声呐喊,惊醒了朦胧入睡的人们。

这是斯基特和黑人姐妹们的辛勤结晶,尽管残渣中混杂着苦涩。小说的成功宣告了斯基特甜蜜爱情的终点和艾比琳女佣工作的尾声,但是她们的选择却惊人得相似。

斯基特没有挽留,艾比琳也没有回头,也许那一刻她们都明白,欢笑含着泪水才是幸福的滋味。

相信铿锵踏上宽阔征途


米妮找到了新的住所,艾比琳赢得了众人的嘉奖,斯基特化解了母女间的隔阂,还因为小说的出版找到了新工作……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开始好转。

除了一意孤行的西莉太太,仍在处心积虑地掩盖自己的秘密。我们不知道艾比琳对西莉太太的一番控诉能不能让她弃恶从善,但我们能肯定的是,正义的道路只会越走越平坦。

在肤色黑白分明、道德黑白却模棱两可的时代里,艾比琳和斯基特这对“黑白姐妹”,在民权运动的汹涌激流之上,成功架起了一座默契的桥梁。

这一次牵手也成了影片的点睛之笔,The Help——帮助你的生活,帮助我的成长。

有人这样评价这部电影,“《帮助》绝不仅是揭露时代丑恶的经典”,而更应该被称赞为“一曲惊艳、温馨且甜美的希望之歌”。

艾比琳最后在斑驳林荫下走向了自我,在她远去的背影中,我们看到了饱满的希望和信心。这是艾比琳的选择,也是美国社会的选择。

上帝教导众生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而影片则诠释了最后的真谛——爱是永不止息。

             推荐阅读

              79岁琼瑶交代身后事 一句话震撼你!   

            你负责赚钱养家 我负责骗你钱财

            马云:你更应该关注女人!“8会”:让女人更受关注!!

目前24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