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域外 | 一个安宁、舒坦的国度,你知道在哪里吗?

2018-03-10 潘松庆 永远的新三届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潘松庆,1943年生,1961-1967年在武汉测绘学院工程测量系学习,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原题:瑞典之行


近年来,网上给予北欧国家赞誉过高的文章甚多,2016年夏,我到瑞典探亲,回来写过一篇游记,意在介绍瑞典见闻的同时,对中、瑞两国的多方面进行比较,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编注:原文对瑞典社会生活各方面均有涉猎,我们仅摘录了其中部分章节)。



2016年7月16日下午1时50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随着中国国航CA911班机飞向蓝天的一阵轰鸣,我们开始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之行。


“瑞典”一词来自瑞典语“安宁的王国”之意。别称:“森林王国”、“湖泊王国”、“北欧雪国”。


瑞典王国人口约900万,是北欧五国中最大的国家。


瑞典是世界有名的富裕之国,宜居之地。国际上公认的声誉研究所曾依据吸引人的环境、旅行安全、进步政策、有作为的政府、发达的经济和友好的市民等因素,对参选的55个国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全球最有声望的国家进行排名。


在此排名中,瑞典脱颖而出,雄踞第一。


瑞典是我女儿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而我对这个国家是否真的如评估结论所言那样完美,既感兴趣亦有好奇,因此对我而言,此次瑞典之行,与其说是探亲,还不如说是一次探索。


以下就是记录此次旅行中的点滴见闻,由瑞典和我国在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对比而引发一些感想,如能达到管中窥豹,见其一斑之效,也算不枉此行。

 

班机经过9个半小时的飞行,飞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上空。透过舷窗,向下望去,我们看到的是发达的水系,众多的湖泊,簇擁着大片大片的森林。整个城市似乎就漂浮在蓝色的水面之上,而又隐掩于绿色的丛林之中。

 

下午5时20分(瑞典3月底至10月底,实行夏令时,与北京时差 -6小时),航班准点抵达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临近黄昏,机场几无其他航班进出,显得有点冷清。


和我们同机抵达的基本上都是来瑞典旅游的中国游客。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干啥子?”,在异国他乡听到如此熟悉而又亲切的川音,使我们顿时感到世界虽大,却又如此之小。


在出关口,中国来的游客凭旅游签证,快速出关,而我们属于探亲,似乎要多费一些周折。由于语言不通,后来才知,期间海关工作人员竟拨通了我女儿的电话,对照我们的签证申请资料,询问有关内容,确认无误后,方才微笑地予以放行。其工作之认真,态度之友善,给我们留下印象。


出了机场,驶往驻所,我们很快被沿途的景色所吸引。虽然已是傍晚,仍然阳光灿烂(由于地处北欧,瑞典的夏日要到晚上9时左右方才天黑)。天空湛蓝透明,云彩薄如绸带。可能是由于机场高速地处市郊的缘故,公路上的汽车不多,道路两旁扑面而来的除了零星的房舍,便是层层叠翠的树林,以及夹于树林之间的金色麦田和绿色草地,除了间或出现的高压电塔,眼前飘过的俨然是一长幅大自然的重彩画卷和优美恬静的林园风光。

 

斯德哥尔摩(瑞典语:Stockholm),位于辽阔的波罗的海西岸,坐落在梅拉伦湖入海处,面积142.5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最大城市,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均宣布为中立国,因而免受战争的破坏,保存良好。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水道纵横,近百座大小桥梁把它们联为一体,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现在,斯德哥尔摩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典雅而又繁华的城市,既是瑞典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湖岸风光。


 斯德哥尔摩的南区名为斯塔丹岛,又称国王岛,系老城区。瑞典王宫,以及皇家歌剧院、皇家话剧院、议会大厦、市政厅,还有著名的诺贝尔宫等均聚处于此。区内有多座气势雄伟的教堂和高耸入云的尖塔,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保存的都是十二、三世纪的文物,包括历史、民族、自然、美术、古文物、兵器、科技等各个方面。狭窄的大街小巷铺满石块,两旁是一些古老的店铺,出售古朴别致而又精美异常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老城之北便是市中心的塞尔格尔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喷水池。池中屹立一根高约40米,由8万多块玻璃组成的大柱,在阳光和彩灯交织中放出奇异的色彩。广场四周的国王街,皇后街和斯维亚街是城市的最繁华商业区,有很多商场、食品店、餐馆和咖啡厅。广场下面有着庞大的地下商场和地铁中心站。

 

老城区一座座中世纪建筑物装饰着各种石刻、雕塑,突显出一副古韻沧桑的风貌,而新城区则是街道宽敞,高楼林立,绿草如茵,环境幽雅,建筑物排列整齐,街心、路旁、宅边广植草坪.遍栽花卉,设有喷水池的广场和公园的林荫大道随处可见。苍翠的树木与邻近水域的波光交相映衬,现代化的交通和空中飞翔的海鸥、水上游弋的游艇来往穿梭,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经济中心,重工业较少,著名的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其发达汽车工业的代表,而服务业是其最大的产业,提供了大约85%的就业职位。城市北部的西斯塔卫星城是北欧最大的资讯科技中心,不仅瑞典本国的通讯巨头爱立信,多家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电子、通讯企业如微软、IBM、诺基亚、惠普均落户于此,中国的华为通讯,中兴电子等也在此设有研发基地。

 

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庞大的纸浆、造纸、家具、林产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业,城市西南部的宜家超市则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家居装饰消费品超市。斯德哥尔摩还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科技文化城市,设有科学院和原子能研究中心,藏书达数百万册的皇家图书馆和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斯德哥尔摩大学,以及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著名高等学府。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校园内树有孔子的全身塑像,体现了瑞典人民对古老东方文明的尊崇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斯德哥尔摩也是瑞典的金融中心,瑞典主要银行、大部分保险公司的总部和瑞典股票交易中心都设在斯德哥尔摩。

 

最近几年,每年约有上百万名游客来瑞典旅游。游客到访的北欧城市中,斯德哥尔摩名列前茅,旅游业已经成为其主要产业。


斯德哥尔摩的气候受大西洋气流的影响,冬季(十二月至五月)多雪寒冷,白日短暂,气温一般在2℃~-7℃,而夏季(六月至八月)日光充足,昼长夜短,气温一般在+25℃左右;我们到此,时值盛夏,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正好避开了南京今年的酷暑。

 


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欧洲人都是西装革履的绅士或珠光宝气的贵妇人,而今日在斯德哥尔摩,不管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还是皮肤黝黑的移民,基本上都以简约为时尚。我们曾经在国王花园大街的饭店门前见到一群身着燕尾服的男士和长裙飘逸的妇人,手捧鲜花,站在一列华丽的轿车旁,那是在为一对新人举行婚礼。


除此而外,一般在大街上所见,男性往往着短袖衬衫、牛仔短裤,显得比较随意,而女性则以吊带裙和超短裤居多,显得比较性感。年轻女子即使着的是牛仔裤,膝盖处也多半开有毛拉拉的破洞,和现在中国不少女孩子的着装相似。此点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还是青春少女们的心灵相通?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交融,现在的斯德哥尔摩,虽然仍是白种人为主,但有色人种也随处可见,既有满怀希望的移民,也有兴高采烈的游客。着装也就风情万种,百花争艳。


斯德哥尔摩中心广场的青春少女。

 


着装可以相融,饮食可就没有那么相通了。斯德哥尔摩人的饮食习惯和我们东方人可谓大相径庭。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餐厅、酒吧和咖啡馆,里面卖的基本上都是三明治、油炸薯条和咖啡、饮料。档次稍高一点的,还可来点洋葱、鲜虾色拉,煎鱼片、牛肉丸或涂有果酱、膨化奶油的点心等甜品,外加薄的烤餠,饮料多为红酒、啤酒或咖啡。


早餐以夹有果酱或奶油的面包、牛奶、咖啡为主,中餐、晚餐则很难区分主食和副食,将土豆或油炸,或焖烧,拌以奶油、鸡蛋、豆粉混合加热搅匀而成的面糊,然后将各种煎烤加工好的肉食配以各种调料,一道装入盘内,外加少量蔬菜或汤类,动用刀叉,各人分食。


成人往往以酒助兴,孩子则取冰箱中的冰水解渴。此处水域浩瀚,因而盛产鱼类,以鲱鱼和鲭鱼为主,但也难见鲜货,常将冻品洗净,伴以调料生食,别有风味,而我们却不敢苟同。

 

市内的大型购物中心可谓星罗棋布,即使是郊区的市镇也设有类似万达广场式的大型超市,然而其中的食品供应,亦以肉类为主,也有蔬菜和果品。由于这儿气候寒冷,不适于果蔬种植,本地基本上不生产时鲜蔬菜和水果,因而蔬菜、水果之类,多是进口的经过加工的小包装。


食品超市除了本地人、德国人开设的而外,还有华人开办的中华超市,专售从中国进口的各种食品,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在斯德哥尔摩工作和生活的华人的饮食需要。市内也有不少中国人开的餐馆,提供中式饭菜。此外,一些快餐店也有搭配少量荤食和蔬菜的米饭供应,自然都售价不菲。

 

当然,本地产的的优质大众化食品也种类繁多,由于畜牧业繁荣,生产大量各种品味纯正的牛奶、乳酪等奶制品,甜美可口的巧克力糖果,以及香浓淳厚的冰激凌,物美价廉,深受欢迎。以致我们每次外出,都喜欢每人买上一支冰激凌,既解渴,又过瘾。


女儿的家在泰比(Täby)行政区,相当于近郊。由于地广人稀,除了镇区中心所在地有成排的公寓或住宅楼,多数是稀疏的别墅式房舍,有联排的,也有独立的。一般为三层,两层半在地上,半层为地下室。


可能是需要防止冬季积雪压顶过于沉重的缘故,房顶都采用大坡型,一般为黑瓦。而为了满足抗震的要求,墙体多由轻质混凝土预制件砌筑,外墙则漆成黄、白、玫瑰红等颜色。


每户房舍的前后一般都有数十甚至上百平米的草地,绿树环绕,芳草如茵,和房舍的色彩搭配既丰富又协调,每个住户都显得既宽敞又舒适。不少住户的草地上还设有露天的餐桌椅,以及少量的儿童玩乐器具,一些住户的阳台或窗台上还装饰有鲜花或盆景,显得既温馨又优雅。不少住家花园内还升有国旗,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升有国旗的住家花园。


瑞典政府虽然提倡居者有其屋,但对瑞典普通家庭而言,购房也是一件大事。据说有稳定工作的瑞典人的平均年薪约30万克朗。如系双职工,家庭年收入可达50~60万。按现行汇率,约合40~45万人民币。而上述住房,一套100多平米带前后草地的联排式别墅,估价约为500~600万克朗,折合人民币平均450余万,如果是带私家花园的独立别墅,一套估价则达800~1000万克朗,折合人民币约700余万。这只是近郊的住房,而在斯德哥尔摩市内,显然房价一定更高。


考虑到瑞典现时的物价指数和一般家庭的生活费用均较高,这样的房价对普通家庭而言,也是一笔庞大的负担,多数家庭均要借助银行贷款,每年还贷,并支付利息,通常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方能还清。看来住房条件虽好,无奈成为房奴,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在所难免。


斯德哥尔摩的城市交通发达而完善。从1945至1975年,该市以市中央火车站为中心,建有3条呈放射型的地铁线路,设100多座车站,总长110公里,并且穿过海底,可直达城市的西北和东南部(东北和西部为大片河湖地区人口稀少)。


号称“世界最长地下艺术长廊”的斯德哥尔摩地铁,每个车站的穹顶和墙壁都绘有各种带有古典或神话色彩的画像,使人仿佛置身于地下宫殿之中。在各条地铁线路的末端,均建有轻轨铁路(俗称“小火车”),提供换乘,直达远郊,而市区和郊区均建有全覆盖的公交汽车网络。


无论是地铁、轻轨还是公交,平时除了上下班高峰,乘客均为数不多,上下车秩序井然。由于政府提倡绿色环保,一般家住郊区的上班族,即使有私家车,也大都将车开至邻近的轻轨站点换乘轻轨或公交,往返市区上下班。市区的水域还有为数众多的渡轮线路,为人们提供便捷的轮渡服务。


号称地下艺术长廊的地铁车站。


不仅如此,当你乘车到市区海边的岛屿办事或游玩时,还有定时定点的车渡供你连人带车在岛屿之间免费通行。此外,在市区中心梅拉伦湖入海口附近,还建有设施完善的海轮码头,富丽堂皇的“VikingLine”、“BirkaCruises”等大型海上游轮,每天都有班次在斯德哥尔摩和邻近的芬兰、挪威、丹麦等国沿海的度假胜地之间往返,为游客提供十分舒适的海上旅行和邻国旅游服务。


瑞典和北欧诸国均号称高福利国家。瑞典社会福利保障建设起步较早,自1891年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为发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不断补充、规范、修改,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全民性。在瑞典,每一个具有瑞典国籍的公民,无论男女、老幼、有无工作,无论是否对瑞典有所贡献,均享受基本统一的社会福利和服务保障。


    2.高福利。瑞典国民每个人在从降生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各个生活领域,基本上都享受着相应的高水平福利保障。


3.平均性。福利国家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实现不同人群间最大限度的平等。瑞典通过一系列给予弱势人群相应的补贴,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低费用的社会服务,以及抽肥补缺式的福利政策,尽可能达致全体公民平均享受各种社会福利。


    4.政府负担。社会福利保障资金和各类社会服务费用,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中存在个人缴纳一定比例费用外,均由政府承担。瑞典GDP的36%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地方政府的比例更高,以斯德哥尔摩市为例,该市每年年度财政预算中,2/3用于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为维持这种高福利支出的财政需要,瑞典实行了高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率平均达到38%。


瑞典的高福利涉及社会全体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的福利项目包括:


1. 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的产假为15个月,可由孩子的父母分享。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补贴额为工资的70~80%,瑞典孩子原则上都可以进入托儿所,入托费用很低,仅相当于实际支出的10%,其余由国家负担。孩子从出生之日到18周岁都可领取儿童补贴。


 2. 教育补贴: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年义务教育,上学不用交学费,在学校享受免费午餐。残疾人的教育和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残疾孩子由出租车接送上学,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残疾孩子的父母由于照顾孩子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贴。瑞典的大学和硕士生教育都不收费,学生可以按规定申请贷款以保证生活开支,博士生更是相当于工作,拿工资上学。


3. 养老金:瑞典的养老金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1) 保障养老金,旨在保障65岁以上公民基本生活的需求,人人有份且数额相同;(2) 附加养老金,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从而促使人们终生努力工作,以便退休后多拿养老金;(3) 退休年龄从61~67岁灵活处理。养老金的来源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4. 医疗保险:个人医药费一年不超出900克朗时完全由个人支付,超出部分可享受50-90% 补贴;若一年内医药费累计超出1800克朗,超出部分则完全由国家承担。一名职工生病后,第1天无工资,第2-3天为原工资的75%,第4-14天为90%,第2~13天的病假工资由雇主支付;第14天以后的疾病补贴,则转为由公共医疗保险基 金支付,补贴额视生病时间长短,为原工资的75%。


     5. 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的失业补贴一般为原工资的75%。


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把贫富“拉平”的政策。以工资为例,瑞典年薪最高的企业家与工人的平均工资收入相比约为13比1,经纳税和福利补贴调节后,其实际收入差距降为5比1。再以纳税为例,瑞典的所得税为累进制,收入越高,纳税越多。这其中,产业工人的平均所得税率为35%,职员 为40%,收入很高的企业家、商人、演员、运动员等可达80%,这样既减少了贫富的差别,又保证了社会的公平。


瑞典王宫全景。


巍峨而又神圣的瑞典王宫,建于公元17世纪,为一座方形小城堡,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也是斯德哥尔摩主要旅游景点。王宫四壁有许多精美的浮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场院。南半阙的王宫教堂和国家厅以及北半阙的宴会厅至今保持着原有陈设,对公众开放。王宫华丽的大厅里,壁上挂着大幅的历代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穹顶饰有精美的雕刻和绚丽的绘画,据说大多出自17世纪德国美术家之手。


王宫对外开放的部分包括:皇家寓所,古斯塔夫三世的珍藏博物馆,珍宝馆,皇家兵器馆,陈设有历代瑞典王室遗留下的金银珠宝和各种精美的器皿,以及艺术精湛、琳琅满目的壁画,还有古代的战车兵器和手持长矛、全身披挂着铜盔铁甲的中世纪骑士的实体模型,供人观赏。王宫卫队每天定时按古老传统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王宫的东面便是瑞典国会大厦。当这里举行有关国是国政的辩论会时,普通公民都可以来此旁听。

  

诺贝尔宫、音乐厅。


诺贝尔宫位于王宫附近。从未上过大学刻苦自学的诺贝尔,以发明黄色炸药和无烟火药闻名于世,并捐献全部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为纪念诺贝尔特设此宫。从1901年开始,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评发奖金一次,由瑞典国王亲自给获奖者颁发奖金,而隆重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则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音乐厅建于1926年,通体蓝色外墙的建筑,平时主要用于瑞典皇家爱乐交响乐团的演出,音乐厅正门有米勒斯的作品:希腊神话歌手俄耳甫斯手持竖琴的雕像。音乐厅前是著名的干草广场。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国王岛东端的梅拉伦湖畔是市政厅,其主体以红砖建造,右侧高高耸立的钟楼顶端,三个高达105米塔尖上的金色王冠,代表丹麦、瑞典、挪威三国,已成为斯德哥尔摩城市的象征。


市政厅内有被称为“蓝厅”的宴会厅,每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王后与各方贵宾在此为本年度的诺贝尔奖得主们举行隆重的晚宴。另一华丽的大厅为“金厅”,装饰有金属和彩色玻璃拼嵌而成的壁画,左右两壁以历史为题材,左壁叙事、右壁述人,分别表现了瑞典历史上各个时期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前方正墙中间则为大型梅拉伦湖女神像,女神脚下左右两侧分别为来自亚洲和欧洲的各族人种,寓意各地人民皆以斯德哥尔摩为心中理想之地。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


皇宫边上的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是全城最古老的教堂,又称骑士岛教堂,是斯德哥尔摩主教的辖地,建于1279年,1697年一场大火将中世纪的城堡连同教堂焚毁,1736—1745年间重修,建筑师卡伯格在建筑物上添加了美丽的带钟表的塔楼。自十五世纪始所有瑞典国王的加冕仪式都在此大教堂举行。


皇后岛宫


皇后岛宫属于皇家领地,距市中心15公里,有“瑞典的凡尔赛”之称,是瑞典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点,景点包括皇后岛宫、宫廷剧院、中国宫和花园。皇后岛宫前有旖旎的湖水,碧波涟涟,后有宽阔的广场,芳草萋萋,宫内为国王和皇后的住所,及各种皇家生活设施,供人参观。门前亦有身着华丽传统服饰的卫兵,象征守卫。古斯塔夫三世在位时是宫廷剧院的黄金时代,后来古斯塔夫三世在剧院举行的舞会上遇刺身亡,从此剧院关闭。1922年经整修,按照以前的原样重新演出,现在剧院仍旧举行古典剧目的演出。


位于城市以东的沙丘巴登地区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居住过的地方。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流亡国外,作环球之行,曾到过瑞典。1909年他购下这里的一座小岛,修建起一座中国式的园林,并取名为“北海草堂”,亦称“中国宫”。中国宫包括有一座宫殿和两座亭子,这是一片绿树成荫的中国式园林,内外都采用了中国和亚洲的艺术风格。室内安放着中国清朝的官员和宫女的塑像,以及各种清廷的实物和饰品,使人在遥远的北国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清宫之中,为此而感到神奇。

 

尤根王子故居花园


作为王族成员的尤根王子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不爱权势,而对艺术文化情有独钟。沿波罗的海边的小高地建有王子故居博物馆,馆前的草地上安置有举世闻名的10来座青铜复制品雕塑,室内则有王子的主要藏品和他的一些作品展出。据说,现在王室中的一些年轻后裔,不适应王宫的繁琐礼仪,而宁可到王子故居花园来过平民生活。


瓦萨沉船博物馆


十七世纪,瑞典是列强吞噬的目标,为了提防邻国的侵袭,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国王下令建造了四艘战舰,瓦萨号即为其中之一。1628年春天完工,八月首航。刚出航时天气晴朗一切正常,但航行1.3公里后,遇上大风浪发生倾覆,又因船的重量过重而加速沉没,这一沉便是333年,到了1961年瑞典当局才下令打捞。


经过了300多年阴暗的海底岁月,所幸瓦萨号的真容基本保存,又经过10多年的修复,60.97米长、11.68米宽、主桅杆52米高的瓦萨号几乎完全恢复到了当年出航时的形态。航行历史虽然短暂,但瑞典人仍将其视为国宝,在梅拉伦湖岸边专门修建了瓦萨博物馆,将沉船陈列其中,既让人们缅怀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让游客欣赏十七世纪瑞典人造船和木雕的技艺,成为一处享誉中外的旅游景点。

 

米勒斯花园


米勒斯花园在城东北面的利丁岛上,卡尔米勒斯(1875-1955)是瑞典著名的雕塑家,他于1906年买下这片海湾旁的山坡地,建造别墅和创造室。米勒斯去世后被辟为博物馆,展出雕塑家的艺术作品和他广为收藏的从古希腊罗马,到中古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包括有中国的唐三彩及明朝的石雕等。郭沫若曾经到访过花园,并留有亲笔题诗。


远东古物博物馆


在此山坡上,还设有一座远东古物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印度等国的历史文物,介绍亚洲悠久的历史。在“中央之国”中国馆部分,自我国周、随、夏、商,直至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文物珍宝,琳琅满目,使人叹为观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瑞典由四位著名歌手Agnetha F.ltskog, Benny Andersson, Bj.rn Ulvaeus 和 Anni-Frid Reuss组成的 ABBA乐团,是继猫王、披头士后,环球音乐旗下的著名乐团,演唱的流行歌曲风靡全球,总共灌制并销售了近3亿7千万张唱片,在中国也曾经发行过他们的精选合辑《Number Ones》,成为当代西方最大的文化珍品之一。


如今,ABBA已经隐退了25年,但是他们每年还会销售近百万张唱片,全世界还有大量喜爱他们的乐迷。为了宣扬该乐团光辉的音乐历史,2007年在斯德哥尔摩梅拉伦湖游乐场附近,修建了ABBA博物馆,陈列了ABBA四位乐手穿过的衣服、用过的乐器,及他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鼎盛时期的照片、音像等历史资料。这里又是一个互动式的博物馆,可以让游客在舞台上或模拟的录影棚里跟着ABBA的音乐起舞、歌唱,成为全世界乐迷向往、极具吸引力的国际旅游景点。

   

斯德哥尔摩东部瓦克斯尔摩半岛(WAXHOLMS)位于波罗的海之滨,夏季十分凉爽,近观游艇穿梭,远望海天一色,风景格外诱人。岛上设有度假饭店、旅游宾馆,有游艇出租,也可乘游轮去参观城堡,或去外岛游览。因而成为当地人就近度假避暑的好去处。


点滴见闻,如一鳞半爪,很难就此对瑞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出比较确切的认识。俗语说有比较才能鉴别,还是通过对瑞典和我国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做些比较,谈点个人的感受。


社会生活氛围


瑞典属于发达国家,国家机构的监督机制比较完善,政府比较清正廉洁,官员多数奉公守法,社会财富的分配比较均匀,老百姓基本上都能信任政府,安居乐业。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不那么关心政治,即使谈论时政,或枉议国事,也决不会因言获罪。人们更不必为住房看病和孩子的教育而忧虑,无需为家庭生活和养老而发愁,所以,社会的生活氛围总体称得上宽松与和谐。


街头巷尾的小酒吧和咖啡馆从早到晚,顾客络绎不绝,一杯咖啡,一盘点心,悠闲自得,乐在其中。每年工作时间不多,带薪假日不少,稍有余钱,即全家外出旅游,天南海北,享受人生。难怪瑞典有人不无骄傲地声称:“我们这儿比社会主义还社会主义”。相比之下,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腐败之风屡禁不止,普通老百姓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等方面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社会上的各种思潮犹如暗流涌动,相互较劲,人们对国家大事都很关心,但是往往要谨言慎行,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显然,要真正实现生活的宽松与社会的和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瑞典是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强调民主,注重民生,人民的生活有充分的保障。但是由于国家规模较小,资源相对有限,要从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或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型工程就有一定难度。因而仅从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城市风貌而言,巍峨神圣的王宫,气度非凡的教堂,无时不在显耀历史的辉煌,却又难以掩饰时代的沧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交通工程所见不多,连地铁设施也显得有些陈旧,地下车站也显得有些昏暗,站台边则缺少自动挡板,给乘客上下车的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就连国家电视台的发射塔也让人不禁产生英雄迟暮之感。


而纵览当今的中国,举世瞩目的航天工程和世界一流的高铁风采自不必说,即使一般的城市建设和基础工程也使得发达的西方国家相形见拙。记得我们到达斯市的那天,一下飞机进入机场通道时,踏上的首座电动扶梯,竟然因故障而无法启动。这和我们在北京首都机场看到的完美造型和完善设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从社会制度上寻找原因,恐怕中国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也确实有其优越之处。

 

高福利的利与弊


瑞典实行的高福利政策给人民提供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生活保障,然而这种政策是建立在高额税收的基础之上的。瑞典的税收名目繁多,除了必须的个人所得税,还有利息税、遗产税、炒股基金税、买卖增值税、房屋过户税、雇主聘用税等等。


瑞典人每年必须向税务部门如实申报自己的收入,普通劳动者所交的税金约占个人收入的1/3,并且其税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实行这种政策的初衷是均衡财富分配,减少贫富差别。但是慷慨的社会福利使许多人陷入了对福利制度的长期依赖,他们觉得对职业差异、工资高低,甚至工作与否无所谓,因为领取失业补贴和社会救济,生活照样可以过得去,无形中助长了懒汉思想,不思进取之风有所蔓延。这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反而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随着欧洲经济衰退的形势严峻和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显著,这样的消极作用也愈发明显。比较而言,中国老百姓虽然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还比较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压力都比较大,但是勤劳质朴、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堪称世界一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是一种人口红利。这种人口红利造就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腾飞,也为中国经济今后的的平稳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瑞典的高福利不仅惠及瑞典人,即使是合法移民也能从中受益。为了使一些学历较低,就业能力较差的移民也能得到相应的生活保障,瑞典政府对他们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鼓励装璜公司或家政公司招募他们,为一般家庭提供家庭装璜或家政服务,而这样的家庭装璜或家政服务的费用则由政府和业主各承担一半。


由于政策友善,措施得当,现在进入瑞典的移民也日益增多,大街小巷,有色人种随处可见。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也经常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移民,或搭台设点进行宣讲,或载歌载舞自娱自乐。而这样的优惠政策显然在我国难以实施,这样的场景在我国也难以见到。

 

瑞典政府每年投入的教育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远超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投入水平。


瑞典实行的是9年全民义务教育,学生的书本、午餐、交通、学习用品、医疗都由学校免费提供,其后的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也一律免费,读研究生还可领取额外的经费补贴。瑞典学校,无重点或非重点之分,对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小学四年级之前没有考试,不留家庭作业,上课则多采用集体讨论或做游戏的方式,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尽量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每当冬季来临,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会带领学生,冒着严寒,进入森林,经受锻炼,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自做糕点相互买卖,学生活动中心都设有小卖部,安排学生轮流担任义务售货员,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假期则创造机会安排学生打工,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除此而外,学校尤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个性,以及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但是,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时也会使学校的教学氛围过于宽松,让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毫无压力可言,使得不少孩子的学习兴趣淡薄,将大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打电脑、玩游戏上,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和成才之路产生负面作用。

 

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给学生及其家长带来的压力甚大。从小学依始,家长就面临给孩子选择重点学校的烦恼,城市学区房的天价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学校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学生面对的是升学压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给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影响。


但是从另方面来看,这样的教育又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勤奋刻苦的学风,学生所学习到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日后的成材率也比较高。难怪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大赛中崭露头角,屡屡获奖而为之钦佩,今年7月,英国教育部又宣布在全英一半的小学推广中式数学教学方法,并且极力鼓励学生学习汉语,西方政界人士一再呼吁,要进行教育改革,向中国的基础教育学习。

 

瑞典人一般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如系双职工,家庭收入较普通中国人要高出许多,即使赋税甚高,其生活水准和中国普通民众相比,也应该高出一个档次。但是,你若去商场或超市就会发现,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其物价水平也水涨船高!由于瑞典的粮食和农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而且多为经过加工和包装的成品,因此价格不菲可以理解。问题是瑞典本国的产品价格更高,其原因是本国的人工价值昂贵。这样一来,商品的价格哪有不高之理?结果导致瑞典人进了超市,虽然囊中并不羞涩,也常常是肉类小包购,水果论个买,环保卫生实属上乘,即使西瓜水果,也要贴上品牌标签,但却难以吃到新鲜货。哪像中国,超市商品极大丰富,应有尽有,老百姓进了菜场,鸡鸭整只买,水果论斤秤,农民们送到市场来卖的自种蔬菜既新鲜又便宜,瑞典人更是无法享用。


在瑞典小餐馆一份最普通的盒饭或面食,少则上百克朗,更别说到大饭店就餐。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中国任何地方的街道餐馆能做三四十种菜肴,而在美国绝大多数餐馆只有汉堡包加土豆条,能做三、四个菜就不错了。欧洲餐馆的菜肴要丰富一些,但也很少能做七、八个品种。此言用于瑞典和中国在饮食方面的比较,也颇为恰当。

 

除了食品价格颇高,其他生活费用也比较昂贵。比如一个男孩一次理发的费用需近四百克朗,一个安装工上门进行个把小时的装修,要收取数百至上千克朗的服务费。旅游方面,部分景点如国王珍宝博物馆、远东古物博物馆均免费参观,但另一些景点如瓦萨沉船博物馆,仅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免费,成人参观则需购票,票价高达100克朗以上,更有甚者,一般公园或公共场所的洗手间也要收费,一次5克朗。而我国现在所有的博物馆均已免费开放,大街小巷的公共厕所也都不再收费,70岁以上的老年人乘公交、游景点均享受免费,而这些显然较之瑞典略胜一筹,说明瑞典现在对民生的惠顾方面也有需要改进之处。


前些年,瑞典克朗和中国人民币的比值是1:1,近年来随着欧洲经济危机的来袭,其比值已降为1:0.77,即1克朗兑换0.77元人民币,可见在抵御风险方面,瑞典毕竟是小国,其能力比之中国还是有所不及。这样说来,以其收入和基本生活费用相比,瑞典较之中国也不见得高得很多。何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收入逐步提高,中国大妈们出国旅游的气势和购买力,令世界刮目相看,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人的生活水准和外国,包括瑞典相比,也可谓各有所长。

 

总体而言,瑞典的社会风气良好。由于政府实行高度民主的社会制度和财富分配的均衡原则,人与人之间很少利害冲突,因而一般都能以礼相待,和谐相处。婴儿常以奶嘴塞口不让哭闹;公共场所小声说话不得喧哗,都是为了在公共场合不给他人造成干扰;城市交通秩序井然,车辆和行人都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必沿斑马线,不闯红灯,遇到未设红绿灯的交叉路口,车辆均能自觉停车礼让行人先行;城市轨道小火车里设有婴儿车和残疾人的专用车位,甚至还有所携宠物的专门位置,以便为一些有专门需求的乘客提供方便;公交车上每个座位均有红色的按钮,以便需要下车的乘客及时通知司机到站停车。在公共场所如果你遇到了什么难事,马上就会有人前来问你是否需要帮忙,或直接上来为你提供帮助。在一处基督教徒的墓园里,为了给逝者家人扫墓提供方便,提供了从铁铲、喷水壶直到小推车一整套的祭扫工具,可见这种设身处地尽量为他人着想的事情真可谓无所不在。


而在我国,国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过马路闯红灯,随地吐痰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有一次我们和外孙一道外出,过马路时看到并无车辆通行,就未经斑马线而随意横穿了过去,岂知外孙对我们当即喊到:“这儿不是中国”!外孙去年夏天曾来中国度假,对中国国情有所了解,这声喊叫虽不无稚气,对我们却犹如振聋发聩之训,令我们为之汗颜!在社会风气的方方面面我们不是确实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但是,社会风气的总体良好也不等于说瑞典这样的国家就是白璧无瑕的一方净土。在到达瑞典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沉船博物馆,结束后在去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公交车上,我女儿提包内的钱包即被窃,后立即电话报警和挂失。第四天后,经警察局通知,去市失物招领处取回了钱包,但里面的现金已不翼而飞。

 

由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因而抽烟者为数较少,而政府为了控制酗酒,对酒品的供应也有严格规定,如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成年人在购买酒类的品种和数量上也多有限制等等。说到烟酒,虽然税率很高,价格很贵,但不仅有人照样吸烟,而且很多年轻的女性,在大庭广众前手夹烟卷,吞云吐雾,毫无羞涩之感,亦成街道一景,至于饮酒,似乎是瑞典成年人普遍的嗜好,这恐怕与他们的经济宽松,生活无忧,而又需要自我消遣,自得其乐有关。不过现在喝烈性酒的较少,而以喝干红或威士忌为多。


至于生活水平较高,贫富差距较小,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随着难民的进入日益增多,也有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终日坐在超市或饭馆门口乞讨度日,并不鲜见。所以说,如果今日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出现一些乞丐,国情有异,现实略同,可以理解。

 

短暂而又丰富多彩的斯德哥尔摩之行已经结束,对此相距遥远而又亲情相连的国度,究竟什么样的评价才算确切,是果如世界权威机构所评的全球声望第一,还是犹如明日黄花,难尽人意?套句俗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而言,还是应该为其点赞!



    最后,谨赋小诗一首,以作结语:

 

千年王国踞北欧,

宁静安居拔头筹。

忽如海上风乍起,

看谁潮头更风流?

 

2016-09-30初稿于南京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刊推送



域外系列

全温哥华都在人肉这个亚裔男!

当地华人拒绝被这种人渣代表!

龚湘伟:留学的孩子你好吗?

珊伊:美国私立中学让中国父母蒙圈了

索罗斯炮轰"黑帮国家"与科技巨头

性爱机器人越来越真实,

老婆会因为"她"而跟你离婚吗?

熊孩子飞机上狂吼8小时乘客崩溃做噩梦

外媒热衷于报道中国负面新闻?

珊伊:女儿“富养”在我家

杨劲桦:两个女孩的友情

15岁华裔少年身披美国国旗军礼下葬

伊朗8岁女孩被封"全球最美女童" 

满清帝国紧急召回首批留学生

高文军:我在日本放歌《恶魔的饱食》

谢文纬:我在美国“洋插队”的经历

郭爱平:一不留神混成美国金苹果劳模

王勇:我在美国上演现实版《狮子王》

李山泉:称雄华尔街的基金管理者

遇见纽约的秋天——李德顺先生专访

陈九:海外中文写作和我自己

杨莉莉:风从四方来

李奇志:中日友善的民间力量

蒋国辉:我在德国的求职之路

杨劲桦:我所认识的同性恋朋友

杨劲桦:玛丽与我(上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中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下篇)

杨劲桦:听来的故事

杨劲桦:人生的际遇

杨劲桦:最美好的城市圣地亚哥

杨劲桦:月亮的山谷

杨劲桦:邂逅那不勒斯

陈小春:我让美国连锁药店给我赔礼道歉

陈小春:在美国急诊被敲竹杠,

我上书特朗普总统

陈小春:我在北美的车生活

陈小春:在美国 69 60326 69 41758 0 0 3020 0 0:00:19 0:00:13 0:00:06 6799 69 60326 69 41758 0 0 2816 0 0:00:21 0:00:14 0:00:07 6799 69 60326 69 41758 0 0 2638 0 0:00:22 0:00:15 0:00:07 6336车吃罚单

常驻海外的通讯变迁:

从远在天涯到急在眼前

米述杭:在西南非洲处置车祸伤亡事故

张援春:独步南美之边境出入记

张援春:独步南美之民宿风情记

张援春:独步南美之行李失得记

操风琴:在巴勒斯坦难民家过宰牲节

阿拉伯男人真的都有四个老婆吗?

阿拉曼:未曾忘却的纪念

王宝泰:布宜诺斯艾利斯美食之旅

王宝泰:我和阿根廷小姐的近距离接触

高初建:美丽的乌兰巴托之夜

高初建:回忆阿塞拜疆之行

穿越岁月的瓦砾,寻找昔日的美

——约旦以色列浮光掠影

浙君子:一城一图 · 自驾欧罗巴足迹

38000公里!

退休夫妻自驾房车畅游欧洲

陈小鹰:瘸腿走马代

陈小鹰:以色列高价导游伊萨卡

刘宇: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鲁晓晨:朝鲜亲历记

张伟光:罗马尼亚边境小镇的一夜

张岳庚:在北极守望北极熊

张岳庚:我两次从南极归来

伊斯兰国度的基督文明——以弗所寻古

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少达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