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曼说缅华同侨大会之二(附:“金多堰”的由来)

2017-08-25 胞波网 胞波网

曼说缅华同侨大会之二

(附:“金多堰”的由来)

胞波网

 

编者按:“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即将11月17-20日曼德勒举行此时此刻世界各地缅华侨胞都在关注这一盛会。‘胞波网’特别推出“曼说”专栏,以一问一答方式介绍大会情况。目的是让准备参会的同胞们有一个全面细致地了解,以便对‘参会’有所准备。


 

续“曼说缅华同侨大会之(一)”

 

问:如果参会者(11月17日之前)到曼德勒,会议主办方提供接机吗?酒店可以安排吗

答:只要事先通知主办方告知航班号及准确的抵达时间主办方一定会安排酒店和接机

问:想参加同侨大会,应该到哪里报名呀?

答:一般可以向各国(地区)组织单位报名即可。(如:澳门澳门缅华互助会

问:那加入组织单位的可以报名吗?

答:当然可以!我们欢迎世界各国的‘缅华同侨’回第二故乡来!任何人都可以向这个邮箱报名。( 9sjmhtqdh@gmail.com )以组织、以个人身份都欢迎。

问:还有其他方式报名吗?

答:以上邮箱是筹委会的固定邮箱,有专门人管理。其他报名的方式都有呀!有澳门、台湾以及中国其它地区的‘缅华同侨’都通过在缅甸的亲人朋友,个别进行报名呀。也可以通过我们筹委会名单中的人报名。(详见《胞波网》报道)

问:《胞波网》跟“同侨大会”是什么关系?

答: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呀,我们跟主办单位“金多堰慈善总会”属下的“华助中心”、“缅北中华商会”都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

问:能不能介绍一下“金多堰”这个名字的由来?

答:以下一段就是介绍“金多堰”的。《胞波博物馆》、《同侨大会特刊》里都有文字介绍。现在先让大家‘先睹为快’了!


 

云南老乡早年落脚之地——“金多堰”土地庙

云南人到缅甸有从陆路过来的,也有从水路顺伊洛瓦底江克钦邦八莫市到达当时缅甸的京城曼德勒。最早的云南会馆,就是今天位于曼德勒(瓦城)伊洛瓦底江畔的“金多堰”土地庙。当时的云南老乡们由水路进来,便歇脚于此,土地庙其实是当时云南老乡们的小客栈。

至于“金多堰”一名,有如下几种说法:

1. 据说一云南人站在江边兜风,一好客的缅人用缅语问:“从哪来?”汉人回答:“‘金多’(“金多”发音与缅语“我、本人”的词汇相近)远远来”于是“金多远”就成了土地庙“金多堰”。

2. 有人却对以上故事不以为然。据说,土地庙所在地区原来缅语称为“金多”的地方“金多”有柚木林之意,“堰”本来就是汉字,‘大堤’之意。

3. 最后一种说法是,‘金’在缅语是柚木之意;‘多’是水中的小岛;‘堰’仍然是汉字,‘大堤’之意。也即描写了当时的情景:江中有岛、岛上有柚木林,江边堤坝。

以上几种说法版本,不知哪种是真的无法考证,但是,有一点却很清楚,“金多堰”一词肯定是中缅两种语言的结合;而且可以看到云南老乡早年(明朝,大约500年前)在缅甸经商生活的迹象。





***广而告之***


更多资讯由此进入网页版:

胞波网-中文:www.paukphaw.cn

   胞波网-缅文:www.paukphaw.com


地址:缅甸曼德勒市

      中国昆明市

E-mail: webaobo@foxmail.com

胞波网微信号:webaobo


扫一扫进入中文网页

扫一扫进入缅文网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