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外用法
虫二按:去了消化科,发现好多时候,护士会用芒硝敷在病人肚子上,感觉很奇怪,今天就分享芒硝外用法。
性味苦咸,具有清热泻火,软坚散结之功。为治里热燥结之要药,但实践证明芒硝的外用之功,也是卓著的。笔者近年来外用芒硝治疗多种病证,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用于阑尾炎
药用:
芒硝50克,大蒜20克,大黄30克,鲜败酱草40克,鲜地丁40克,共捣烂外敷麦氏点部位,每日换药1次。
方中芒硝、大黄软坚散痈,通腑泻热;败酱草、地丁、大蒜清热解毒,为治痈疮肿毒之要药。诸药合而外敷,对阑尾未穿孔者可促使炎症吸收,对阑尾穿孔形成包块者,可软坚散结,使之消散。故对急、慢性阑尾炎均有良效。
例1 易某,男,57岁,住院号117。患者于1987年12月以腹股沟直疝收入住院,施疝修补术后又并发急性阑尾炎,化脓穿孔并包裹,右下腹疼痛,可触及4 X3.5cm大小的椭圆形包块。因患者不愿再次手术,故用保守疗法。静点青霉素,口服大黄牡丹皮汤,经治疗后腹痛减轻,但腹部包块不消失。遂延余诊治,笔者用芒硝外敷方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外敷5次后腹痛消失,肿块缩至2×2cm,又连用15次,包块完全消失,病愈出院。
二、用于乳腺增生
药用:
芒硝60克,生南星20克,露蜂房20克,乳香、没药各15克,诸药共研细末,凡士林调和外敷患处,一次外敷2小时,每日一次。
方中芒硝软坚散结;露蜂房、生南星消肿散结止痛;乳、没活血化瘀、消肿生肌,诸药合用软坚散结消肿之功甚佳,可消除乳腺增生。
例2 吾曾治一女性患者,38岁。右侧乳房肿块半年余,在某院妇产科诊断为乳腺增生,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因不愿手术治疗,来我处诊治,查右侧乳房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包块,最大的2×2cm,质硬但不坚,推之可动,有胀痛感,每遇经期或情志不遂时加重,舌质暗,苔白,脉弦滑。证属:肝郁气滞、血瘀痰凝,用芒硝外敷方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敷2小时。外敷7日后乳房胀痛消失,肿块缩小,共外敷20日肿块完全消失。
三、用于输卵管不通
药用:
芒硝60克,夏枯草30克,路路通30克,鲜水蛭20克(干水蛭10克)。诸药研细装入一布袋,置锅内蒸热外敷少腹两侧(即输卵管在腹部体表的相应部位),每次外敷1小时,早晚各一次。本病多由输卵管炎症使粘膜粘连,而致管腔阻塞。管壁增厚呈结节状,并与周围粘连,而致输卵管不通。
药用芒硝、夏枯草软坚散结,缓解粘连;路路通、水蛭活血通络,逐瘀消癥。诸药合用外敷,作用于病变局部及整体,使病灶消散,输卵管畅通。
例3 孙某,女,28岁。结婚后2月怀孕,因外出学习而做人工流产,但术后4年未再受孕。经某市医院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为双侧输卵管不通。患者平时少腹两侧胀痛,月经期更甚,白带多,乳房胀痛,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肝郁气滞,湿热瘀阻胞宫。治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佐以活血通络。方以逍遥散合四妙散加夏枯草、路路通水煎口服。外敷芒硝外敷方,共45次而愈。子宫输卵管造影:两侧输卵管均畅通。于1986年11月产一男婴。
四、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药用:
芒硝60克,乳香、没药各20克,露蜂房20克,透骨草20克,水蛭15克,地丁30克。诸药共研细末,以猪油调和敷患处,每次1小时,早晚各1次。
本病属祖国医学“脱疽”范畴。因外邪侵袭,使脉络痹阻不通,气血流通不畅而致。方中芒硝软坚散结,消炎止痛;乳没、水蛭、透骨草活血逐瘀通络;地丁、露蜂房清热解毒消炎。诸药合而用之,可祛除病邪,疏通血脉,祛腐生新,消除炎症。如病属虚寒型去地丁,加黑附片15克、樟脑15克。如有破溃,应局部消毒后外敷。
例4 李某,男,36岁。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半年,来我处诊治时证见:右足大趾红紫,如煮熟之红枣,渐变紫黑,疼痛难忍,日夜不能安睡,行走不便,足背趺阳脉跳动消失,食欲不佳,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湿热瘀毒内蕴,络脉痹阻。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四妙勇安汤,稍有效,但不明显。又加用芒硝外敷方后,3日疼痛明显减轻,外敷30次肿痛消失,足趾肤色接近正常,趺阳脉跳动而有力。共治65次,临床痊愈出院。
五、用于急性湿疹
药用:
芒硝50克,苦参20克,白鲜皮20克,蛇床子30克。先将苦参、白鲜皮、蛇床子水煎500ml,再入芒硝洗患处,每日2次。
因急性湿疹由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故用芒硝清热泻火,且外洗利湿作用尤佳,洗后浆液渗出明显减少,痒痛减轻;苦参、白鲜皮、蛇床子清热利湿止痒,合而用之治疗急性湿疹确有良效。对荨麻疹、脓疱疮,各种皮炎、皮肤瘙痒症等属湿热者用之亦有效。
例5 李某,男,3岁。因外感后下肢皮肤初期为红斑、丘疹,继而成丘疱疹,腘窝部呈水疱,瘙痒不休,夜间更剧,不能睡眠。因小儿惧怕打针、服药。而用本方外洗3次,丘疹及水疱消失,痒痛减轻,共用5次而愈。
笔者外用芒硝除治疗上述病症外,还用治痈疖、前列腺肥大、卵巢囊肿、胆结石、肝脾肿大等,亦获得一定疗效。总之,凡有肿块者均可用之。
扩展阅读
I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何天有。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 I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