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继子和侄子上演房产之争,输赢的关键是......
|原创不易,请多支持,欢迎转发
|作者:玲儿
都说养儿防老,张大爷至死才明白:人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儿子”也未必靠得住!还得提前做好晚年生活规划。
可惜,这个道理,张大爷明白得太晚了。
膝下无子嗣 过继子女引矛盾
因为条件好,娶了邻村的漂亮媳妇,和和美美地过了一辈子。美中不足的是他们没有子女。
老一辈的人都认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念在农村仍然很强烈。因为没有子女,张大爷两口子很不受父母、兄弟姊妹的待见。
张大爷家人曾出主意将其兄弟家的二儿子过继给他们。张婶不乐意自己辛辛苦苦挣的家业落到了别人手里,收养的事情因此作罢。
从此,张婶与婆家人有了嫌隙。张婶经常说:“我们老头有国家发钱,老了不怕,大不了就进养老院。”
几经波折,老两口收养了张婶兄弟家正上高二的小儿子。过继在农村被叫作“开门”、“顶门”,是件大事。张大爷请了村长作见证,写了过继书,并按照法律规定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迁移了户口。所有手续完成后还热热闹闹地办了酒席。
考虑到孩子马上要考大学,有人劝张大爷,过继这么大一个儿子,关于自己名下的财产还是要还是要做个财产公证,以防以后有变故。
张大爷心想,以后都是一家人,弄得生分了不好,而且,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又不是有万贯家财怕人惦记。
孩子考上大学后,两口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吃俭用地供他读完大学。毕业后在当地县城找了份工作,还为他付了房子首付,娶妻生子。
养儿不防老 晚年生活无依靠
继子借口工作忙,事情多,很少探望张大爷。张大爷心想,你工作忙,那我去看你好了。这年春节,他背上自己准备的腊肉,带着自己省吃俭用存下的二万块去探望儿子。
本想着能在儿子家过一个团圆喜庆的春节,没想到初二以后,继子一家要和岳母飞往海南度假。张大爷一看这分明就是赶自己走。于是,孤身一人回了自己家。
儿子几个月才回去探望一次,找的看护人也不细心。看到他儿子都不关心,看护渐渐地开始怠慢张大爷。张大爷恢复得不好,又出不了门。
后来,看护每天就给送两次饭,屋子也不收拾,整天臭气熏天,旁人更不愿登门。没过一年,张大爷因照顾不周去世了。村里人都叹息,说他的病要是有人好好护理,肯定能多活几年。
张大爷没想到的是,他去世后没多久,自己村子赶上了拆迁,那个不肖的儿子分了不少钱。张大爷本家的侄子气不过,认为其继子没有履行对张大爷的抚养义务,不能继承张大爷的财产。
提前做安排 晚年生活质量高
法律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成立。
收养关系成立,根据法律,继子女同样具有继承继父母财产的权利。所以说,过继的儿子还是能继承张大爷的财产。
当然法律也有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部分或者少分。只是斯人已去,别人还有什么必要去为财产打官司呢?
想到张大爷的悲惨晚年,难免让人意难平,本想养儿防老,没想到却是如此结局。张大爷的故事给大家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们期待的社会化养老依然存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养老配套设施不够、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缺乏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没有子女及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老人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呢?
这就意味着老人可以在自己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设定好晚年生活的“意定监护人”,解决老人失能后的生活消费、就医选择等切实问题。
自2019年底,中华遗嘱库向社会推出了“安心都护服务”。今年8月份,中华遗嘱库西安第一服务中心完成登记首例“意定监护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大爷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普通人更应该提前做好晚年生活规划。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老年人的生活会有别样的风采。
文章为网友投稿,讲述遗嘱故事,为大家传递法律知识。
感谢网友对中华遗嘱库征文活动的支持。
最后,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分享您的故事。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长按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