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乡村变成干事创业的热土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记者:王潇潇 整理

编辑:陈春芳
责编:杨阳

【“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上河村在距离县城68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最高海拔达1080米,曾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区域,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然而,在驻村第一书记李月带领的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上河村通过“党建+振兴”的模式,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从软弱涣散到坚强有力的华丽转身,村民们踏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2021年10月,市城管局干部李月主动请缨来到上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深知,要打破困境,必须从根子上下功夫,于是,一场以党建为引领的振兴之战在上河村打响。
“乡村振兴,到底从哪下手?”上任之初的李月向自己抛出这一问题。“就从村‘两委’干部、老党员、老干部和残疾病弱群体开始。”随后,他挨家挨户走访,坐上村民家的炕头,摸清吃透村里的情况,把村民的诉求,一条条记在“民情日记”上。
李月常说,既然选择了“驻村”工作,那就要踏踏实实“沉淀”下去,好好为村民们服务。
班子软怎么办?李月协助村“两委”干部建章立制,对10多项工作流程梳理再造,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末梢神经”。组织村“两委”干部认真学习相关条例和制度,修订完善了一系列党员教育管理和党组织议事规则等制度。同时,积极推动“四议一审两公开”“三务公开”等村级民主决策程序的落实,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先治软,后治乱,再治穷。”李月深知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将资源变成财富,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措施。”李月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将培养“家庭养殖带头人”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积极跑办免息助农贷款15万元,成功鼓励5户村民扩大养殖规模,绒山羊数量增至1500只,肉牛达到300头,为村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他主动联系镇政府、国营企业与市城管局,经过多番实地考察调研后,选择在上河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4万余元的收益。
依托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上河村充分发挥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李月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携手并进,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引导村民扩增苹果、板栗、山楂等果树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山楂产业,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2023年打造的“山楂古树群基地”品牌,让上河村的山楂声名远扬,实现了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种植的转变。

李月学习山楂树剪枝技术。

在他的推动下,上河村引资500余万元,村级产业发展方向逐渐清晰。短短几年间,117户低收入户人均年收入从6600元跃升至1.2万元。
牢记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李月奔赴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把乡村变成干事创业的热土,真心真意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审:田哲轶‍‍‍

监审:周岩 赵明

终审:朱志勇 费依冰

大家都在看↓↓

养老照护新职业涌现,专业人才缺口大

@秦皇岛人 短视频征集开始啦,快拍下你身边的故事吧!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 首次系统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试管婴儿12项目降价,8项目纳入医保


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矩阵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秦皇岛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