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是“打捞乡愁的团队”

2017-09-20 记住乡愁

打捞乡愁的团队

文 | 郭文斌


能够以文字统筹的身份,加盟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工程,我觉得无比幸运。幸运的是自己能够通过阅读这些台本,感受到我所热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温度、美丽、优雅和强大生命力,让我更加感恩古圣先贤,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信,也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文化人,身上责任之重。

许多台本,我都是流着热泪读完的,透过泪水,我仿佛看到,中华民族的万姓先祖站在岁月的根部,正在向我致意,我甚至能够感觉到,祖先从远方伸过来的手掌,轻按在我的肩头给我力量。我的心里,对这一伟大工程的决策者、支持者、完成者充满了敬意,也对电视人有了新的理解和尊重。

在我看来,这三季180集节目,是电视人用三年心血编纂的新《四库全书》,筑就的新文化长城,开凿的新文化运河,修建的新文化航母,书写的新精神史诗,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超常集成和空前博览,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跨时空汇聚,也是中华民族文脉的抢救性修复。


电视人的责任和担当


四十多个摄制组长达三年的艰辛打捞,一百八十集《记住乡愁》的采编过程,让我强烈的感受到电视人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以及这个团队严密的纪律性和高效的执行力。

《记住乡愁》每一集都是一部家庭史、家族史或者古村史、古镇史,要从大海一样的素材中披沙拣金,可以想象其巨大的工作量。一百八十集节目,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百八十部全息分位历史,质量要保证在国家弘扬传统文化“一号工程”的水准线上。常听他们讲,做一集《记住乡愁》,工作量相当于常规节目的十倍。但大家都干得自觉自愿,每个人都追求完美。

三年来,我见证了这个拍摄制作团队是如何超负荷工作,无论酷暑,还是严寒,神州大地上,闪动着他们寻根的身影;无论边关,还是哨所,都洒下了他们探源的汗水。多少个假期,他们在剧组度过,多少个生日,他们在异乡举杯。想孩子了,看看视频,想老人了,打打电话。没有看到谁在敷衍,没有听到谁在抱怨。整个剧组时常处在一种攻坚状态。用制片人王海涛先生的话说,这是一次电视人的自愿长征,也是一次电视人的文化自觉。

在我的印象中,从样片进入磨稿子,后期剪辑阶段时,团队就要进住五棵松影视之家,开始半军事化的办公流程。只要住进剧组,任何时间去找制片人,他都在,要么伏案改稿,要么看片,要么给编导分析节目。吃饭时基本看不到他,问大家王老师呢,大家会说,王老师让先吃,他把一个稿子看完。让我佩服的是,他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务,但放下电话,交待完活儿,就能马上进入状态。被他修改得密密麻麻的稿件,成为编导特别是地方台编导观摩学习的教材。在他的概念里,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一天,海涛先生带着太太和儿子来我房间看我,说太太给他拿换穿的衣服来了。匆匆聊了几句,就告辞说,家离这里比较远,他们还要回去。送他们到楼道,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不知为何,我的鼻腔好一阵酸楚,无疑,这是一位伟大的妻子,也是一位有福气的儿子。等他长大后,知道他的父亲完成了一桩很可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宏伟工程,作为儿子,他该是多么自豪。

因为海涛的身先士卒,我发现大家都非常敬佩他。和他们合作的三年里,我没有见到他和哪位编导产生过不愉快,但他的每一句话,都被大家十分乐意的执行。有几位编导,孩子刚刚出生,仍然坚持在阵地做片子。有一些编导,一边打吊针,一边修改台本。有许多编导,下午才把这个片子审过,第二天就飞外地,开始另一个片子的调研。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和节目直接领导王峰和搭档周密的默契,真是达到了一种心心相印的程度。

很是佩服王峰主任的审片,让人觉得她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显微镜,我常常给地方台的导演说,把她的审片意见录下来,按此修改,就能成为精品。事实上,她对每部片子的分析,都是一堂精彩的创作课,我常常惋惜,一些经常在外地拍摄的编导,不能现场倾听,真是可惜了。

再说周密。到了改稿攻坚期,一些地方台的片子经过几审几改,仍然过不了关,制片人就看着她说,怎么办,直接上手?当时我非常担心,周主编要么会哭,要么会耍脾气,我知道,她手上还压着许多稿件。那段时间,她被活逼得快要疯了,常常大哭一场,然后洗了脸接着干。这天,制片人让她直接上手改地方台的台本时,正是她最焦虑的时刻,谁想她的态度好得一塌糊涂,掐指算算时间,说,好吧,给我吧。

有一次去新台审片,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但她仍然穿着单衣,问为什么,她说,住进影视之家时天还暖和,再就没有时间回家,平时连屋子都很少出,吃饭往往是要一个盒饭送上楼,因为当时常常在赶稿子。她给我说,快到年关了,妈妈要到北京,但是她不敢让她老人家来,因为她回不去。

看片时,看着她一杯接一杯喝咖啡,常常听王峰讲,咖啡不能再喝了啊,只能两杯,否则心脏受不了。但她哪里顾得上这些。不但周密如是,我注意到,在剧组驻地,大多编导的桌子上,都有成盒的咖啡堆着,就像是物资弹药,让人觉得《记住乡愁》战役的胜利,就是靠他们取得的。



信得过 靠得住 打得赢


《记住乡愁》每一集节目都有严密的流程,从调研、报题、策划到前期拍摄、成稿、剪辑,层层相扣,过每个环节都会交流、探讨、把关,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强度。我记得有一天审了九集节目,还要过三个选题,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干到晚上五点,中午不休息,到最后我都胃痉挛了。平时斯文的自己,中午顾不得形象,靠在沙发上,睡十分钟,感觉也是天大的享受。

三年中,我和《记住乡愁》团队的很多人关系也算到了至交的份上,但是我很少听到他们在一起说私事,说闲事,言也事业,行也事业,举也事业,止也事业。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事业的神圣感、崇高感,是一种必须带着感恩和敬畏来对待的事业感。三年来,乡愁团队能够迅速成长,正是得益于这种事业感。

许多编导,审片时,眼睛都是充血的,一看就干了一夜。一次,我们预审一位老编导的片子,当大家十分委婉的谈完意见,那位编导的一番发言让我非常感动,他丝毫没有倚老卖老,而是非常谦虚地说,你们不要怕老同志受不了,怎么改,如何改,尽管说,我的能力就这样了,但是态度绝对真诚。

还要夸夸第三季才进剧组的年轻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乡愁事业后继有人。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谦虚好学,勤勉上进。在剧组预审片子时,空间太小,没有位置放凳子,他们就站在地上看,听,记。有时房间站不下了,就站在楼道里。但凡交待的事情,真是雷厉风行。近年到全国讲课,常常听听到一些单位领导说,现在的年轻人,既不会做人,又不会做事,最让人失望的是没有上进心。对比之下,剧组的这些年轻人,真是优秀。曾经和一位老编导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这些年轻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好学上进,除了进人时关把得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团队整体气氛好,有一种无形的推动力。

随着《记住乡愁》被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认可,《记住乡愁》团队的形象就从节目背后显现出来,不但得到观众的好评,还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奖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先生说,《记住乡愁》团队是一个信得过,靠得住,打得赢的团队。


 从“记住乡愁”中获取生命正能量


是谁  在如此深情地打量一片土地
她的名字叫华夏神州
是谁  在如此用心地描绘一道风景
她的名字叫家国情怀

从古到今 精心探寻
祖先的宝藏
从春到秋 细细打理
千年的文脉

天地之心 生民之命 往圣之学 万世太平
这份祖先的行囊 又怎是我等能够扛起

青灯下  我们体会守候
黄卷里  我们感受嘱托
键盘上  行走着我们的感动
镜头前  流淌着我们的泪水

从村落到古镇
是一百八十集的长度
从乡情到乡愁
是一百八十集的温度
街头的叫卖 就像田野的庄稼
码头的风帆 就像村里的炊烟
变了的是岁月的衣裳
不变的是灵魂的色彩

至此,我才明白
天地间有一种情怀,叫记住乡愁
岁月里有一种感动,叫不忘初心



尘封了百年的传统文化实体,以纪录片的形式重回岁月和大地。这无疑是民族之福,社稷之福。文化虚无主义者,如果认真看完这些节目,一定会走出虚无;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人,如果认真看了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民族自信;道德悲观主义者,如果认真看了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乐观;迷茫无助的人,如果认真看完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方向。

愿天佑《记住乡愁》团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