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香气韵浸染的小镇,带来子孙后世长盛不衰的秘诀

2018-03-20 记住乡愁




在广东,有一座重山环抱、碧水围绕的客家古镇——百侯。几百年来,田园生活和耕读传统,赋予了百侯人清雅淡泊、崇文尚学的品性。但这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读书风气,却缘于一次惨痛的教训……

 


明嘉靖三十九年,百侯附近的大盗张琏,利用粤闵赣一带海倭山寇交相蜂起之机,煽动杨舜等人趁机作乱。由于生长环境封闭,未受过教育,杨舜兄弟几人听信了张琏的鼓惑。

 


短短几天,张琏聚众数万,为了扩大地盘,他们四面出击,侵扰百姓,最终被朝廷平息了这场事端。

 


在混乱中,百侯遭到重创,杨家死亡一百多人。杨舜和两个弟弟被捕,财产全部充官,整个家族只有他的叔父杨淮幸免于难。

 

几近灭族的悲惨代价,深深刺痛了杨淮,他认识到匹夫之勇只会滋生事端,害人害己,唯有兴教育、正家风,才是家族长久生存的良策。

 


从那以后,杨淮不惜重金建起一座“大书斋”,请来名师教育子孙。从此之后,这片未经开化之地有了自己的书院。数百年间,“大书斋”书声不歇……

 


开百侯文脉之先的杨淮,把“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的训诫写入了族谱,世代传承。在杨家人的推动下,古镇文风逐渐兴盛,崇文尚学成为所有百侯人的共识:

 


由于专注读书而把粽子沾墨水吃的萧翱材,靠着勤奋和对知识的渴求,成为百侯的第一位进士。晚年时,他把自己的求学经验写成书,传授给家乡子弟,供后辈学习。

 


萧翱材的外甥杨之徐深受上辈人熏染,认为“人无品行,读书无益”的他,传给后世的不仅是文化典籍,还有为人做事坚守内心、正道直行的道理,为百侯人树起了榜样。让曾经盗匪横行的百侯,成了远近文明的“邹鲁之乡”。

 


有了代代乡贤名士的指引,百侯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古镇一代代读书人心系家乡,捐资建校,大力发展家乡教育:


 


“印尼药业大王”杨增蕴的亲身经历,让他体会到学习知识的重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他捐资50万元重建了家乡的漳田坑小学,之后又捐资110万元修建了百侯中心小学教学楼。

 


为了给大山里的孩子开出一条上学路,张维山拿出全部积蓄,还卖掉了自己唯一的卡车。两年间,他与村民一起开山凿洞,用双手打通了一条通向光明的求学隧道。

 


拥有百年文脉积淀的百侯,如一本摊开的古书。散发出的缕缕书香,感染着每一位古镇人,也时刻提醒他们坚守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荣的“传家秘诀”。



编辑 | 樊东媛

❂ 《记住乡愁》第四季本周节目单(具体内容请以播出为准)


▼3月19日  周一 20:00

第53集  仓埠镇  常怀感恩之心


▼3月20日  周二 20:00  

第54集  百侯镇  崇文尚学


▼3月21日  周三 20:00  

第55集  瑷珲镇  英雄之城 寸土不让


▼3月22日  周四 20:00  

第56集  广府镇  顺势而为


▼3月23日  周五 20:00  

第57集  丙安镇  宽厚为人多福寿


次日 09:00 重播 

精彩内容尽在CCTV4! 



《记住乡愁》与您温情相约


倾听古镇的传奇故事;

见证乡情民愿的文化根基;

感受那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精彩回顾

🏮 本周节目中,你最期待哪个古镇?

🏮 感恩于心,报恩于行 

🏮 乡愁壁纸 |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