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冲在第一线 为抗疫竖起“中医药屏障” | 记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
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前夕,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在新冠抗疫一线竖起“中医药屏障”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清泉获此殊荣。
▲ 刘清泉
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突发传染病、脓毒症、耐药菌感染、MODS、心肺脑复苏等急危重症。近年来,他从中医的角度加深了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的认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组织器官低灌注、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奋战抗疫最前线
为新冠治疗提供中医诊疗方案
▲ 刘清泉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指导工作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刘清泉一直奋战在最前线。作为中央专家指导组成员先后赴武汉、新疆、天津、辽宁、黑龙江等地参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曾参与制订国家中医诊疗方案;担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院长,深入临床一线,在会诊百余名患者的基础上,参与制定新冠肺炎中医第一版诊治初步方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支持治疗,参与修改多版诊疗方案;作为张伯礼院士团队主要成员,通过102例临床对照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积极推动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他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网络首发新冠相关论文1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
作为首位奔赴抗“疫”一线的三甲中医医院院长,2020年1月21日,刘清泉赴武汉开展新冠肺炎的中医救治。他应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救治患者、拟定诊疗方案,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曾连续奋战在武汉一线81天。期间,随着对新冠肺炎的认识逐步清晰,他与专家组成员共同研讨,初步拟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治方案》,为全国中医药广泛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病患奠定了坚实基础。
激战武汉
创下“四个零”的战绩
▲ 刘清泉(前排右一)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指导工作
2020年1月27日,他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二次赴鄂,督查指导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应用情况,担负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制定、指导、管理等多项工作。
在武汉期间,刘清泉协助张伯礼院士多次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建言献策,一些建议被当场采纳,并迅速予以实施。在孙春兰副总理主持召开的疫情救治专家座谈会上,刘清泉首次提出对感染新冠病毒的肺炎患者应按照病情轻重,分为社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取分级分类管理,并强调中医药要作为主力军早期全程介入。他与张伯礼院士共同承担科技部应急攻关专项“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运用“三方三药”等中西医治疗手段,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回想起当时在武汉抗疫时的情景,刘清泉表示,“作为‘国字号’专家组的中医药领域成员,就是要向国家提供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是首个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的方舱医院,2020年2月14日开舱。他临危受命,担任江夏方舱医院临时党委副书记、院长,截至休舱,共治愈患者395人,创下了该方舱医院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治愈患者零复发、患者零投诉“四个零”的战绩。在对抗“疫”一线有效验方进行总结后,刘清泉提出可以采用苍麻化毒颗粒、清肺解毒颗粒两个新的医院制剂,并于2020年3月与研发单位共同完成两个新制剂的备案申报。
哪里有疫情
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 刘清泉组织开展疫情演练
哪里有疫情,刘清泉就出现在哪里。2020年11月以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他先后随国务院专家组赴新疆指导抗疫工作,随国家卫生健康委赴黑龙江省绥化市开展疫情医疗救治工作,还赶赴天津、辽宁等地进行疫情相关工作指导与会诊。
作为常年奋战在急诊临床一线的专家,刘清泉从来没有停下奔波的脚步。他曾积极救治北京市第二例输入型“SARS”患者,并参与制定“SARS”的中医药治疗预防方案;参加人感染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工作;主持制定了《汶川地震后常见病的中医药防治手册》;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奔赴疫区参与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工作;作为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成员参与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当好医院“领头雁”
立足科研结硕果
▲ 刘清泉在抗疫一线
作为医院的“领头雁”,刘清泉持续推进医院临床科研一体化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在他的带领下,医院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谓“十年圆梦”。他积极推进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医院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通过专项培训、对外交流等不断提升医院科研能力。近年来,医院获批“国自然”课题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
在他的推动下,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与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通过该项目研究建立的突发传染病综合技术网络体系,在我国抗击H7N9禽流感疫情、西非埃博拉出血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刘清泉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2项,主编或参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等专著9部。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急诊协作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急诊分会主任委员等职。担任《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华中西临床杂志》等杂志的编委。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首届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科技攻关贡献奖等奖励;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千百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北京市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实干彰显初心,担当践行使命,刘清泉用实干与担当诠释了“最美科技工作者”的丰富内涵。我校广大科研工作者将追随榜样的脚步,勇攀科技高峰,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首医人更大的贡献。
来源: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责编:姜俊吉
推荐阅读
▲ 画说学子 | 5·25,今天,每天人都有礼物收!
▲ 战“疫”你最美 | “疫”路前行,淬炼青春本色
▲ 战“疫”你最美 |抗疫战场上的勤务兵 筑牢校园安全“硬核”堡垒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学校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