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开“班”寻变记——医学人才培养新路通向未来


北京,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以浅灰色为建筑群主色调的校园,沉稳大气。正对校园北门,校训石上刻着的“扶伤济世、敬德修业”,苍劲有力。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一周年之际,首都医科大学正式开办贯通培养复合型高水平医学人才的改革项目——“阶平班”,以首任校长吴阶平院士的名字命名,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精神和创新思辨能力,合格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学位(PhD)。


首届学子,50名风华正茂的青年,于去年初秋走进校园,在“阶平班”开启医路探索之旅。大一渐进尾声,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感受如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对未来有何期待?记者走近这个将满“周岁”的班级,一窥其背后的创新与活力。



仰之弥高:

从“吃螃蟹”到“存远志”



“为什么我要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成为首届学生呢?就是它对科研创新能力的着重培养,打动了我!”唐佳悦同学如是说。当然,打动“吃螃蟹”青年的事不只于此。


学校殷切关注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校党委书记呼文亮、校长饶毅等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学生当中,讲思政课,面对面座谈,为大家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创新思想和医学领域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讲述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意义,讲述社会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需求,希望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身上所肩负的医者使命与责任,努力成长为可堪重任的一流医学人才。

“我找到了心中的医学殿堂,它大到可以放下我所有梦想。”“国家未来发展重心正是科学研究,我们要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与祖国同行,生逢盛世也要肩负重任。”“尽己所能,救死扶伤!”同学们对未来的成长发展,越发充满信心。

副校长王松灵院士讲授“阶平班第一课”、特聘校长助理廖新生教授全程指导人才培养工作、多次家长会探讨“家校携手,共创未来”、主题班会聚焦“变革与适应”、问卷调研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需求……一系列入学教育,为同学们充满未知的医学路,奠定积极基调,帮助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力量。

“录取之后,学校就通过视频会议等各种方式,为我们全面介绍班级情况。我感受到了首医人的责任感,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夏国春同学回忆道。“师生微群里经常热烈讨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非常融洽。”家长们真切感受到了首医对“阶平班”的用心用情。

“早临床”活动于第一学期便带领同学们,参观宣武医院和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对于初入校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新奇的过程——大家或许曾以病人身份来过医院,但以医学生的视角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对于各个科室所需要的训练、日常工作和发展前景都有了更多了解和认识。

“看到医院展板上无数前辈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作出的贡献,我们心驰神往!远大的理想始于足下,‘阶平班’学子将共同努力,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贡献力量。”同学们立志要在医学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成绩。一位学生家长颇为欣慰:“学校的引领教育让孩子们对未来医学角色有了直接认识,同时也能够了解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现状,这为他们树立奋斗理想,埋下种子。”



 学之日新:

从“被唬住”到“被吸引”



“初入‘阶平班’,我就深刻感受到学校对我们思维模式和坚定自信方面培养的极度重视。说实话,有点被唬住了!习惯了偏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满具挑战性。”“数学、化学、英语等基础学科所占比重大,有的教材是全英文版,需我们在课下也要认真学习。”“各主科课程设置了提问要求,但自己不知该问什么,要好好思考准备。”同学们的入学“初体验”,既充满挑战,亦动力满满。

面对新的培养模式及更高的专业需求,学校统筹协调教育教学资源,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牵头,相关学系全身心投入,按照学校“阶平班”培养方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尤其着力优化基础课程内涵建设,邀请知名教授及骨干力量担纲教学任务。基础医学院曾翔俊教授、黄海霞教授分别担任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阶平班”班主任。药学院王玉记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李林教授、医学人文学院陶鑫老师等任授课教师。

90、96、128,分别是第一学年基础课程“有机化学A+”“医用高等数学A+”“大学英语A+”的学时数。课程考核中,形成性评价占50%,其中“高质量提问”一项占到5分。相对于传统教学班级,“阶平班”学时多,课程难度、广度大,学习强度较高。这些基础课程设计与改革,强化“引”和“导”,将课堂由“老师的”转变为“同学的”,注重调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动性,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和语言能力。

学习初期,同学们面对不同以往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有些许不适应和担心。通过与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的沟通,大家渐渐理解了课程设置的用心:强化基础知识,自主完成探究型、思辨型作业,能够提高推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医学科学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渐入佳境后,同学们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得到各科老师的高度肯定。

“‘阶平班’打破了我曾经对大学教育的刻板印象。”丁致远同学被灵活授课所吸引:“师生零距离讨论,我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了。”王烁然同学谈到:“自学为重、鼓励提问、英文含量较高的授课……无不锻炼我们改变之前的被动思维。”李佳佑政同学坦言:“虽然较为费力,但我依然热爱数学,沉浸于它的逻辑与秩序美感,开心地享受学习本身。”

“现代科技发展正带动医学教育的进步,孩子们将是这种历史性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为临床医生,我深知强化基础知识和培养创新思维对医学发展的意义。”“老师们常常听取学生反馈,及时对课程细节进行调整。”“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学生兴趣,善于调动积极性。”家长们对基础课程设置颇为认同。



 行之愈笃:

从“可以吗”到“我可以”



“从没想过能像今天这样,我与优秀的同学们展开热烈探讨,自信地展示自我。”“为同学们担任‘导游’,让我从害怕社交的阴影中走出,成为全新的自己。”“站在讲台发言时,腿都是软的,但后来觉得自己真的很勇敢!”谈起“在校园活动中,你是否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同学们就打开了话匣子,为“原来,我也可以做到”而欣喜。


《学生成长档案》:“思辨与创新”“表达与交流”“冒险与韧性”……同学们亲手记录所参与的活动,发现更好的自己。《医路前史》:“家庭环境”“学习习惯”“爱情观念”……带学子回顾成长经历,展望医路征程。“守护天使”活动:“两两结缘”“默默帮助”“温暖陪伴”……帮大家熟悉同窗,分享“守护”与“被守护”的触动。

“大城市一张床还是小城市一套房”“结婚是否要门当户对”“按部就班也挺好,肆意畅歌又何妨”等社会生活话题,同样也出现在医学生的讨论中。第二学期伊始,每周三,特聘校长助理廖新生教授,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聂伟老师、辅导员高大红老师,班主任曾翔俊教授、黄海霞教授,都会带领同学们开展思辨讨论活动。50名同学分为5组,针对主题展开探讨,每人都有自我表述的机会,在交流中学会思辨、敢于开口、懂得沟通。

学习反馈会、论文分享会、心理主题班会、班委竞选、破冰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素质锻炼,更有精神滋养。“廖教授常常与我们交流,引导大家渐渐明白:敢于表达想法、坚持理想,至关重要。”“‘你是同学中第一个提出思维建立远比做题重要,这很可贵’,班主任老师的话会让我从情绪低落中重新振作。”“辅导员老师就像知心姐姐,亲昵地称呼大家‘宝们’。只要有需要,她不分昼夜,与我们耐心沟通,亲切的话语总能拂去大家头顶的乌云。”同学们的青春,因关怀而更丰盈。

“这学期虽因疫情不在校园内,但老师依然时时关注着学生。作为家长,我对‘阶平班’充满信心,也为孩子是其中一员感到骄傲!”“孩子经常和我们分享所见所学,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孩子这一年来养成了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让我意识到他们已经长大了。”“可以随时和老师们联系,家长很放心!”也许,“长大”与“放心”就在点滴间。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激励学生自我成才。作为改革项目,“阶平班”的贡献或许不仅在培养模式,还在思想观念。正如名为“Young Explorers”的“阶平班”学生公众号里所说,“每次奇遇都会化作对身边美好的珍惜,这个属于自己的童话,将陪你慢慢长大。”在此,我们回顾与阶平班的初遇之年,也眺望与它共同成长的来日芳华。



【特别访谈】

为方遍大家更详细了解“阶平班”的创新举措和招生信息,学校党委宣传部记者李晓曦特邀首医特聘校长助理、全程指导“阶平班”人才培养工作的廖新生教授进行专访。廖教授曾任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身为知名肿瘤专家,他回国后致力于建立中国自己的年轻医生培养机制。



记者:

请问首医为何开设“阶平班”?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


廖新生教授: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在全面推进“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通过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引领医学发展的卓越医学人才,才能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校长饶毅、副校长王松灵院士等校领导班子成员,立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定位,根据北京市政府相关专题会议精神,系统谋划、精心设计、反复论证,决定开办“阶平班”,目前设置在最具学科实力和竞争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牵头制定了《首都医科大学阶平班培养方案》《首都医科大学阶平班双导师制实施办法》《首都医科大学阶平班学生培养滚动管理办法》等,通过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则制度,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方向引导,同时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阶平班”培养模式为本科直博“5+研究生培养阶段”一贯制,5年本科阶段培养结束、符合首医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完成研究生阶段培养、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标准,最终授予医学博士学位(PhD)。一般毕业后可对接安排在学校附属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含博士后深造)。




记者:

“阶平班”与首医以往的医学教育有何不同,具体的创新举措包括哪些?


廖新生教授:

“阶平班”着重从本科初期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与思辨能力,科研训练时间达3-6年,学生需在第五学年结束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一篇综述,从而为达成具有医学科学家潜质一流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具体举措包括:一是深化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基础知识储备,着力优化数理化、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内涵建设;整合贯通课程体系,基础阶段临床医学“阶平班”优化完善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基础医学课程,临床阶段开创性增设鉴别诊断学、治疗学以及内外科整合课程;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授课。二是通过多种途径组建国际高水平师资队伍。校内通过学校与学院两级专题培训、模拟教学、交流分享等方式,提升教师高水平人才培养理念,同时拟聘请校外知名国际学者参与人才培养。三是多种方式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制定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学生自学的内容比例;增加过程性考核占比,增加分析推导性质的考核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批判思维。四是探索双导师制,持续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在本科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每位学生将确定1名基础阶段导师和1名临床阶段导师,均通过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五是增强国际交流,拓宽国际视野。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方式、辅以外文教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安排学生赴国外访学或交流学习。六是设置分流与转入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同时有利于授课教师和科研导师发现并引导具备持久发展潜质的优质学生。




记者:

在激发学生创新潜质方面,“阶平班”的主要做法有哪些?学生未来应成长为怎样的医学人才?


廖新生教授: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但也要看到,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尤其是鲜少能够对科创“无人区”进行自由探索式的科学发现。所以,“阶平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目前,这种培养主要基于思辨活动的交流环节,如提问、讨论、演讲、辩论、展示等。交流可以弄清真理,激发求知热情,弥补学生的经验不足和老师的思维固化,帮助学生有机会探索其他知识领域;使大家更加关心社会、了解世界,把自己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下,看待如何应用所学。因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引入“交流”成分,以期增强学生和年轻科学家的自由探索能力。同时,我们非常注重保护每一名学生的自信心及个性,包容不同观点和新奇的想法。相信拥有强大探索能力及创新思想的青年人,能够发掘兴趣所在,找到终身学习的动力,并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家国融合,敢破敢立,敢想敢做,闯出一片新天地,真正达到“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国际视野、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临床医学高端复合型人才,毕业时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学位博士水平,推动和引领未来医学发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记者:

今年“阶平班”招生是否有变化?对报考学生有什么要求?


廖新生教授:

为响应社会需求,我校优化了招生计划结构,2022年临床医学“阶平班”拟增加招生计划20人。去年,学校招收了首届学生,在北京地区临床医学“阶平班”录取平均分为651分,口腔医学“阶平班”录取平均分为654分。今年,我们欢迎更多有理想和热情,心怀医学梦想,勤于自学,勇于探索和富有个性的优秀学子报考。“阶平班”提倡很重要的班级氛围:平等、包容。在这里,我们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大家尝试,因为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同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兴趣设计未来,无论以后想进入科研机构、临床医院,还是政府部门、医药企业等,只要同学们有目标,首医有信心也有能力,为大家提供成长成才的条件和平台,帮助更多学子收获顺畅的成长通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鸣谢:首都医科大学特聘校长助理廖新生教授、“阶平班”师生及家长

素材来源: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教务处等

策划:党委宣传部

撰稿:李晓曦




卓越的你 请来首医 | 2022年招生直播宣讲系列活动

▲ 我校五支教学团队在“第二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

▲ 五银十五铜!我校学子在“青创北京”2022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再创佳绩

▲ 精于专长 笃于行上 帕金森患者的“首护女神”——记2022年度“首护天使·专业之星”获得者柳欣

▲ 信息赋能 | 助力校园精准防疫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