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 他们是“首都医科大学王忠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
【编者按】“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正在科研赛道上奋力奔跑的首医青年,面对艰辛与挑战,无数次尝试,无数次探索,也曾迷茫和低落。是什么让他们直面困难,坚持到底,始终将最初梦想紧握手上,始终对科学研究情深爱笃?2022年,我校共有5名研究生脱颖而出,荣获“首都医科大学王忠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该奖学金由国内神经外科创始人王忠诚院士倡议,于2008年设立,旨在激励神经外科领域临床实践及科研中品德高尚、成绩优秀、勇于创新的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生,进一步加强首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今天,让我们跟随5位获奖者的脚步,倾听他们在常学常新中拔节生长的“声音”。
翟晓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
翟晓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导师张鸿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颅内动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9篇,参编专著5项。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等,荣获中国医师协会优秀论文奖。
研学心语
“带着计划前行,在思考中积蓄力量”
博士毕业之际,获得王忠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倍感荣幸与感激。在宣武医院六年的学习生涯,是我人生中重要而又难忘的历程。
临床型研究生要把一定的精力投入临床工作,因此,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且脚踏实地执行,尤为必要。在读硕士时,我发现师兄有在工作前阅读文献的习惯,合理利用好这些碎片时间,使得他们处理手头工作时游刃有余。或许我们会因为繁忙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而手忙脚乱,这就需要将所有任务细化清晰,制定计划表,可以有效克服拖延症。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临床型研究生的学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基于临床数据的临床研究中发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外,不断学习和探索新型研究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也是提高科研水平的方法之一。另外,对处于科研起步阶段的同学来说,多与课题组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通常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硕士研究生起,我一直在导师张鸿祺教授的指导与关怀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为我树立了榜样。感谢恩师将我领进神经外科的大门,不断给予我学习的机会和孜孜不倦的指导。感谢各位老师和师兄师姐,他们敏锐的科研思维、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此,也对所有在科研工作、临床轮转和个人生活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师长、家人和朋友们表达诚挚感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爱惜光阴,脚踏实地,一定能收获硕果,望与诸君共勉。
主要学术成果:在导师和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开展基于多种力学分析方法结合影像和病理特征的动脉瘤力学特征研究;探索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增长和破裂危险因素;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和《BMC Psychiatry》等杂志。
鲁峻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22届博士毕业生
鲁峻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导师赵继宗院士,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以及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转化。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12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参译书籍4本,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学术会议并发言。曾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研学心语
“无数次尝试,不畏各种挑战”
漫漫十一年求学之路,我和医学成为了挚友,人生变得熠熠生辉。
2011年,我踏上来京之路,进入梦想中的首都医科大学,成为一名医学生。对于医生,我当时的认知仅停留在行医救人这件事上。后来,我每天在医院学习各种临床医学技能,每天都在丰富自己对于医学、对于做人做事做科研的认知。通过多年学习,我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医师资格证书。这是对我多年求学的肯定,也是对我努力做一名好医生的鞭策。
印象最深刻的研究项目是如何将3D打印技术转化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上,这一直是神外人想要攻克的一个方向。而3D打印选用哪一种材料能更好地得以运用,又要进行无数次尝试。在这个项目里,最难的就是并非所有事情都可以一次成功,我们常常需要十几次或几十次的尝试,才能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然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而下一步可能又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遇到这些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去请教赵继宗院士和赵元立老师,而他们总能给予我全面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在问题上不会过多纠结,他们从医几十年的经验成为了我最大的助力。同门师兄弟也给予了我很大帮助,他们的鲜活创意和灵感为我开辟了另一种思维模式,让我尝试走出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在这个集体中的收获,是我一个人永远无法企及的,感谢每一位热心帮助我的人!
回首求学旅途,首医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去拓展视野,亲手实践,学有所获。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可亲可爱可敬的人。感谢首医带给我的一切,也祝愿在首医的你可以一切皆顺,一切皆好!
主要学术成果:针对脑血管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以及随机对照研究,并定量分析其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特征。除此之外初步将3D打印技术转化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Journal of Neurosurgery》《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等杂志上。现担任《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杂志审稿人。
翁建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22届博士毕业生
翁建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导师曹勇教授,主攻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13篇,以参与作者发表英文文章16篇,参编专著2部,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交流发言。在硕士及博士期间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研学心语
“难走的,正是上坡路”
光阴若白驹过隙,硕博六年如此短暂,却又如此精彩。收获知识的满足,取得成果的欣喜,面对困难的勇气,都令我飞速成长。毕业之际获得王忠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是对我六年神经外科专业学习的最大肯定,深感无比光荣。
2016年,我来到了梦开始的地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硕士期间,在导师张俊廷教授的指导下,我对神经外科产生了浓厚兴趣。2019年硕士毕业后,我有幸继续在天坛医院脑血管疾病专业组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在导师曹勇教授的指导下,我参与整理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样本数据库和颅内动脉瘤临床数据库。2019年底,在所有课题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新冠疫情袭来,长达7个月的居家学习扰乱了原有的科研计划,无法顺利推进工作让我感到很无助。在此期间,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迷茫和焦虑让我不知何去何从。“当感到痛苦和不安时,你在走上坡路;而当你走下坡路的时候,才会感到短暂舒适和安逸。”导师的教导,师兄们的鼓励,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疫情期间,我阅读了大量文献,参与了无数次讨论,想尽办法开展课题。最终,基于脑血管样本数据库,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单纯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发病机制和阿司匹林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安全性。
回首研究生学习过程,我认为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对于专业型博士,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三年时间,尽早制定目标,合理规划,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感谢我的恩师曹勇教授和我的师兄李昊、焦玉明,一直在帮助我解决课题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身。
医路漫漫,充满艰辛与挑战。希望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主要学术成果:在课题组和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单纯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致病基因的机制研究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率先揭示MAP3K3和PIK3CA体细胞突变作为单纯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致病基因。此外,先后在《Neurology》和《Stroke》杂志上发文,为阿司匹林在合患有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李明轩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2022届博士毕业生
李明轩,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2022届博士毕业生,导师张亚卓教授,研究方向为颅底脊索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7篇。曾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研学心语
“积极探索,期盼在更高峰相遇”
2011年,我有幸考入首医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开启了我和医学的美好时光。2019年,我继续跟随张亚卓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如今,获得王忠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倍感荣幸。11年的首医时光,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医学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理解和感悟。
研究生学习期间,在老师和师兄们的指导下,我将颅底脊索瘤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数据分析和基础实验。起初,整理患者临床数据的繁琐让我倍感压力,所幸有老师和师兄们的前期充分准备,随访时患者的积极配合,我坚持了下来。在进行细胞实验时,构建的细胞系意外死亡,一度让我灰心、退缩。这时,老师和师兄们找来各种参考资料,大家一起讨论,试图找寻潜在原因,最终在团队的努力下,成功构建了相应细胞系,为后续课题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首科研旅途,整理研究思路时的迷茫,阅读文献时的枯燥,实验结果不理想时的惆怅,论文被接受时的激动,皆历历在目。虽有艰辛,但终得回报。这离不开导师张亚卓教授和师兄白吉伟、李储忠副教授的关怀与鼓励,他们的言传身教也将引领我继续前行。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愿我辈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期盼在更高峰相遇!
主要学术成果:在导师和课题组老师指导下,开展颅底脊索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挖掘了颅底脊索瘤中SMARCB1基因的功能和下游分子网络,并探究了颅底脊索瘤术前外周血免疫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 Proliferation》《Frontiers in Oncology》等杂志上。
王澍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
王澍,中共党员,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导师关宇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癫痫及运动障碍疾病的功能神经外科及微创神经调控治疗。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8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论文3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荣获“三博脑科医院党委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研学心语
“最初的梦想,也是毕生的追求”
医学是怀着一颗朴素和热忱的心,通过最真诚互助的善意,以求为他人解除痛苦。当我看到患者痊愈时展露笑颜,一个个家庭仿若重获新生,我已明确我的梦想,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不懈努力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脑科学的精妙与挑战,使我尤其对神经外科领域充满兴趣。而功能神经外科通过微创治疗方式,解决了长久以来药物难以控制的神经系统疾病,让我对这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充满了热爱。团队重要成果“Sturge-Weber综合征癫痫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效果”正是在关宇光教授和栾国明教授指导和带领下完成的,重点分析了“Sturge-Weber综合征”合并癫痫这一罕见疾病的临床特征、外科手术适应症选择与手术预后效果,是目前国内外关于该疾病最多样本量的单中心临床报道,对于这一罕见疾病的进一步认识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及参考价值。在《Brain》杂志发表后国际反响热烈,国际神经外科学界迅速在《Neurosurgical FOCUS》杂志中作为循证医学的重要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了引用和Meta二次研究;Wikipedia(维基百科)的“Epilepsy(癫痫)”英文词条中“Sturge-Weber Syndrome”部分也对本研究成果进行了引用,为该疾病的认识提供了全球经验。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研究开展过程中,与审稿专家沟通时也遇到国内外指征、治疗方式存在差异等问题。在导师小组牵头下,我们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协作讨论,乃至咨询国内外顶级专家意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国际专家在肯定本研究贡献的同时也指出:“要提供经验,对于临床实践参考和价值意义重大”。而关宇光教授和栾国明教授也指出:“医学道路任重道远,做科研最终目的是更好解决医疗问题,更好提升临床疗效,让更多患者受益”。秉承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进一步探索发现,立足临床实践和科研进展,在Sturge-Weber综合征手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SRT治疗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
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一路走来,感谢学校、医院的各位老师,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尤其感谢我的导师关宇光教授和科室课题组各位老师,不仅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中悉心指导,更以身作则传递着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我将谨记神经外科人共同的精神脊梁,王忠诚院士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断在神经外科事业探索前进。对于医学,对于神经外科、脑科学的热爱,不仅是职业,更是我坚守的事业,是我最初的梦想,也是我的毕生的追求。
主要学术成果:在导师及课题组的指导下严谨科研、潜心探索,在Sturge-Weber综合征手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SRT治疗、颞叶癫痫HIP-DBS治疗、特发性震颤VIM-DBS治疗、帕金森病STN-DBS治疗、HMGB1癫痫神经免疫炎症机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横断面研究等方面有所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rain》《Journal of Neurosurgery》《European Psychiatry》《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等杂志;参编专著1部;以课题项目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策划:党委宣传部
素材来源:研究生思想工作部
统稿:李晓曦
▲ 中国声音 | CASSISS研究结果重磅发布 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的中国证据
▲ 最新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暨五年总科技量值发布 我校多家临床医学院排名喜获提升
▲ 致敬高温下的坚守!校领导看望慰问暑期在岗职工并检查校园安全工作
▲ 致敬“八一” | “硬核”青春:从戎装战士到白衣卫士
▲ “暑”你最美!致敬暑期坚守岗位的首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