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待!连南这两项文创产品将在这个国际“大舞台”惊艳亮相

微说连南 2021-03-05

激动!激动!激动!

这个周四

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就要开幕啦!

小编听说这次文博会展出的文创产品

我们连南就有两项

清绣“禾雀花开”

瑶族银饰


本届文博会于5月16日至20日在深圳举办,为期5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结合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融合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清远,将展出8项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4个清远文旅项目。


清绣“禾雀花开”:

一份来自清远的文化手信



当工艺品生产进入商品化时代,手工刺绣就显得弥足珍贵。清绣在保留传统瑶绣刺绣题材和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粤绣技法,创新了一批刺绣新题材、新品种,如清远地标建筑、生活场景、市花“禾雀花”与清远鸡等清绣题材,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禾雀花开”是清绣系列产品的代表之作,在2019年第十四届巴拿马春晚世界博览会·艺术博览上获得卓越文化奖,被清远多个政府部门作为文化手信推介到国内外。


禾雀花最特别就是,它的花冠,尾巴像极了鸟儿,绣禾雀花之前绣娘们要去实地观察花的姿容特点。禾雀花最难绣的部分就是颜色的过渡,相近的十几种颜色,用平针绣一层层绣过去,才会呈现出花瓣的美感,远远看过去仿佛一幅摄影作品,一幅禾雀花成品需要耗时15至20天


精美的刺绣作品背后,是连南瑶族自治县贫困家庭绣娘日以继夜一针一线的心血结晶。每一件刺绣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算同一个绣娘绣同一个作品,也各有各的灵魂。


瑶族银饰:

古老神秘传承里衍生出的文创产品



瑶族银饰曾是瑶胞经济地位的象征。过去,瑶胞们给儿女留下的主要财产就是瑶银,如今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传统瑶银多作为头饰、帽饰和衣饰而存在,银牌、银镯、银项链、项圈、耳环、银鼓等,品类繁多。在创作主题上,瑶王像、瑶王印随处可见。特别是圆形、弧形、长形胸牌具有日月崇拜的含义,瑶王身处中心化身照耀臣民的太阳,周边的圆点视为瑶民,寓意众星捧月、生生不息的自然道理。


现在,传统瑶族银饰依然活跃,展现着瑶族人民的淳朴、神秘与热情。而传统瑶族银饰制作技艺衍生出的文创产品,则兼具传统的神秘与现代的精致,一起走入人们的生活。往届文博会,银镯、银簪、银筷、银盏等系列瑶族银制品,均受到观众青睐。


今年,瑶族银饰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唐大打十斤制作的新作品《瑶族长鼓》《盘王护身壶》等,融合了瑶族长鼓、牛角乐器以及瑶寨制度文化等元素,展现瑶族能歌善舞的风情和古老和神秘的瑶族文化


英石盆景:

60块小英石组成山水意境



“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清代陈洪范的“题英石”一诗,道出了英石最鲜明的四大特点——“皱、瘦、漏、透”。


英石,与太湖石、灵壁石、黄腊石并列的中国四大园林名石。关于英石的辉煌,可以列出一长串耀眼的榜单:英石早在宋代就被列为皇家贡品,有中国四大名石和中国四大园林名石美誉。岭南四大名园的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东莞可园中的园林石,皆多为英石。现杭州西湖边“绉云峰”为明代遗留江南的英石。故宫御花园藏有明、清时期27块园林英石和几案英石。


2008年英石假山盆景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此次展出的作品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以宋代文人山水画为创作母题,引用古人山水诗词点题并用书法来表现,融合诗书画印多方面的元素,回归中国传统审美。其中一幅英石山水盆景,以近60块天然小英石组合而成。


连州柴窑:

现代艺术的朴素之美



柴烧之美在于表面富有千变万化的釉色,和其独特的古拙之美。


连州处于岭南之北,秦汉古道从中原直达南越,带来诸多中原文化,有多处的史前文化遗址,且留存西周的古窑、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古道等。连州陶瓷和陶泥种类繁多,南宋后期发展成为广窑,胎质粗而色褐。现清远清城区龙塘一带仍有相关的窑口。


牛窑位于连州市保安镇山区,采用现代高效无烟柴窑经过60小时烧制而成。现代柴窑“裸烧”是一种新的制陶、烧陶观念,陶艺人在创作的时候追求极简、质朴的塑形,呼唤回归淳朴。


它的特点是使得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与一般的漂亮釉水不同,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留下了火曾驻足过的痕迹,自然而无粉饰之气,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它烧窑的成果


此次展览的柴窑艺术品由于其唯一且不可复制性,呈现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在作品品格呈现的偶然性的细节,更是体现了作者在艺术上对观念的重视,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根书:

自然馈赠的艺术品



中国根书,源于自然,它是结合根的自然美和书法线条美的一门古老艺术,它呈现了自然之美,既有书法的雅致,还能体现书法难有的立体感。根书作品是采用具有一定天然美的根材,按照传统根艺的制作基础和传统书法的用笔要求,结合思考创作,创造出各种形态的汉字书法作品,呈现了大自然巧夺天工和艺人奇思妙想的最佳结合。


选料、裁剪、成型、打磨、上漆、装裱……根书的创造过程中,手艺人先要把收集整理的根材清理、去皮,再进一步造型、打磨。其中去皮环节需细致小心,下手力度要适中,力大怕破坏了纹理,弄断了根,力小又剥不开。在造型时也需认真思考,角度、斜度、开口都得胸有成竹才动手,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此次展出的作品,来源于连州山野的野生杜鹃花树根,它们生长于沙石夹层或石板上,这种树根具有皮薄、耐腐(防虫蛀)、木质细腻、装饰性强等特点。因为每一件根书作品都是根据树根的造型而设计制作,所以具有作品的唯一性,比一般的书法作品更有收藏价值。


三人燕尾龙舟:

民间水上马拉松


陈露 摄


“三人一艇,三人三桨,三人扒之”,三人驾驭的尖头燕尾式龙舟,称为“三人燕尾龙舟”。


每年农历四月至五月,清远清新山塘镇一带,河涌水量丰沛,正是传统三人燕尾龙舟竞技活动的季节。


赛艇用的燕尾龙舟短小轻盈,长9.3米,艇头25公分、中间最宽55公分,艇尾11公分。江河、池塘都可作为竞渡赛场,这是燕尾龙舟普及的主要原因。


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北江洪水时常进犯山塘一带,附近老百姓误以为是“水鬼作祟”,便相约而起,竞舟江面,驱鬼祭神,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历经明清两代,驱鬼仪式也渐成全民参与的竞技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三人燕尾龙舟竞技”活动一度兴盛。2012年,该项目认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人燕尾龙舟竞技,注重“划行里程”而非“绝对速度”,在2小时的时间内,选手需要在水上赛道来回竞技,“谁划的里程长谁获胜”。独特的竞技模式丰富了岭南龙舟文化。演变至今,该项赛事也成为村民联络感情的纽带。


茶艺展示:

在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


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茶道讲究五境之美——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浓或淡色味交织之中,品出一种淡定的人生,一种不可释怀的人生,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90度左右的水,选取第二沸为最佳,待用水将盖碗与品茗杯温过之后,茶叶放进盖碗,轻轻摇动,溢出茶香,后开始冲泡。


喝茶之前,焚香、净手、冥想,与周身环境融为一体,摒弃杂念方可品味那独特的滋味。


好茶温婉,喝功夫茶的时候,配上几只“若琛杯”,配一把“孟臣壶”,便是极其完美的搭配。


好茶是用来品的,英德红茶便是佳品。英德红茶品质优异,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搭配凤凰水仙和推广成功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有关,实现茶园良种化,为“英红”香高味浓的品质奠定优良基础。


本届文博会,清远馆将继续展出茶艺展示,向人们介绍英德红茶的独特和魅力。茶艺展示是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


山苍子药枕:

枕头里的健康密码



连山壮瑶两族人民每年都会定期上山收集山苍子制成山苍枕头(当地人又称之为“长寿枕头”,视之为“养生之宝”),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连山天然山仓子,其性辛而不烈、温而不燥,可安神解郁,可舒缓疼痛,具有丰富的养生功效。


清远壮瑶宝公司负责人覃春辉作为山苍子药枕制作工艺的传承人,深入挖掘山苍子药枕制作技艺文化,在保留传统山苍子药枕的制作技艺的前提下,改善制作山苍子药枕的技艺。目前已研发养生枕品系列、天然精油系、汽车创意用品、文化创意手工布艺品共四大类产品,形成以精油类、小商品类、枕头类、理疗垫类、小商品类等20多个品种。


为了加强对山苍子药枕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覃春辉计划于2019年至2024年与镇政府、县文化局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山苍子药枕制作技艺,培训当地农民掌握山苍子药枕制作技艺,提高当地居民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成当地产业化趋势。


来源:清远发布

更多新闻

特别声明:我们向图文作者的原创劳动表示敬意,并尊重作者的版权。本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图文,有部分暂时未能联系上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给微说君加个油↓↓↓点个"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