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美国——中国:冲破疫情的万里归家路(之十三)

渡十娘出品 渡十娘 2022-06-20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茵茵草

编辑|渡十娘 


 

编者按:


五月中旬,作者得知高龄母亲病情不容乐观,于是下定决心要从美国回到故乡探望。旅居美国三十多年的她,手里虽然有十年中国签证,但在疫情中暂停使用。必须从申办紧急人道主义Q签证开始,一步一步迈上回家之路.....


万里归家路,这一路的起起伏伏,《渡十娘》邀请作者给大家“现场直播”。也让更多思念年迈双亲的海外游子们能够作为参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了解通关过程。



冲破疫情的万里归家路之十三:终于回到家乡单独隔离了


这几天都在为中原大地的水灾揪心….哎!但是电视上看不太到更新,很多都还是网络上看到的,甚至“出口转内销”。我们家乡也有台风在路上。娃爹把近日气象预报发给我。要我多多当心!昨天不巧机顶盒出问题了。电视也看不到,“开幕式”妥妥错过。问了当地的同学,说可以去“咪咕视频”看!不行,没有app;去“电视家”看,也不行!愣是忘了我可以翻墙啊,回到咱们的YouTube来看!呵呵,绕了这一大圈!听说“开幕式”很超前,我也就算了!今天看到金牌小将们很开心!打电话跟指令“修好了”的电视本地电视台倒是一直有循环提醒大家没事不要外出…反正“关在里面”应该很安全的。就怕断电断网断水…. 我竟然这里没找到像weather 这样方便查询气象预报的app,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几天看到南京有些case,听到说去那出差的都要验核酸,甚至如果在小范围内接触的话先隔离14天。真的很复杂。


很多朋友都以为14天以后就万事大吉,可以去看望亲人了。只有大上海基本上是这样的!但是外地就是有不一样的要求。甚至外地同一个区里面。不同的街道/社区都会有不同的要求。群里有聪明的小伙伴果断退掉14天后回家的高铁,怕失去自由,决定在大上海浪七天,再回家。那么最后七天相对自由一点。有的地方是可以的,但是也有群友说,当地回复,在外面的14+7里面的7⃣️不算,回到本地,这个7还要重新来过。谁知道呢!我只想不要节外生枝,乖乖把隔离完成,重获自由!


抱怨有什么用,换个角度看看换位思考,一切都会温柔温暖一点点,留着精神力气应对其他挑战。也没啥好愤愤不平的,摊着哪儿就是哪儿,没有办法讨价还价的。我也很怕被人问道:可以去说情吗?可以通融一下吗?就不费力去想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了!我也舍不得生气,气到自己,身体可是自己的!所以减肥很困难!哈哈哈


其实反过来想想,这一段时间虽然闷在里面不大适应,众多工作人员也很辛苦,都是年轻人(来测核酸的都是年轻的医生们,说不能让年长一些来啊,每天防护服穿着工作他们吃不消的)勇挑重担,每14天一个班组轮休,就是说这十四天他们也不能回家,每天全副武装跟我们一样吃那么难吃的饭(吃到吐,胃疼,拉肚子),才能回家休息一下再接着。从去年开始就这样。再三感谢他们!他们工作态度都很好的,合理要求都基本同意的,不能做主的也会答应反应上去。在阳光下看看我们住的酒店,真的很漂亮,我甚至能找到我的房间的窗口。门口的小伙子说一般吧,比较新而已,那我真的承认我out 了!


很吃惊这么大的中巴(灰色的)来接两个人,工作人员猜猜有几位?四位!全部隔离在帘子后面,全部都是从头包到脚的“大白装”,真的也是辛苦的!经历了这一通隔离,我已经很资深了!不可能比这个更糟了,对吧!


最开心的是,新地方可以外卖,也可以朋友送东西到门口!好友已经等着要我开list了,很没出息地点了些不健康但是想念的东西,甚至本来也没特别喜欢喝,但是也确实好久没喝到的比如咖啡,奶茶,也都给我送来了!我的单子上还很不好意思地加了一样:一盆开着的茉莉花!也送来了!简直不要太开心哦!不能感谢更多了!多谢。


已经做了第二阶段的第一次核酸检测。鼻拭子和喉咙都做了。这次的人员很耐心仔细,感觉连棉签也细了一点,温柔了一点。群里也有被很粗的棉签痛到不行而出血了的,因为没有细棉签棉签了。哎,只能抱团安慰,默默祝福,自求多福!


孩子们在专心听爸爸讲如何给鱼喂食


有朋友要我聊聊小朋友的规矩问题,要不要做,怎么做,啥时候做。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跟养宠物联系在一起。我总觉得somehow, 这两件事还是有一定关联的呢。


养不养宠物是很私人的考量。有条件有能力的,当然是给整个家庭带来更多体验和欢乐的好事儿!但是如果自己已经忙到脚后跟打后脑勺,也是要慎重考虑的。不然handle 不了,更加辛苦!我们家因为孩子们都有过敏,加上自知精力也搭不够,就没敢考虑大宠物。但是小儿子从小喜欢鱼,倒是一直大力支持的。换了大一点的房子后别的家具还没换,第一就是换一个大鱼缸。养什么鱼(不然有的鱼会吃了另一些鱼)怎么加鱼食儿,外出旅游怎么装上自动喂食器,都是不到五岁的小儿子自己琢磨跟爸爸讨论的。没事儿就就坐在那观察。哪条鱼吃太饱了,没吃到,他都如数家珍。小学时很多play dates,同学来了,就先带去看这些宝贝。想起我们小时候同学来家里玩,很珍惜地拿出攒的糖纸什么的,因为都是孩子们心目中喜欢的东西。孩子需要有my, mine的安全感!这样他才会去照顾好,更觉得自己有能力!I am able to!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感知和能力!从小就应该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角落,可以自由摆放玩具(提醒收纳也提供方便年龄段的收纳工具),他们在自己的小天地会很开心。在美国孩子们大多数很小就有自己的卧室,但是玩具间其实可能还是在看得见的公共空间比较好。长大后的书桌也尽量不要放在卧室里,这样全家人相处的时间多一些,而不是一回家打个照面就各回各屋子来的疏离感。


小儿子最喜欢的鱼


儿子在后来还养过乌龟,蜥蜴,变色龙。都是孩子自己提出来,愿意帮忙的。每天一放学就直奔主题,给它们喂活蟋蟀,有时候蟋蟀逃出来了真让我担心!这些两栖动物的蜕皮现象,偶有小恙都有儿子在精心观察仔细记录着。都给升级换过更好的居住环境,都活过了超出一般预期的阶段。甚至遇到极端天气,夏天秋天的龙卷风,冬天暴风雪的几次停电都早早安排去安全的朋友家“度假”。我们外出度假也要找好朋友来喂食或者送出去。这些都给了孩子“当家作主” care giver 的锻炼成长。


几位相熟的朋友家的孩子青春期不太愿意沟通交流,情绪低落消沉,我给他们的建议都是养个小狗或者猫咪吧。孩子们的精神状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一放学就去看自己的宝贝,解压放松,转移了注意力,调整了情绪。还有“更猛的”,家里添个老二或老三或老四,成功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和平演变渡过青春期。哈哈!


说回到discipline,纪律,做规矩,听起来蛮紧张,好像犯错误一样。这边一般叫管教,但是要强调的是自我约束和正面管教。


小时候和长大的蜥蜴


宝贝小的时候,特别是不会清晰表达需要和情绪的时候(两岁前),还是要随时呼应孩子的。不是说有求必应,而是一听到哭喊,第一时间用温和亲切的声音回复:I am here… 让孩子看到,听到我们。而不是教条地照书养:哭多久以后才答应!即使是想要训练孩子睡过夜的阶段,也需要隔着门呼应,I am here, 慢慢让孩子ready. 这时候完全不用担心“宠坏了”孩子,惯出来坏毛病。得不到温暖及时呼应的孩子才更让人担心的呢!


即使terrible 2和“狗都嫌”的大一点的时候了,很多时候孩子“气不顺”乱发脾气,绝对不能用更大声更凶悍来回应。也是要温和回应但是坚定地给出自己的答案。但是可以给孩子事先准备好界限感,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在家里讨论过,出去遇到挑战时,不太会随时变卦,自己破了“规矩”。这时候的孩子也无非就是不肯按时睡觉啦,玩了不肯走,想要多吃糖,饮料。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合适的“度”,我一般都给的比他们“想要争取”的多。这样他们很快就觉得。没被限制自由啊,很容易做到啊。就不会为这些小事生气了!甚至慢慢这些他们也忘了这茬。千万别自以为一步到位,把孩子管得严严的,只会适得其反。自己偷偷去多吃一点糖啊,喝饮料啊,冰淇淋啊。什么事情偷偷摸摸去做了,会让孩子有“罪恶感”,这些都是可以讨论好慢慢做到的。让孩子觉得在家大大方方的。而且做到自己能做到的,身心都是自由的,敞亮的,自在的。


从小培养的勇气和安全意识是一辈子的财富


再大了,更严肃的事情,因为小时候积累的底气,比较容易self descipline了。当然也需要给出consequence, 就是如果做不到,将自己承担什么后果。比如大儿子有一次开车去同学家比说好的时间晚回家,就把车钥匙收走一个星期,自己要承担这样的责任。以后他就记住了。


看到一些家长倒过来了,小的时候一板一眼地照着书上理想状态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少了些回应和温暖。孩子大了一些该有些行为规范示范或要求了,又可能自己太忙了,不能consistently monitor and follow up, 时松时紧,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表里不一寻找“借口”逃过这个关键的自我成长的阶段。甚至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忙碌,就觉得不要再在这些“小事儿”上为难孩子了,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好了,殊不知,反而错过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好机会。那么到了学校或者社会上,这一课还得补上,孩子可能就更加吃苦头了。非常可惜!


总之,给孩子有界限的安全感,长大后他们就会有强大的安全感,也不会因为缺乏“家教/教养”自找麻烦或者被社会“教育”了!


因为家有宠物,孩子在学习观察它们的需要,照顾它们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万物生长的周期,怎么负起care giver 的责任,其实也是锻炼孩子共情,同理心的一个好机会。

 

未完待续……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2020,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茵茵草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