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家长必读:高考选专业其实并不难,往届家长都后悔没看到!

2017-06-07 翼起伴学 翼课家长帮

翼课网

>

掌握学习之道

Your Way, Your Wing

<



高考加油



高考志愿的专业方向选择是一个难点也是关键点,学什么专业基本上决定了孩子选择什么样类型学校,甚至决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因此,如何帮助孩子确定专业方向是我们家长应该关注了解并引导孩子最后报考志愿的大事。 先来看看13年北京网友是如何帮孩子报志愿的:



孩子基本情况:理科、女生、成绩稳定在一本线上90-100分,心态平和;


个人兴趣:喜欢日语(接触过日语)、物理;


特长:阅读、记忆能力很强,语言学习能力强,物理(觉得物理简单好学);


未来职业方向:倾向于去好一点的中学当物理老师,或从事以外语为基础的工作;


报考方向:


专业方向:倾向外语小语种,物理等基础理科、师范类,财会金融类不反感,工科不考虑......


地域:孩子倾向于北京,天津、东北等可考虑,不想去南方;


目标学校:入围的学校:北外、北师大、首师大、吉大、天财、首经贸等,我还考虑过华东师大、上财、山大。海大。


➤报考分析:


原则一:我和孩子一致认同专业优先于学校,但不代表我们不重视学校选择,只是明确不会服从调剂,主要从尊重孩子、就业资源方面考虑,避免不确定因素。(各家情况不同,未来职业目标不同,有些单位招聘时对本科毕业学校有985、211的明确要求。)


原则二:就低不就高,一是考虑北京的志愿政策,二是成绩稳定,没有冲一线校的本钱,孩子不抱侥幸心理,我们也不想高填志愿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目标校研究:参考大厚本、模拟成绩与排名、各校重点专业学科、大小年、专业级差、加分录取政策(我们没加分,倾向以裸分录取的学校).......


综合分析:以孩子的分数(排名),北师大没戏,侥幸上线也面临调剂,这些一线校物理数学类基础专业的录取分都很高;华东师大和上财招生规模小,不确定因素高,上线不接受调剂可能被退档,主要是孩子也不是很想去上海,虽然我还是挺喜欢这两所学校的;首师大,分数有点浪费,而且我查了一下北京这二年教师招聘的情况,首师本科基本没有可能,要做读研的准备;......

综合考虑,建议她先去吉大读物理,辅修日语(吉大这两个专业教学水平都很高,而且在同一校区),在本科打好基础的同时,如果发现对物理学的某个方向很感兴趣,可以继续深造,否则目标仍是当老师。毕业前申请日本的留学机会,主要是利用语言优势。之前我也简单研究了一下日本的学校,无论从大学排名、物理或教育学的水平上看,都比国内大学强。不考虑语言问题,申请的难度要远低于北大北师大之类的名校。同样要再读三年,为什么不去更好的学校拿着奖学金读呢。


➤志愿确定


提前单独录取:北外小语种。


提前批:国关,临时加报的,只报日语、法语、国经、国政四个专业,不服调剂。就是蒙一下,可根据成绩决定是否去面试。因为国关因男女招生比例,女生报很吃亏,我个人对国关毫无感觉,但孩子表示可接受。(最终国关1:3女生面试线高达647,录不了的) 


一批一志愿:吉大5个物理类、经济类专业,不服调剂;


一批二志愿:首师大:物理、小语种类专业,不服调剂;(首经贸这两年二志愿分太高,放弃)


其他平行志愿记不清了,二志愿只有一次提档机会,如果首师大提档后退档也就直接进二批了。


二批一志愿:天财


之后没印象了,考得再惨,天财也是没问题的。 

  
➤结果:发挥正常,一本线上100,北外00批踩线录,有很大的侥幸成分。


➤几点建议:


 提前动手,找准方向,无外乎就是从兴趣、特长、成绩、目标校几方面综合考虑,有些家庭要考虑孩子未来就业时可能的社会资源。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以从排除开始缩小选择范围,从各科成绩有时也能反映出孩子的特长和兴趣;

看长远一些,看到未来才知道今天该不该走这一步,才知道走了第一步后,第二三步怎么走;

要做功课、调查研究,不能拍脑袋、凭想象做决策,我们在这方面都不是专家。我当年报志愿属于爹不管娘不懂的时代,现在仍有这样的情况。家长要负起责任,多研究,多和孩子沟通。


军校报考要慎而又慎,最容易被家长和孩子拍脑袋决定。


选择必有依据,选择必是你可以接受的,免得被录取了还要纠结和烦恼。




面对高考,在选大学及专业上考生和家长需要搞清楚我国本科专业分类情况,才能根据孩子的不同特征选择合适的专业以及学校。



01搞清楚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分类和专业内涵




我国的本科“专业门类”分类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以下简称“《本科目录》”)分设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在过去基础上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12个学科门类,分别以符号01-13表示,在每个学科门类其项下包含若干个专业类,专业类其项下再包含若干个具体专业。


01哲学门类 

哲学学科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0101哲学类;

再设4种专业,其中基本专业3个:010101哲学、010102逻辑学、010103宗教学;特设专业1个:010104T伦理学。


02经济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4个: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0203金融学类、0204经济与贸易类;包含17种专业;


经济学类包括6个具体专业,其中2个基本专业: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统计专业;

4个特设专业:国民经济与管理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商务经济学专业、能源经济专业;


财政学类包括2个具体专业:财政学专业、税收学专业;


金融学类包括7个具体专业,其中4个基本专业:经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保险学专业、投资学专业;

3个特设专业金融数学专业、信用管理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


经济与贸易类包括2个具体专业:经济与贸易专业,贸易经济专业。


说明:以上,以哲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门类为例子详细列举了所包含的专业情况,以下不再一一列举具体专业。 


03法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6个: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包含32种专业;


04教育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2个教育学类、体育学类;16种专业;


05文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3个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76种专业;


06历史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1个历史学类,6种专业;


07理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12个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包含36种专业;


08工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31个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地质类、矿业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包含169种专业;


09农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7个植物生产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草学类,27种专业;


10医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11个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包含44种专业;


12管理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9个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包含46种专业;


13艺术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5个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包含33种专业。



弄清专业内涵



学科和专业需要深入了解避免想当然望文生义。比如,财经类院校的必设专业会计学,我们就很有可能会认为会计学属于经济学下的专业,而实际会计学专业却是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下的专业。


具体专业上不少考生望文生义选择专业,以至于入校后后悔不已。比如说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从名字上看很前卫,因为沾上了“信息”二字,似乎就是高科技专业。但是在很多高校,这两个专业其实就是由数学和图书档案管理学等专业转变而来的。

    

有许多专业名称相似,比如金融学和金融工程,金融工程更重视数理技术,对数学要求很高,一般只招理科学生,也有个别大学是把金融工程放在数学系的(在数学系里叫金融数学);而金融学则注重经济学知识,文理兼收。


另外,有的专业涵盖面很广,相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北科大的材料专业,金属材料;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材料;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偏重于“轨道交通”,大连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偏向于“航海技术”,二者在学习课程和技能操作上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当首次接触到一个专业名称时,考生应先了解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学习课程等。如果钟情的是某所高校的该专业,还需要了解该校的此专业培养有没有特殊之处,或者是偏向哪一个方向。


如何比较这些专业最简单的一条是看这些专业学习的课程。




小知识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就是专业),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



博士、硕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就是具体专业)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专业,进了校门就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


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但要看这个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就要看它里面的二级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的多少。如果一级学科(专业类)是国家重点,那么该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专业都是国家重点专业,而很多学校只是某个二级学科也就是具体专业是国家重点,只说明在该专业上实力和水平达到国家重点学科层次。


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02如何确定大的专业方向



12个大的学科门类及专业分类较为复杂,为了便于确定大的专业方向,归纳如下:


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史财经类,二是理工农医类。

国外也有按照文科(人文类)、理科、工科、商科、医科、政法科来划分。


香港地区高校主要按照:人文社科类、理科、工科、商科划分为四类。


而根据我国专业特点和设置可以归纳为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更可取。




理科专业分类




了解了学科设置,我们就知道,绝大多数门类学科、专业都是理科生可选择的专业,但是专业之间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为了便于选择,按照把12个大的学科门类归纳成7个学科: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后再进一步归类如下:


人文社科类和管理学类项下的专业很多都是属于文理兼收的学科,以及理科中的一些武戏文唱专业,例如工程管理。因此归类于偏文的理科专业(或者说理科中的文科专业)。


农学、医学可以归为一类农林医;


艺术学科特点鲜明不再归类与讨论


这样我们把理科生可以选择的专业简化为四个大类专业方向。见下图1:


第一类偏文的理科专业,比如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具体像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所包含的具体专业(也称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物业管理专业等都是一些理科里的文科专业。还有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比如文学门类下外国语言文学类下的英语、小语种、翻译、商务英语等专业。 非常适合一部分动手能力一般,而对语言、文字、社科等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并今后从事这方面职业。


第二类纯理学专业,主要是重视理论研究的专业,比如理学门类下设的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包含的36这个专业。这一类专业相对属于小众群体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的社会需求量相对比较小,总体而言在当前的就业情况要远逊于应用学科。选择纯理学专业家长孩子一定要慎重,通俗地说理学培养科学家的,这种说法当然很不准确但也可以反映一个问题,孩子一定要有真兴趣,高中阶段某一科学得好,不一定在大学学得好,纯理学专业相对来说会比较枯燥、难学一些。纯理学专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从国家层面看很有发展,但是对于个体的我们就需要慎重一点了,一般孩子的真兴趣是第一位的考量因素。包括本科选数学专业研究生再转金融专业的一些提法,肯定有实现愿望的,但凤毛麟角,此路已被很多数学系毕业学生的现实基本击碎。对于本科后有出国打算学生学纯理学的一些专业相对容易申请留学。


第三类工科专业,属于应用学科,这一类专业设置最多,社会需求最大,就业范围最广,是绝大多少理科考生会选择从事的专业。宏观大到陆海空天,微观小到纳米级的微电子,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人类的衣食住行加通讯联络等等;仅以交通运输为例,汽车、火车机车、管道运输、远洋海运、航空飞机、航天火箭飞船。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业性大学。那么工科专业通俗地说,属于应用学科,就是培养工程师、专家的专业,它主要又分物理学方向的工科专业,比如计算机、机械制造、自动化、建筑等等,物理学方向的工科专业是最多的。另一小类就是化学方向的工科专业,比如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制药、食品科学等等。 


第四类农林医等其他专业,其他一些门类专业像农学、医学、艺术、法学等属于小众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质、家庭背景等情况,家长和孩子比较容易做出很明确选择,就不再单独详细说明了。  




文科专业分类




目前中国的各大学专业录取趋势是,大部分招收文科生的专业,都招理科生。因此就大大压缩了文科生的录取空间,而对于纯文科专业,单纯从就业市场形势看不容乐观。而文理兼收的一些专业,比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门类下的一些专业,整体就业形势较好。但是文科生的具体专业选择还是要看孩子的性格、爱好、兴趣、是否出国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专业和未来职业方向。

 

文科生可以选择的专业可分为:文、史、哲、商、经、财、法、社、外等大类。


文类:文科的第一大类,以中文系或文学院和传媒院校为代表;

史类:历史学,以历史系为代表,古今中外全包括;
哲类:哲学,以哲学系或专业为代表;
商类:商务学,以商学院校为代表;文理兼收
经类:经济学,以经济管理学院或专业为代表;文理兼收
财类:财经学、金融学,以财经院校为代表;文理兼收
法类:法学,以政法院校为代表;文理兼收
社类:社会学,以社会学系为代表;
外类:外交、国际关系、外语,以外交院校和外语院校为代表。文理兼收

现在有一种“大商科”的概念,涵盖商、经、财及法学的一部分。还有一些专业或可归到以上的类别,或暂列其他类别;例如,文秘专业可归到文类;


上述九大类文科专业又可以归纳为纯文科专业和文理兼收专业两大类。


纯文科专业,比如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教育学等专业;

文理兼收的专业,比如经济学、管理学中的部分专业、文学中的外语类专业等。




根据孩子特点进行归类确定大的专业方向




专业志向对于大多数18岁的孩子来说未免有些陌生,但却是志愿填报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家长们要正确引导,如果孩子对志愿很明确,而且比较切合实际,则家长经过深入分析后给予明确支持;如果孩子没有主意,则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发展变化,给予必要的引导,但切勿包办代替,强加于孩子。要以兴趣志向为主,不要太看重所谓热门冷门专业。


找到兴趣着力点

除了前面所说要弄清专业内涵之外,找到孩子兴趣着力点也很重要。有研究表明,性格与兴趣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从事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的职业,事业成功率会大大得到提高。例如数学家陈景润,有人说他教学水平一般,但在数学研究领域他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原因就在于他的性格、气质不适应做老师,而适于搞研究。


因此,选择专业,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结合将来的职业特点来考虑。但这里所说的兴趣,并不仅仅是考生一时感兴趣的事,而是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兴趣。比如考生性格外向,口头表达能力强,就适合报考政治、法律、社会工作等专业;考生性格内向,动手能力强,可以考虑会计、机械、建筑、计算机等专业。


考虑长远规划

教育是一项投资,投资需要回报。因此,从填志愿那刻起,就必须计划未来。如果本科毕业后想考研,最好选择基础型、理论型、适用面较宽的专业填报;如果更倾向于就业,最好选择一些就业情况良好的专业。还有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选专业,比如数学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计算机、金融学、工商管理;物理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动化、微电子、通信工程。

如果本(专)科毕业后就直接找工作,可以首选好就业的专业。男生尽量选些工科类专业,比如车辆工程、制药工程、土木工程、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女生尽量选些特色性专业,比如市场营销、商务外语、金融工程、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如果专科毕业后想“专升本”,应该挑选一些与本科相同的专业。
   



第一、做减法


中国大学专业分得非常细,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也导致我们家长和孩子面对具体专业不好无从下手。


在大致了解并掌握了学科和专业内涵后,对于高三家长,在选专业时要首先学会用减法,先按照12个大的门类把孩子肯定不学的筛选掉,比如哲学、历史、法学、教育、文学、医学、艺术类下的一些专业,未来对于孩子是否想做一名农林技术人员、医生、老师、法官、律师、公安、艺术等相关职业相对很容易作出判断,这样就可以大大缩小专业选择范围和难度。但是也要避免望文生义,比如不想当律师,就直接把法学门类全部屏蔽掉了,而其项下还有政治学、社会学、外交学可以选择,还比如对文学不感兴趣,但是其项下的外语类专业、新闻、广告等专业也是可以考虑的。


第二、给孩子归大类


建议家长按照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家庭背景、学科能力及优势以及日常表现出的一些特质、对自己未来的初步打算等进行归大类。


以理科为例,综合考虑孩子是偏文型的?还是对纯理学科表现出浓厚兴趣?还是适合工科专业?还是对农林医感兴趣,综合判断孩子适合12个专业门类中的具体哪一个门类或几个门类,或者说对哪几个门类感兴趣。把这些门类挑选出来在慢慢进行分析优化筛选。


港校和国外可以借鉴。香港的一些大学,在孩子进校时初选专业方向通常是大类招生:人文社科类、商科类、工科类、理科类,不像国内分得这么细,因此按照这种大类划分来给孩子确定大的专业方向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另外国外有主要以文科、理科、工科、商科、医科、政法科,大体六大类来划分,都可以借鉴。近年来,国内高校也在尝试这方面工作,例如浙大等也在搞大类招生,也取得一定进步和经验。但是中国高校在行政干预下的院校合并,以及大幅扩招情况下,国内有些大学的大类招生是为了孩子多元化发展?还是为了保证劣势专业能够招到好一些学生,值得商榷。另当别论了。


当我们确定了孩子的具体一个或几个学科门类后。我们就很容易进一步再确定该学科门类下可选择的几个一级学科了。而且一个大学的一级学科项下所包含的不同专业之间还有相通性,专业课很多可以互选,而且还可以考虑选修二学位。

 

同时我们要了解专业名称与就业方向的关系。现在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只有某个专业的毕业生才能进入某一岗位工作。事实上,很多专业,虽然专业名称不同,但就业岗位却是一致的。用人单位招聘时,通常是指定某类专业而不是某个专业的学生参加应聘。


根据国家学位委员会制定专业目录的原则也是: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原则上按学科属性进行设置。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因此按照一级学科选择大的专业方向也是不错的方式,确定了一级学科后再确定项下的具体专业就很容易做出选择了。


一旦专业方向确定,可以到网上查设置这些专业的学校和排名情况,以及相关课程设置,可以把相关专业的课程打印出来供孩子参考(各校专业名称相同但内容相差很大的),再根据孩子的一二模成绩划定学校范围,最后一定要与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想法再做决定。

 

但无论怎么选择最关键的是要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行业与专业最关键。要了解个人特点与专业选择的关系,结合自身的长处、兴趣爱好和今后希望从事的职业选择专业,这样既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所以,考生确定专业时不要被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迷惑,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选择。不同的专业对应着不同的就业岗位,考生选择了专业,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了未来的职业。




在报志愿时尽量给孩子的未来留下“广阔”的空间,不仅仅是指就业空间,更多的是指发展的空间。因为高中毕业时的孩子对社会、专业等了解的太少,先要让孩子们走进校门,在那里的四年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学会思考,学会选择,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吧。




03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问题




选大学、选专业、找工作其实本质上涉及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自然选择不同。尤其在选择学校与专业上,大家之所以各持己见,各说各话,还是在于每个人的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优选专业派观点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可能更多的还是要直面毕业后的就业现实更为实际。有统计显示高达52%的被调查者(大学生)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关于优先选专业还是优先选学校,专业和学校哪个重要?都很重要,对不同的孩子不同层次学校有差别。讨论这个问题其实这里面隐含涉及一个不同学校的层次问题,或者说前提。比如北航与北工大;对外与首经贸,明显不在一个层次的学校,也可以说层次差距过大的学校之间,就不存在争论选专业优先还是选学校优先问题,不言而喻,当然学校优先。


而我们讨论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的前提是几个学校层次有差距,但差距不大的前提下进行讨论。例如北航与北理之间,我个人倾向于专业优先。宁可去北理的好专业,也不去北航的一般专业,这里好专业是指自己满意的专业,一般专业指自己不太满意的专业。而这个抉择过程其实是一个利益权衡的问题:上北航获得的比北理学校差异上的优势或者说利益能不能补偿专业上不满意带来的损失;从另一方面又是去北理获得的专业上的收益,多大程度上能补偿并超过学校降低一点的损失。


由于理科北京的院校较多,有很好的自然梯度,比较容易找到实现专业优先的替代学校;但北理的相应替代院校就要复杂得多,见仁见智了,涉及到985与211以及留京与外地的不同考量问题,可以考入北理的一般专业,但为了上自己满意的专业,京校就可以考虑北交、北邮、华电、北科等;如不反对出京,则很多外地985高校都可以选择,比如武大、华中科技、西交、哈工等等。


孩子班级一位校排名很靠前的学生,理科,所有人都认为应该报清华北大,主管副校长亲自找孩子和父母谈,最终还是选择了北航的高工实验班,13年高考697分。由于分数够高,北航高工实验班需要开学二次选拔(这一点北航不是很讲究),给予该同学免试资格。

 

一位家长的观点:专业和学校怎么选择,我一直倾向于专业优于学校,83年大学毕业时曾流传这么一种说法,好学校没有好专业,好专业没有好分配,好分配没有好地方。好地方机会多,确实给人的成才带来积极作用,现在不包分配,地方自己选择,剩下专业与学校对比,那还是选择专业要好于选择学校,我跟孩子说,小学的梦想是好初中,初中的梦想是好高中,高中的梦想是好大学,好大学不是大家的最终梦想,最终梦想是学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虽然名校对找工作带来方便,但那还是会有在需要的这个专业作为前提。我还发现一个现象,优先选择专业的学生比优先选择学校的学生更容易成功,因为优先选专业的学生知道将来干什么,大学期间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还有优先选专业的学生的幸福感指数也高于优先选学校的学生的幸福指数。在教育领域,有些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出也大多出自盲目选择名校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为追求名校,造成所学专业不好,自己看不见努力的方向,容易消沉下去。


我曾说过一个例子,我外甥女天大数学系毕业后到了一家小公司,由于专业不好,公司自然不重用,自己压力很大,工作了2年就得了抑郁证回家休养了,虽然我外甥女没有像极个别人的伤害到别人,但伤害了自己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国家和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花费了那么多,自己没为国家和家庭出力,现在还变成国家和家庭的累赘,这是不是问题呢。


也有人说孩子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做父母的这一代现在真正从事本专业的人并不多嘛。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看看当初我们刚刚毕业时进入第一个行业和工作岗位时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再下结论不迟。一个毕业生如想进入一个行业,所学专业还是很关键的,属于第一块敲门砖,入行后的后期改行,并不能否定第一专业入门时的作用。



优选学校派观点



    

因为高考把孩子们禁锢的太苦了,通常而言上了大学孩子们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松弛。这个松弛时间的长短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个学校的学风将起到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指对大多数孩子来讲)。


再换个角度,比如海外和香港的大学,在孩子进校时初选专业方向通常是:人文社科类、商科类、工科、理科。也就是按大类来区分,为什么?给孩子重新定位的机会。因为刚高中毕业的孩子很少有人能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喜好和倾向。如此,利用大学的前两年可以再一次做定位。因此,好专业真的好还是不好,对于孩子还真的不好说,我们只能从大类去考虑。

现在在大学教育的上一个共识基本已经形成,就是大学重点是要学的宽,越宽越有利于孩子未来的选择。同时,大学教育从录取比例而言,目前已经进入到了非精英教育的时代,几乎成了近普及教育的情况了。从这个角度看,专业或者孩子真正想从事的专业应该从研究生开始,而不是本科生。本科生就是塑造人格和定位未来去向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个人的倾向还是具有好的环境,好的学风的大学还是有利于孩子的未来成长的。另外,进了大学换专业现在各校都是可以的,退一步还可以通过辅修二专业来实现。而进错校门呢?就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如果我自己亲友的小孩儿报志愿,我首会建议他尽量上个高层次的综合性大学,别太在意学校在哪个城市。专业方面回避金融之类的大热门专业;回避自己非常不适合的专业,比如美术课最多得说数学与金融的关系,我的浅见是研究经济、金融越深入,要求数学功底越高,很多人在读研究生阶段时会感觉需要的数学或理工功底不足,可能影响研究。但是一般来讲,进入银行、证券、保险或其它金融行业后,若不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研究分析,要求并不高。况且,我们现在的金融、经济与国外的数理经济、金融理论还未完全接轨,这从(北京)五道口、北大光华、清华经管、人大及中财录取研究生的选择上可以清楚看到。


因此,是否选择热门金融或经济相关专业,大家都有道理。另外仅从广泛意义的就业论,金融机构录用金融或经济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固定指向性,换句话说,您就是学习金融的硕士,进入单位后完全可能安排您从事人事管理、办公室综合管理等。

 

建议孩子首选上名校,远离北京,用自己不高不低的分数,尽量上一个高层次的学校,历史哲学等专业无所谓,拿个过硬的第一学历,混个好些的校友圈子。先选学校,按名气来选,名气就是将来的社会和国外认可度;再选专业,以大类选各类的基础专业,别纠结在小类专业名称上; 孩子没主意的时候就靠老子拿主意; 有自主招生等特殊资格的时候,可以按照平时排名相当院校的最低录取排名报考;没有特殊资格的时候,起码按照平时排名相当院校的平均录取排名报考;冲击第1志愿的时候要做好第2志愿的保险套工作;选报人品好的学校。




04鉴别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不同内涵





由于各高校的历史发展背景很不相同,即使相同名称的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之间涵盖面却很广,更有不同的专业内涵,带着非常鲜明的学校特色。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一般文理兼收。属于“12管理学”学科门类,工商管理类项下的专业。学文科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即使不太喜欢这个专业,也难免在后面几个专业选择里填上了这个专业。


在北京,至少有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我们知道,旅游的过程包含了出行交通、酒店餐饮、导游讲解、景点游览等环节,而旅游管理必然要贯穿上述几个环节。我们拿出其中的三所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来分解一下。


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以铁路交通运输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学校,其旅游管理专业必然是从交通运输、游客承运的管理这个角度发展起来的。


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业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学校,其旅游管理专业必然是从森林景观,园林景点的游览的管理这个角度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其旅游管理专业正是放在了园林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自然是从外语导游专业演变过来的。


按照这种思路,就可以把相同名称的旅游管理专业分解开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各学校的其它背景,你再去研究旅游管理是否适合于你?以及哪个学校的旅游管理更适合于你。


 声 明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考家长圈”、

不惑之年1969的博客

图文编辑:孙一帆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 The End -

长按图中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翼课家长帮,伴学好帮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