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中的“是”与“非”

2016-11-07 快乐三点伴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快乐三点

关于教育,我们有太多的理解和说词,可是,关于教育,我们似乎总又似是而非。世界本没有绝对的是非与对错,只有永恒的适合和因果,教育亦然。一些教师总是困惑于自己的教学毫无起色,一些教师毕其一生,都没有真正地理解教育。其实,教育之道总在“是”与“非”之间,教育者若能从非中分辨出是来,从是中分辨出非来,也就真正理解了教育的真谛。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育也需要应对不停变化的实际,大家都正在感受着我国教育领域的理念及行动的变革,教师更需要理清新时期教育中的“是”与“非”,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相应产生的新问题。海德格尔认为教育“在路上”、“在旅途中”。所以,作为教师,永远不要停止对教育真谛的探索和追求,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要做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本期,我们就教育中的“是”与“非”为话题展开讨论,以期澄清时过境迁之后,时代又赋予其怎样的内涵和使命。


教育非“解惑”而是“解放”


何谓幸福?幸福是一种利己而悦人、通透而洒脱、明智而悠然。幸福是为心灵找到诗意栖居的港湾,为生命找到来去自由的归宿,为他人找到超越苦难的良方。换一个角度表述:幸福即是有健康的身体、自由的灵魂、适用的物质、人性的尊严和安全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惑”远没有“解放”更重要。“解放”什么呢?解放学生的地位,由听从到自主,由被动到主动,由应付到牵引;解放学生的思维,由单一到多元,由僵化到灵动,由守旧到创新;解放学生的课堂,由灌输到探究,由独学到合作,由听记到思考;解放考试的压制,由选拔到督评,由频繁到简约,由单调到展示;解放教师的苦累,由弄虚到务实,由作假到求真,由硬塞到盘索;解放学校的压力,由牢笼到乐园,由教室到舞台,由压抑到放飞。解放所谓的目标,由缥缈到实际,由群育到独生,由漠视到尊重。


教育非“学会”而是“会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是教师像“搬运工”那样把知识从课本搬到学生的头脑中,好的“搬运工”可能效率高点,搬的是精华,差的“搬运工”不仅可能搬错运乱,还可能捡芝麻丢西瓜。“会学”呢,是学生掌握着主动权,主宰着课堂,在老师的引导辅助下,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合作解决问题。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去。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叶圣陶先生说得更好,“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教学理应追求的境界。形象地说,教师应逐渐实现由“抱着学生走”到“扶着学生走”,并最终实现“让学生独立行走”。一般说来,“学会”容易些,而“会学”则相对要难。“学会”关注的是结果,“会学”重视的是过程。可是,许多时候大家都死盯着“学会了没”,而对“会不会学”只强调于虚无的教育理想上,造成了一种尴尬局面:谁都知道“会学”重要,可下的工夫全在“学会”上,这是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症结所在,也是学生高分低能的罪魁祸首。


教育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做人”和“学习”



会做人,就是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工农商学兵”,会学习,就是让学生“出水自知两腿泥”。教师的“授渔”远不如学生的“索鱼”重要,倘若学生真想吃鱼,弄到鱼的方法自然要比困难多。反之,当学生不想“鱼”的时候,老师授之以“渔”也没大用。教师如果不管学生有无需要,把活蹦乱跳的孩子硬按在池塘边让他们手持钓竿,那么,“人”之不存!“学”将焉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教师首先要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差异的“人”,再逐步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营养观,最后才是把“大餐”搬到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品尝,去挑选,去评价,去烹饪,去享用。在美味佳肴的诱惑下,在人生意义的指引下,在习惯养成的自觉下,学习就是水到渠成,就是自然而然,就会“无须扬鞭自奋蹄”。学会做人,要给予课堂民主,师者自觉站到“学生公仆”的地位上,而不是吆三喝四耀武扬威;学会做人,要解放学生思想,鼓励他们质疑,允许有不同答案,而不是统一规范,标准划一,千人一面;学会做人,要崇尚道德,弘扬真善美,鞭笞虚伪,斥责敷衍,务实求真;学会做人,就是学会与人性的弊端作斗争,与人生的理想共飞翔。真正学会了做人,也就学会了学习。


教育非指向成功,而是达成幸福



功利化的教育表现有三:应“试”的教育,只做“题”;应“时”的教育,多做“秀”;应“景”的教育,常做“假”。我们需要的是真教育,而真教育是指向“幸福”的教育,而不是指向“成功”的教育。把“幸福”作为教育的目标和把“成功”作为教育的目标,有着本质的差别。有人认为,幸福在成功之后,所以便不顾一切先追求成功,实际上,幸福在成功之前,因为,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教育的质量,不是分数,而是成长。以升学、分数为目的的教育不仅其教育活动本身不可能幸福,而且其目的也是使学生日渐远离幸福。所以,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人们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完整教育的正确解读是身心脑的和谐发展,是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通过知识技能的掌握,智慧的增长,德行的完善,人在活动中达到自由的境界,从而获得愉悦的幸福感受,这是教育本体价值的体现。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事业,不仅面向社会的未来,而且面向个人的未来,教育的各个方面不但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而且能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更具有个人享用价值。因此,教育要追求一种“应然”的理想,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幸福源于可能的生活,可能生活的实现意味着幸福的获得。所以,教育通过创造可能的生活,通过可能生活的现实转化,从而获得了幸福的底蕴。


教育非训练,而是生活与创新


“标准化”的教育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因此,钟启泉教授指出:“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人需要教育,不仅是为了谋生或成为外在社会期望的人,更是为了自身精神的追求,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过一种“诗意的人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源头。教育是生活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所以,作为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教育不可能立于现实生活之外。封闭、保守、划一的学科中心主义,与沸腾的社会生活脱节,与知识更新的速度脱节,就会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训练不出来的,它是教育引发的结果。为此,新课程倡导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引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他们发散式地思考,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的积极态度,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意见、敢于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的点滴想法,教师都要充分的尊重和鼓励,用积极的语言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创新的火花只有在一个畅所欲言的、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通过相互的碰撞中,才能迸发出来。


教育非管束,而是唤醒与发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强调管束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管束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假如管教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着下来的常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丧的毛病,那时你便算是丧失了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换来了一个心情沮丧的家伙……实则这种儿童终生终世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是没有用处的。”洛克进一步强调,一些“放荡不羁的青年,都是生龙活虎一般,精神十分饱满的,一旦走上轨道,通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心情沮丧的儿童就不然了,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容易振作起来,极难作出什么事业。”


当前,独生子女被普遍认为是难管教,因而教育者更是不知不觉地增强了管理者的角色意识,把师生关系纳入管与被管的单一关系之中。但是正如鲁洁教授所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不能囊括所有的师生关系,管理者的角色也不是教师唯一乃至主要的角色。强化管理的结果,只能是限定学生的所作所为,难以影响学生的所思所想。然而,并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管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育管理时说:“一条简单而明智的真理,这就是:你向自己的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应当同时提出十条鼓励——鼓励他们从事积极的活动。……不需要处处都用禁律去约束孩子,而要解除,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去活动。例如:用不着教训孩子说:‘不许摘校园里的花!’而应当对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应当在校园里栽一株花,精心地去照料它。’”



因此,教育是一种唤醒,它要唤醒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教育是一种发现,它要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大火。教育更是一种关爱,一种期待,教育者要让学生在和谐开放的学校环境中,不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发挥潜能,努力开拓创新。


教育虽然具有永恒性,但教育在时间中流淌,具有未成性,更具变动性。教育既有超越地域与时间的共性规律,也会因时间与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特征。所以,教育之道可道,教育之道又不可道。因为真正的教育本就存在于变与不变、是与不是之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教育即人学,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因此,教育不能只有“教”而没有“育”,“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真正的人”需要真正的教师去培养。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朱熹说,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所以,教师要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探索气息,用思想影响思想,用智慧启迪智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快乐三点伴”
快乐三点伴让孩子远离危险

本文文字内容来源于:甘肃教师学苑   如有不适 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美式教育对中国家庭的最大误导:外向>内向

探索动植物的奥秘
一座车站和一个女孩的陪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