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有2300万人次给农村捐路灯?

星星点灯 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 2022-10-11


很多人说,农村晚上不用装灯,因为农民晚上不出来。但事实上,农村晚上没有人出来是因为没有灯。



田桂芳在地里收土豆,准备给放假回来的孙子烙饼吃

 

田桂芳今年61岁,是什邡市禾丰镇龚林村的农民。

 

25岁嫁过来之后,她就再没离开过这里。小学毕业后,她就开始务农,土地在手里流出去又流进来,现在只剩下院门口的几方田。她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饥荒的年代,为了活下去,她啃过树皮咽过糠,现在守着一大片田,日子怎么着都能过下去。

 

田桂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当地做木匠,靠自己的手艺养活一家,二儿子读了大学,在成都找了工作成了家。她一个农民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养大了两个儿子,还能让两个儿子顺顺利利成家立业,回头想想,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今天二儿子要带孙子回来,她想着孙子爱吃土豆饼,就跑来田里采一筐土豆回去。地里的土豆收过一批了,因为没用农药,卖相都不好,放在市场上也卖不出去,只能留着自己吃。

 

新翻出来的土豆混着黄土大小不一的在地里卧着,田桂芳面朝黄土,忙得不可开交。背后的大路上,一辆辆三轮装满了白菜进进出出。村里的大路前年刚修,大队队长号召全组捐钱,路虽没修到自家门口,田桂芳还是捐了不少。这次村里号召捐路灯,说是只要出一部分,还给安到家门口,她起初还不信。直到施工队在家门口敲敲打打了一下午,她才有了实感。

 

由于村里晚上没有灯,村民打着手电筒出门


村里祖祖辈辈都习惯了黑灯瞎火的日子,田桂芳不知道有了灯是什么样。孙子在城里睡得晚,不习惯村里早睡早起的生活,想着下次可以带着孙子晚上出来散散步,去大队里跳跳舞,田桂芳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感觉了。
 
中国的农村还有很多个“田桂芳”, 不管是早出晚归打些零工,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勤恳恳地劳作生息,他们在这里扎根,也在这里留下痕迹。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他们自给自足,也乐在其中。
 

“点亮乡村”用一盏盏路灯把整个村落连接起来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们为什么要去农村装灯,农民晚上又不出来,灯装了有什么用?特别是对于不那么“穷”的地区,跑去装灯不是多此一举吗?

 

截至2020年年底,国家扶贫攻坚的大幕已经落下帷幕,大量的国家级贫困县和连片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对于很多不那么贫困的农村,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落后,村落维持着原始的状态。

 

“点亮乡村”,点亮禾丰


2020年的12月,四川省什邡市禾丰镇政府向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发起路灯捐助申请。2020年12月,禾丰镇项目正式立项。

 

四川省什邡市在汶川地震中是极重灾区,由于靠近四川平原,禾丰镇躲过了一场浩劫。但也正因为如此,禾丰镇没有在灾后重建的范围内,因而整个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而当地散居院落分布较广,夜间照明成了一大难题。

 

禾丰镇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村落仍然维持着原始的散居状态


此外,什邡是全国日照时间最少的地方之一,年平均日照时间只有1000-1400小时,不到全国年平均日照时长的1/2,对太阳能路灯的性能要求极高。

为此,“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在四川省什邡市的元石镇、南泉镇等乡镇逐步试点安装了7933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用一盏盏路灯把一个个散居院落连接起来、把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
 

四川省什邡市禾丰镇龚林村晚八点,村口几户人家围聚在路灯下聊天


“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始终尊重每个村落的生活节奏、发展状态,希望为每一户散居院落送去一份光亮,点亮每一户人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点亮乡村”,点亮农户门前的路

从2018年11月开始,“点亮乡村 光明万家”已经在陕西、甘肃、四川、湖北装了22518盏灯,帮助了183个行政村和5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有2000多万人参与路灯的捐助,点亮了超过38万人夜行的路。
 

“点亮乡村”,点亮农户夜行的路


很多人说,农村晚上不用装灯,因为农民晚上不出来。但事实上,农村晚上没有人出来是因为没有灯。农村不是贫困的代名词,农村的夜并不是一定要比城里的黑。点亮乡村希望用一盏盏灯把整个村落连接起来,通过自筹20%的努力,重新唤醒乡村的活力,让每一户人家都能更自如地享受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