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2021年度十大非虚构翻译好书发布
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请将“探照灯好书”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期好书推送
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
2021年度十大非虚构翻译好书书单
“探照灯书评人奖”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33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小说、10本类型小说、10本非虚构中文原创好书、10本非虚构翻译好书。根据读者投票,评出每月4个榜单的人气Top5好书。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1年度十大非虚构翻译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社会学
《下沉年代》
[美]乔治·帕克 著 刘冉 译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1年1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丁杨(《中华读书报》资深编辑)
无论切入点还是写法,乃至细枝末节的呈现与文笔本身,《下沉年代》都堪称非虚构写作的优秀样本。作为资深记者、《纽约客》长期撰稿人,本书作者显然谙熟非虚构写作的门径,从选材到叙事,都注重以小见大与可读性,用小说般的笔法,跟随精心选取的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人物的人生走向,通过他们追逐各自内心“美国梦”的经历,反映美国社会三十年间的变化,体会身在其中的人们所遭遇的希望与痛楚,进而试图用这样细节丰富、人性魅力彰显的讲述来回应诸如“今日美国何以至此?美国社会矛盾为何错综复杂?”等等疑问。这是一部洋溢着问题意识、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作品,这也是为何书中所书写的主题虽然与我们有时空、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的距离,但读起来依旧能够产生某种“共鸣”的原因。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历史
《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
[意]卡洛·金茨堡 著
鲁伊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李夏恩(《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人称“梅诺基奥”,一个居住在意大利弗留利地区一座小山城里的磨坊主,在四分之三人口皆是文盲的16世纪,不幸识文断字,还多读了几本书,跟几个熟人谈了谈自己脑子里的新观点,因此被告发、送上了宗教法庭,最后送了命,而就在他被处决的几个月前,以宣扬日心说的勇气名垂后世的布鲁诺被宗教法庭处以火刑。
尽管处决梅诺基奥和烧死布鲁诺的刽子手皆是宗教法庭,处决他们的罪名都是宣扬异端,但梅诺基奥却从未像布鲁诺那样在后世享有盛名。这个偏远山城的磨坊主和他的事迹被湮没将近四个世纪,直到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金茨堡在翻阅宗教法庭档案时,偶然之间将他的寂寂无闻的事迹打捞出来,写成了这部享誉史林的微观史经典名著——生前死后都鲜有人知的梅诺基奥和导致他被处决的叛逆思想,终于在370多年后,凭借历史学家的一本书,流传后世了。
这当然算是一位历史学家创造的小小奇迹,但真正令人惊讶,或许应该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竟然仅仅因为他的思想与当时主流宣扬的意识形态迥异,便遭人告发、接受审判,并且最终被处决。尽管在今天,这种对思想进行审判处刑的行径,不仅是罪恶的,而且是荒谬。但任何翻开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发现,如此罪恶而荒谬的行径,竟然是以一种合乎理性和法律准则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的。
审讯梅诺基奥的宗教法庭的书记员认真记录下了每一个细节,证人的证词、法官的讯问,以及被告人的供述,而从这些法庭记录来看,宗教法庭的法官头脑清醒且富有学养,他们绝非后世想象的残暴之徒或是滥刑的虐待狂。相反,他们会仔细询问被告所谓“地水火风从混沌之中产生,一如奶酪由奶制成,奶酪中的蛆虫即是众天使”的观点,究竟是“严肃正经”还是“插科打诨”。他们仔细聆听被告对每一条证据的供述,希望他向这个“神圣的法庭”进行“彻底坦白的交代”。
从证据到供述,再到最终的审判结果,所有的链条都合情合理合法,但最终导向的结果却是用肉体消灭的方式去消灭一种思想。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为何全部的过程看起来都正规合法,而最终的结果却如此邪恶?追溯这一切的源头,就会发现,当审判的大前提就是彻底消灭异己思想时,审判过程中的任何合理合法的方式,都不过是为了这一罪恶的前提而服务。
当法律规则的制定者本身就是邪恶的时候,那么即使执行过程再合理合法,再符合程序规则,最终也会导致邪恶的结果。尤其是当这一邪恶的规则支配了整个社会的时候,人们就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充当邪恶的帮凶。向宗教法庭揭发告密,并在堂上对他众口一词进行指控的,正是那些曾听他讲述自己新奇观点的村民们。
为了向宗教法庭表达自己的服从和衷心,他们不仅告发检举自己的乡邻、发小、朋友,而且还主动为他扣上更多的罪名,落井下石——这毫无疑问是泯灭人性的卑劣行径,但在邪恶的规则支配下,他们却认为自己是揪出了社会的蠹虫,是正义之举。这是在一个扭曲的、不宽容的、封闭的社会中,在一种邪恶的规则秩序的支配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梅诺基奥不过是众多受害者之一。借助历史学家之笔,让我们从这样一个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小人物身上,看到了一个如此邪恶又如此复杂规则体系,是如何集中力量,来碾压一个如此微不足道、鲜有人知的异己思想。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美学
《中世纪之美》
[意]翁贝托·艾柯 著
刘慧宁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年8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木叶(评论家 、《上海文化》编辑)
对于中世纪这一连接古典时代和文艺复兴的巨大存在,人们有诸多想象,也有不少误解与成见,而艾柯此书正是借由大量细节、人与物、文与思等来重新擦亮中世纪,也重新审视文明与历史。这是他26岁时的作品,思想还在升腾变化之中,但已透出博学、缭绕而又有趣的特色,通过对中世纪的生活、感性、活力、经院哲学、美学以及神学的探查,一点点呈现出历史之流中生命与生活的鲜新,以及创作和美学的微妙变转。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传记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法]让·多米尼克·布里埃 著
刘云虹、许钧 译
雅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周立民(学者、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
昆德拉一直想躲在小说背后,让人们以为小说就是他的面孔。可是,一个人的肉身怎么可能像空气不留下痕迹?《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的出版或多或少打破了昆德拉的某种努力。然而,这不是一部揭秘的传记,也不是生活传记,而是循着昆德拉思想的发展、创作的轨迹而做出的人生扫描和主题评论。从这一点而言,昆德拉最终还是胜利了,他始终不想让人们就小说之外来谈他,而对于阅读昆德拉的作品而言,此书提供的背景性梳理和对作品构成历史的解读,倒是弥足珍贵。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历史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美]史谦德 著
袁剑 周书垚 周育民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石剑峰(澎湃新闻文体中心总监)
“人力车夫”出现在无数的老北京影像和文字中,这不是一种文学叙述,是一种现实。据估算,在1920年代的北京,每6人中就有1名人力车夫,他们连同家眷占了北京近20%的人口,每天拉客高达50万次,而当时北京城的人口也不过略微突破100万而已。(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
而本书,就是以当时北京最大的劳动力群体——人力车夫为切入口,从他们的视角叙述北京往事。1920年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过渡时代,享受一定的整体和平又无时无刻不在动荡和饥馑之中,现代化与蒙昧并行不悖,而刚刚摆脱“皇城”称号的北京,有一些落寞但也慢慢赶上现代化。作为城市“漫游者”,人力车夫里的政治世界与知识政治精英笔下的北京又是如此迥异。老舍们通过人力车夫的悲惨遭遇鞭挞社会,但这只是一个视角,社会的丰富性又需要人力车夫的具体遭遇来诠释。从他们这个侧面,我们也能看到民国社会的新旧杂糅和变迁。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思想
《美国的反智主义》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著 张晨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2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张维特 (《中国图书商报》总编辑助理)
该书作者为20世纪中期知名美国历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也是少数最早注意到美国文化中的反智现象的学者之一。1964年,作者凭借该书再度获普利策奖非虚构作品奖。
该书是一部关于美国知识分子及其批判者的经典著作。作者将反智主义观点当成一条主线,从美国的建国历程、宗教传统、政治体制、商业精神、学校教育,从绅士的没落、知识分子的疏离与服从等角度,对美国的反智主义根源进行了系统且富有历史深度的耙梳。作者批判民粹、保守、反动、极右的思维,认为反智是个思想、情绪和态度的复合体,是“一种对精神生命和被认为代表了精神生命的人的怨恨和怀疑;一种不断贬低生命价值的取向”。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思想
《虚无时代: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
[英]彼得·沃森 著
高礼杰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朱学东(资深媒体人、作家)
过去两千年来,人类的知识传统一直深受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影响,认为人类能够透过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所以人类总是在寻找某种可以作为标准的稳定物,以便“判断我们暂时的需求和兴趣下的短暂造物”。古典时代希腊理性哲学和基督教神话都有助于我们先辈们的努力和目标,能让人生完整充实、充满意义。
1882年,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可谓石破天惊。关于永恒和恒定,传统的确定性自此被彻底消解。一方面,震荡催生了从思想界到艺术文化各个领域的百花齐放;另一方面,人类不得不面对失去了上帝护佑之后的荒凉世界,在不确定的荒凉世界中,寻找新的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人类不能容忍的一种处境,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生活的意义。当然,这种新的可能的确定意义,不一定是宗教。
自尼采宣告古典崩溃到21世纪,一百多年来人类的那些敏感智慧的杰出心灵,无数哲学家、诗人、作家、戏剧家、画家、心理学家、科学家等等等等,如何在失去了上帝的庇护后,在孤立无援的绝望世界中怀揣着自我的信念、创造力、希望、智慧以及热情,在各自的领域里顽强探索设计人类生活的全新方式并赋予意义,用华兹华斯的话说,灵魂“并不懊丧,反而找寻,找寻冥冥之中的力量”。这一过程展现出了启蒙时代以来逐渐解放了的人性的尊严和勇气。
生活不止一条道路。我们如何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生活?“存在一种有关生活的叙事……罗纳德·德沃金觉得我们的目标应当就是这样一种叙事,它允许我们对宇宙感到惊叹,并向我们提供一种高贵和自尊。在他看来,这就是没有上帝的宗教性,没有什么比之更深邃,或更广袤的事物。如果构成这种叙事是我们的第一项义务,那么我们的第二项义务的对象是他人,是使他人符合自己的尊严以便保留他们的高贵,我们应当向范围不断扩大的社群表达自己的尊重,而最终我们的对象就会扩展到所有人,这是生活的一个目标,是布鲁斯·罗宾斯所谓的‘解放的元叙事’。”
这就是彼得·沃森给我们讲述的尼采以来的那些人类心灵的故事,以及绘制的人类思想精神地图。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作为当代最杰出的思想史家之一的彼得·沃森,其跨学科知识的广博程度和概括以及触类旁通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本书所讲述的人类思想故事并未完结,在这个没有完成的世界里,依然存在更多为世界命名的机会,值得认真一读。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文学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肖海生等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2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是一本众声喧哗的书,它以访谈的方式将世界闻名的女作家们聚集在一起,有如纸上的女作家圆桌会议。女作家们各有“性别”,各有特点,各有锋芒。话题并不限于讨论女性与创作的关系,它涉及女作家生活的各方面,关于创作习惯、创作的困难与困境,关于自我与世界、自我、他人的关系等等。有人风趣,有人幽默,有人安静,有人温和,有人犀利。虽然访谈气氛不同,但作家整体而言都是放松的、坦然的,而非遮遮掩掩的。
作为读者,读这本书是一种有趣的冒险体验,一些作家和她的文本气质极相符,正所谓文如其人;但另一些作家,则与她的文本气质差异很大,仿佛文字里才有她真正的秘密。无论作为作家的她是否愿意谈论写作与性别的关系,是否愿意承认自己是女性写作,这些访谈之于女性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都极有意味。
某种意义上,《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在一个更为宽广的层面呈现了当代世界女作家的精神风貌,进而潜在指认了女性进行写作的成就、女性身份之于写作的意义。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历史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美] 罗伯特·达恩顿 著
高毅、高煜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宋晨希(资深媒体人、作家、图书译者)
罗伯特·达恩顿是新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他擅长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研究法国启蒙运动,以及大革命前后法国民众的思想和行动,尤其是当时流行书籍对大众思想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是他的最新作品,通过1778年纳沙泰尔出版社一位书商历时五个月的环法之旅,讲述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普通人的生活景象。在这期间,这位书商不断进行推销书籍、查收账目、安排货运、调查市场等工作,由此我们能看到当时法国混乱的图书世界,以及这些图书的传播为何能够在11年后,促成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该书延续了罗伯特·达恩顿一如既往的风格,在故事细节中有分析,有思考,能够让读者置身其中,回到200多年前法国的乡村世界。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文学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德]娜塔莎·沃丁 著 祁沁雯 译
新星出版社
2021年3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丁杨(《中华读书报》资深编辑)
马里乌波尔是乌克兰东部的港口城市,二战时,为数众多的当地人经德军运送到德国被强制服劳役,成为二战历史上"东方劳工"的组成部分。本书作者、德国作家娜塔莎·沃丁的父母当年即由此从遥远的东方来到德国,而这部聚焦"东方劳工"历史的非虚构作品缘起于作者对自己母亲人生经历的探寻。
英年早逝的母亲留给作者的记忆与实物极其有限,她短暂的人生因为历经苏联大清洗、饥荒以及二战、德国强制劳动营而颠沛坎坷、充满苦难。本着对母亲随时间流逝日渐模糊的生平履迹的求索、拼贴、还原的强烈愿望,以及对与之相关的二战“东方劳工”群体历史真相、命运走向的关注,也包括作为写作者用文字抗衡遗忘的某种社会责任使然,作者尽力搜集线索,用耐心、勇气和面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为母亲重述了她的一生,同时这也是昔日大时代里不堪回首的一段灰暗历史的缩影,是二战中东欧人民苦难历程的印证,对于世人熟知的古拉格、纳粹集中营等历史之外的乌克兰劳工在强制劳动营的遭遇有着近乎填补空白的意义。
全书的叙事建立在档案、文献、回忆、口述等资料上,情绪颇为克制,但情感有得体的呈现,文字流畅、情节起伏,在历史纪实与文学质感中有微妙的统一,与去年被译介到中国的俄罗斯作家斯捷潘诺娃的非虚构作品《记忆记忆》有异曲同工的厚重与悲怆。
值班编辑 | 小飞侠
值班主编 | 刘羿含
2022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探照灯书评人奖”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书。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为主。
1:虚构
1)小说(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
2)类型小说(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
2:非虚构
传记、历史、特稿、散文集(地理、游记)思想、文化、科普
社科、政治、军事、法律、哲学、社会学、经济、艺术、新知
3:单列从国外的引进翻译类好书(书单),从上述两类提名图书中选出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编
张英
微信:jiayouaimao
邮箱:nfzmzy@qq.com
执行主编
刘羿含
微信:happysueve
邮箱:10087390@qq.com
合作请加微信或QQ,加入工作群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力量。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