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捐资助学 泽被桑梓——“唐汪精神”对东乡民族教育的影响

2016-05-31 唐占岗 唐汪


捐资助学   泽被桑梓“唐汪精神”对东乡民族教育的影响

所谓“唐汪精神”,就是富而不忘家乡教育的捐资助学精神。“唐汪精神”的形成源于80年代中期,现略记梗概。

“唐汪精神”的缘起

唐汪川是东乡族自治县的一个乡,名叫“唐汪乡”。唐汪乡有10个行政自然村,其中有个上千户人家的大村庄,叫唐汪。唐汪设有五个行政村,即胡浪、唐家、汪家、上城门、下城门。这里居住着东乡、回、汉等各族人民,他们世代和睦相处,团结互助,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唐汪五村是唐汪乡政府所在地,是经济、文化的中心,乡政府所辖邮电所、营业所、卫生院等单位。现有小学一所,县级完全中学一所。


(学生们在新建的大楼前做早操)

唐汪人民历来十分重视地方教育事业,清末有很多学者就在自己家中办私塾,民国8年(1919年),回族知名人士马福祥应唐汪人民的恳请,捐资铜钱三千贯(折合白银二千两),在汪永胜、唐万玺等地方老人的积极参与下,在唐、汪两庄交界处(即唐汪回民小学现址)购置水地1亩,于民国12年(1923年)建成清朝废科举以后东乡第一所高级小学。1928年(民国17年)唐汪第一高级小学毁于灾荒后,到1936年(民国25年),热心教育的唐汪人士唐万通、唐万俊、汪仲清、汪元库等再次倡议筹建学校。终于在唐汪第一高级小学原址上,扩建了民办的唐汪完全小学。为了解决学校每月的经费开支,两村村民商议从当地船渡、集市牙行、斗行、秤行共筹集168元,再加上村民的资助,统作为每月学校经费开支。

唐汪人民这种捐资助学,兴办家乡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加发扬广大,遂逐渐形成了以捐资助学为内容的“唐汪精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唐汪乡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人们对文化教育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送子女上学读书成了唐汪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之一,这给办好唐汪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84年前后,每学期开学的日子里,家长们带子女争先恐后到校报名,不论是校本部或两所分校,都熙熙攘攘,惟恐学校因校舍不足,把自己的孩子拒之门外,贻误学习。学校也有“人满为患”之感。据统计记载,1984年上半年全校(包括两所分校)有学生576名,下半年增加到782名,到1995年9月,学生总数达到993名,年增长率为27%。

当时我正在唐汪回民小学任副校长,清楚地知道,当时7.8亩的校址太小,所建的三幢9个教室无法容纳22个班近千名学生。借用唐家、汪家两个生产大队部设点教学。一至四年级实行上、下午二部制教学。教室拥挤、光线昏暗、缺桌少凳,寒冬酷暑,风雪雨天,还要在露天上课,教材授不完,无法开设音、体、美课。一个学校,三处教学场地,难以管理,合并在一起,又容纳不下。所以扩大校址,扩建校舍,需亟待解决,但唐汪五村人稠地狭,人均只有0.5亩地,加之当时土地已承包到户,人人视土地为命根子,征用1分地也十分困难,何况学校至少要征用10亩多土地;再说,扩建学校需用很多钱,这钱从何处来?唐汪回民小学面临重重困难!这些问题唐汪人民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可谁也明白:扩大校址,扩建学校,势在必行。


(校园内的捐资助学纪念碑)

扩建校舍一事,上级有关领导及唐汪有识之士早就做过不少的努力,但最终因地皮不能合理解决而作罢。1986年5至6月间,学校决定分年级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会议明确提出:学生进得来,需要建校舍;扩建校舍,需要土地。经过反复讨论,家长们从切身感受中理解学校的难处,都在思考:“维持现状,将会失去孩子读书的机会,自己献上2分地,又离学校太远,怎么办?”各年级学生家长在私下议论着,思考着,终于共同得出了兑调土地,献地建校的方案。

兑调土地,献地建校方案得到唐汪人民的普遍赞同,但必须具体落实在10余户兑调土地的人户上。由于所涉及的人户各有各的不同情况,近地兑远了,好地兑差了,大地兑小了,具体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于是,学校具体分派教师,走东家,串西家,首先做学校征用的6户承包地家长的工作。开始男的想通了,女人想不通;年轻人想通了,老人们想不通。经过一次次上门说服,一遍遍进行动员,终于做通了这6户祖祖辈辈靠耕地为生的农民思想。


(甘肃省政府颁发的锦旗)

1986年10月,学校召开了唐家、汪家五个行政村干部会议,具体研究兑调土地,扩大校舍问题。与会人员经过反复讨论,分歧排除,意见终于统一:决定每个行政村承担2亩地的兑调任务,力争月内顺利完成征地工作。11月15日,在学校召开了有县文教局、乡政府、五个行政村委会、学校四方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上听取了五个行政村领导的关于兑调土地进展情况汇报后,乡党委书记认为扩大校址一事已经成功,他建议:“鉴于历年征地困难,这次工作做得扎实,以我之见,今天即可划定地界,先砌围墙,后建校舍。”乡党委书记的意见得到了与会同志的一致赞同。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和千余名师生一齐到新兑调的土地上,举行了简单的破土动工奠基议式。随后,全校师生一起动员,铲地埂,栽界桩,填濠沟,不到一个时辰,新扩大的10.3亩校址已平整一新。1987年夏季,学校花费1.6万元砌起了350米长的砖灰围墙。这样,多年来未能解决的扩大校址一事终于得到了解决。

捐资助学的“唐汪精神”

十亩多新校址的扩大,为扩建校舍创造了条件。但扩建资金尚无着落,面对这种实际,唐汪五村群众经过反复酝酿,萌发了捐资建校的意念。当时集资办学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尤其在临夏州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一部分农民进城谋生,在建筑工程方面干出了一番事业,开辟了财源,一年年富裕起来,同时在他们的带动之下,人多地少的唐汪川人都出外创造自己的新天地。这部分人因在实际工作中深感文化知识的重要,他们的先辈们就有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他们富而不忘家乡教育事业,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强烈的捐资助学、为家乡教育事业做奉献的思想。他们中大多数人因生活困难,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趁现在的好机遇,兴建教学大楼。他们的如此举措,家乡的在职干部,宗教界人士,各族各界群众,广泛响应。

1987年暑假期间,我同校长唐国典一行三人赴兰州到唐汪人承建的工地上,商议捐资建校一事。经过十天的走访,得到了这些人士的大力支持。8月16日,在兰州友谊饭店召开了第一次工程队长会议,出席会议的有27人,他们听取了扩建学校的大好形势及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捐资建校,惠及子孙。与会同志,心情激动,热情发言,慷慨解囊,当场捐资10.8万元,并选举组建了唐汪回民小学筹建领导小组,初步拟定了教学大楼及配套设施的修建方案。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唐汪各族人民热爱家乡、重视教育、团结向上、造福桑梓的高尚精神。在会议精神的带动下,唐汪各族各界,广大群众中迅速掀起了热火朝天的捐资建校高潮,年终捐资额达20余万元。


(参加捐资助学座谈会的各界人士)

唐汪人民在八十年代中期,掀起的献地建校捐资助学的热潮,引起了省、州、县领导的极大关注。州上领导曾三次来校考察,听取汇报后,把这种捐资助学的精神誉为“唐汪精神”,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促成以后全州捐资助学现场会在唐汪回民小学召开。学校及时向县文教局写了《唐汪回民小学校舍筹建问题的请示报告》,文教局领导十分赞赏唐汪回民小学的这一重大举措,立即召开局务会议审查、研究这一报告,认为报告可行,符合实际,从根本上解决唐汪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并以东文教发(87)43号文下发唐汪回民小学,要求在学校筹建领导小组,在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修建任务。

前提准备工作就绪后,1987年9月15日,唐汪回民小学教学楼正式动工兴建,甘肃工业大学焦旭教授负责图纸设计,本村唐国功负责施工。历时一年的资金筹措,艰难施工,按期高标准完成了建修任务,建起了建筑面积2300余平方米的三层砖混结构设十八个教室,十八间教师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的大楼,同时完成了附属建筑,球场看台、“皇渠”过桥、护墙、厕所,并配备了学生课桌凳、教师办公用品,总投资47.13万元,其中群众捐资20.13万元,国家投资27万元。

1988年10月15日,唐汪回民小学教学大楼竣工典礼暨临夏州捐资助学现场会议在修建一新的唐汪回民小学校园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甘肃省副省长刘恕、省教委主任王松山、副主任罗鸿福、省民委副主任马国良(东乡族)、临夏州委副书记马忠英、州长喇敏智及州直各单位、各县(市)、东乡县各乡镇负责人及唐汪乡各族各界人士共一万二千多人。会议中心内容是弘扬以捐资助学为内容的“唐汪精神”。

(原副省长刘恕、原州县领导喇敏智马正廉在捐资助学现场会)

  会上,州委、州政府向捐资一万元的10名同志赠送木质金匾一面,上书“泽被桑梓”;县委、县政府向捐资5千元的10名同志赠送金匾一面;乡党委、乡政府向捐资1千元以上者赠送锦旗一面。省政府把捐资1万元以上的10名同志树立为全省“捐资助学”先进个人。省委书记阎海旺曾亲笔题写“捐资助教,造福桑梓”条幅嘉奖。并颁发省委、省政府荣誉证书。在校园中央州委、州政府树立“捐资助教”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州委、州政府碑文:


  碑 文 内 容  

洮河之滨,巍楼突起;唐汪川里,桃李芳菲。桃李谓谁?千百求学几童。建楼者谁?五村兴学民众。唐汪小学历史虽久,然往昔财匮民贫,校舍简陋,修建乏力。近十年来,政通人和,百业待兴,农民安居乐业,遂举振兴教育意念,舍上等水地十亩零三,捐资二十万元,又得国家拨款及各方支持,兴修碑前之教学大楼。斯楼破土于去秋,竣工于今日,施工日近,一年乃就。州委、州府念唐汪农民开全州集资办学之先声,褒扬泽被桑梓荫佑后代之懿行,遂于兹举行盛会,庆此壮举,并为捐资万元以上者送匾嘉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河州繁荣。望我州效法唐汪精神;重教办学,造福民族。特立此碑,永志纪念。

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五日立

1988年6月,省政协常委邓品珊来校视察,并题辞“集资建校,堪为楷模”,高度赞扬了唐汪人民捐资助教的精神。1989年7月,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在州委书记石宗源陪同下视察了唐汪回民小学,肯定了唐汪人民捐资建校的可贵精神,要求“把学校办成全州第一流的学校,报答群众的关怀,为祖国培养好下一代”。1995年国家督学张昌言来校,题辞“重教兴学、民族希望”,勉励全校师生。


(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原州县领导石宗源、喇敏智、马正廉等来校视察)


(1995年国家督学张昌言来校时题辞)

现在,唐汪回民小学占地17.9亩,总建筑面积3768平方米,有27个教室,42间教师办公室,这所小学是实行JRP六年制实验小学,全校有学生1074名,设有26个教学班。入学率98.5%,巩固率99%,毕业升级率98%,普及率95%以上。

近几年唐汪回民小学,制度完善,科学管理,规范办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注重“两基”,贯彻“两全”,向素质教育转轨,为地方民族教育发挥着示范作用。

唐汪回民小学教学楼竣工典礼暨临夏州捐资助学现场会之后,“唐汪精神”在全州各县(市)发生了强烈的反响,出现了群众捐资助学的热潮,形成了强大的群众办学的洪流。唐汪人民看到唐汪回民小学在全州率先实现了“一无两有”,同时又看到小学毕业生升人中学就读难,地处唐汪川的县二中校舍严重不足。历来重视地方教育的唐汪乡各族人民,迎难而上,为改善东乡二中办学条件,再一次掀起了捐资助学高潮。唐汪各族各界广大群众共捐资24万元,国家投资13万元,修建了三层十八个教室的二中教学大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于1992年11月举行了竣工典礼。

唐汪人民的捐资助教的奉献精神,并没有就此停止,又有新的超前意识,在全县、全州由群众集资,创办中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学校教育基金。1995年是东乡二中建校30周年,在唐汪川各族各界人士及广大校友的积极支持下,11月15日,东乡二中举行了隆重的30周年校庆暨东乡二中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州、县四大家领导及广大群众三千余人。州委书记马尚英作了重要讲话,省委统战部部长牟本理发来贺词,勉励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唐汪各族各界群众慷慨解囊,捐资助教的高尚精神。一次性捐资18万元,作为教育基金,并选举产生了东乡二中首届教育基金会。


(教师节中为退休教师披红戴花)

唐汪人民又是全州第一个捐资修建中学教学大楼,第一个成立教育基金会。

“唐汪精神”对东乡民族教育的影响

唐汪人民所树立的“唐汪精神”在90年代初,在州、县领导的大力组织推动下,迅速在东乡全县予以传播,形成了一股宗教界、工商企业界、广大群众捐资助学的强大洪流,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捐资助学高潮,使东乡跨入了多层次多渠道捐资助学的新阶段。


(原甘肃省教委主任王松山在捐资助学现场会赋诗留念)

地处洮河之滨的达板乡,纯系东乡族居民。在那里,“唐汪精神”震动很大,宗教界人士、省政协委员、州政协常委、县伊协主席马国泰,积极向教民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遵纪守法,爱国爱教爱家乡。他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动员群众,捐资助学。在他的带动下,为红柳小学兑调土地10亩,群众捐资16万元,国家投资10万元,于1991年10月,修建含有12个教室的二层单面教学楼一幢,教师办公室24间,并配套修建了校门、围墙、厕所等设施。

1995年,马国泰又为地处达板乡的东乡六中发出倡议,动员群众捐资助学,在他的动员下,群众捐资18万元,国家资助8万元,修建起砖混结构的教室三幢,花岗石三孔校门一座,总建筑面积为740平方米。马国泰个人捐资3.6万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奖励。

达板乡甘家、崔家村的东乡族群众在“唐汪精神”的鼓舞下,向甘崔小学捐资12万元,国家投资8万元,修建了3幢教室,1幢宿舍,建筑面积为640平方米。

达板乡黑石山村、科妥村广大群众为改善本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正在开展捐资助教活动。

1997年6月,马国泰又为红柳小学教师们送来优质面粉10袋,洋芋1250公斤,清油35公斤,用以改善教师生活。近年在教师节和小学毕业典礼,带来纪念品,看望教师和学生。他多次捐资扶持地方教育,奉献光彩事业,赢得了全县广大群众的好评。

地处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镇的锁南小学,校舍严重不足,锁南镇的东乡族群众,为锁南民族小学捐资8万元,修建了4个教室的二层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东乡族农民企业家、省政协委员马国义,致富不忘家乡,更不忘家乡教育,他捐资21万元,为那勒寺乡瓦房小学修建校舍5幢,建筑面积644平方米,并配套建修了校门、厕所、购置了课桌凳和教师办公用品及文体器材。他又为东乡县第五中学捐资16万元,扩建校舍。他先后为东乡民族教育事业捐资44.4万元,树立了农民企业家资助教育事业的好榜样。

地处东乡族自治县西部的河滩乡,北邻刘家峡水库,大部分群众系库区移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很多群众外出谋生,搞工程建筑或从事其他行业。他们富而不忘家乡教育,在“唐汪精神”的鼓舞下,在全乡各族群众中掀起了捐资助学的高潮,李守元同志于1996年为团结小学捐资12万元,修建校舍2幢,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周吾德同志为小庄小学捐资20万元。修建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县政协委员陈继治为县七中、孙咀小学捐资6万元,修建教室各1幢,建筑面积240平方米;1997年尕庄村群众为尕庄小学捐资18万元,修建了二层8间教室的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汪胡村群众为汪胡小学捐资18万元,修建了二层8间教室的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原甘肃省政协常委邓品珊来唐汪回民小学视察并题辞)

另外,唐汪乡三合村广大群众为实现“两个基本”,共捐资23万元,修建起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的教学楼1幢,今年秋招收第一期初中学生。

截止1996年底,全县各族群众共捐资460万元,修建起了一幢幢崭新的教学大楼,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东乡县北岭乡大湾头村和春台乡北庄村,有史以来,是个被文化遗弃的山角落。全村没几个认识汉字的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有一村民外出打工。时间长了,托人代笔写家书一封以报平安。家里人收到信后,不知里面是何物,不敢拆看。直到年终村民回家,家里人才把信交给他看……

还有一件趣事:春耕时节,一农民兴冲冲用药剂拌种,用法用量有说明可循,但“天书”有字却难住了这位“睁眼瞎”,结果,药剂比例失衡,几亩地里没长出禾苗。

全国伊协副会长马进成,省政协委员张明义,他们家乡没有学校,这两个深山小村长期隔绝在华夏文明之外,受尽了冷落,生产中困难重重,生活中笑话连篇,一系列不该发生的故事,深深刺痛了两位老人的心。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愚昧无知的落后民族,同时他们也认准了民族文明进步的支撑点——办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春风,马进成、张明义二位当选为临夏州政协常委,他们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在家乡兴办学校的提案,县政府同意提案要求,决定在北庄村、大湾头村新办小学。

北庄村和大湾头村,山高沟深坡陡,选择一块平坦的地址修建学校都非常困难,他们用自己的10余亩承包地兑调群众承包地5亩,贡献学校,并拿出两千元发动群众平整校园。

马进成捐资3.6万元,国家补助2万元,修建了校舍三幢共24间,还配套修建了校门、围墙、厕所等设施。

张明义捐资3.3万元,国家补助2万元,修建校舍2幢18间,并配套修建了校门、厕所、围墙,架设了电线,接通了电源,安装了自来水。1995年,他多方筹集资金25万元,自己捐资1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672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一幢,彻底解决了本村及附近村社的子女上学问题。

两村的学校修好了,但儿童上学的很少,其原因是这里的群众一来生活困难,二来对学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七八岁的儿童可以在家带弟妹,也可以帮助大人上山放羊、拾柴禾,农闲时可以进清真寺念《古兰经》 ,认为读书没用处。

大湾头、北庄是中国伊斯兰教库布忍耶、北庄门宦的发祥地,那里的村民宗教意识很浓,读书学文化意识很淡。马进成、张明义二位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在清真寺或公众场合宣传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们说:“我们常到省、州、县参加会议,每次会议文件一袋,我们只是听领导的报告,文件不能看,其原因是自己没有文化知识。平时在外,因为自己没有文化,困难很多,尝够了没文化的苦头。有了文化,学习《古兰经》容易理解,学得也更快。”他们的宣传,在信教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二位经常到学校,关心师生,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如,学校的电费、水费、取暖用煤、贫寒学生的课本、作业费都是他们提供的。在他们的关心下,两所学校儿童入学率逐年增加,现已达到95%,毕业升级率为90%,合格率逐步提高。自建校以来已毕业7届学生,都考人中学就读,有的已考进中等专业学校。

北庄、大湾头这两所学校,立足农户、走出深山,使尊师重教的风尚在全县各族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曾被文化遗忘的山村,将由此结束世世代代“睁眼瞎”的悲剧,与“唐汪精神”相呼应,谱写着民族文化昌盛的新篇章。目前全县正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科教兴县的战略方针,继唐汪回民小学兴建教学楼之后,由群众捐资、国家扶持相继建起了17座教学大楼,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摘自《中国东乡族志》(1998年出版)

本文作者唐占岗,男,回族,原任唐汪回民小学副校长、东乡族自治县政协委员、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喜欢更多内容,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