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年后,你是成为老律师还是大律师?【律师智慧】

2018-03-13 律所管理资讯

作者 | 易辩 杜文超

转自 | 法务之家



▌庭前观察


前日,和律所同事(刑事部主任)去开庭,刑事案件,6名被告人。


辩护席上有4名律师和1名实习律师——我。我旁边坐的是一位较为年长的律师(以下简称“老律师”)。被告A的辩护律师(以下简称“律师A”)是某所的律所主任,被告F的辩护律师是外地律师(以下简称“律师F”),看得出来还不到30岁。


我注意到,我们和律师A准备了辩护词,而另外两名律师没有。瞄了一眼律师A的辩护词,排版有些乱,重点不够突出。再瞄一眼老律师,桌面放了一张纸,上面用粗犷的手法写了一页大字,看得出来是阅卷摘录的关键词。


我突然有点心疼自己,同时内心又充满了自豪——因为我头天 45 29554 45 13476 0 0 8882 0 0:00:03 0:00:01 0:00:02 8877晚上根据同事给的辩护提纲撰写、修改辩护词至凌晨2点,不敢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肯定比他们毫无准备、仅靠临场发挥要好,起码我的态度摆在那了。



▌法庭调查


法官先指出起诉书的一处笔误,检察官表示确认。随即,老律师也提出起诉书有另一处“错误”。而根据我对卷宗的了解,这个“错误”是错误的。


律师F把起诉书中出现的2016错误理解为2017,再把疑问告知老律师。老律师见法官在挑起诉书的毛病,便大声说了出来。老律师对卷宗不熟悉,又未当场核实,那场面好不尴尬。


大部分时间都在对6名被告人讯问和发问。且不说法官和检察官的讯问,就说说辩护人的发问吧。


律师A庭前肯定没有准备,问出的问题令人吃惊,得到的答案使人后怕。竟然问出了对自己当事人不利的情况,真为他捏一把汗。


老律师更让我大跌眼镜,如此开篇:“法官,在发问之前我先说明一下,我在开庭前没有会见一次,跟被告X没有任何沟通,今天也是第一次见被告X……”


听到这,我心里一惊,这律师是整哪一出?这还是老律师,执业十几年的老律师。虽说辩护律师要随时保护自己,但他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过了?没有去会见过一次,不应该是失职吗?还那么理直气壮!是智商太高还是情商为负啊?真要被控诉,没去过看守所,人家也缺乏证据呀,真是庸人自扰。


我记得我们接案后第二天一早就去会见,那天虽然没有排第一,但也是前几,属于第一批。会见完之后,我根据会见情况,对本区的同类型案件进行检索,并作出分析、判断,制定辩护策略。


年前同事就拿到了电子卷宗,并拷贝了一份给我,要求我一定要阅卷。两个人分别阅卷,然后再碰头交谈想法,制定最佳辩护策略。我自然是同意的,在对比中找到不足,在交流中提升自我,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法官白了一眼老律师,有点不耐烦:“这位律师,你说这些有意思吗?如果我提醒被告X,你觉得他会继续花钱委托你吗?”


我没想到法官会戳穿,但我更没想到的是老律师根本不当一回事儿。


讯问及发问过程中出现很多新情况,于是三方问得越来越多,以致于庭审3个小时才勉强搞定讯问及发问。


这次庭审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法庭发问环节非常重要,要提前准备发问提纲,临场再随时补充,这是最佳的组合。既要准备充分,也要随机应变。二、老律师如果只是基于“经验”去辩护,而没有服务意识,还不如实习律师的价值高。


律师行业,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持续增值的行业,前期苦逼后期牛逼!如果不是家里有特别的资源,普普通通的律界新鲜人,没案源、没能力,前期苦逼当属正常。所以,在你想做律师之前,必须先想想是否能熬过三五年,又苦又累又没觉睡,还没有钱。当然,随着一段时间的沉淀,能力渐长、人脉拓展、资源也积累都到了一定程度,业务也就越来越好。


3年独立执业,5年合伙人,10年高级合伙人,然后自己创办律所当老板——这是很多律师的职业规划。以一个成功者的路径画,这样的发展将会呈现出线性。而实际上这中间会淘汰很多人,他们根本走不完这条路。你以为是剩者为王?但事实却是存在不一定优秀,律师行业(在外界看来都是精英),留下的不一定就厉害,离开的也不代表不行。


自己开办律所又不难,尤其是个人所,每个市、每个区,一抓一大把。所以,并不是说一个律师是律所主任就有多牛逼,关键还得看业绩、看能力,毕竟当主任的门槛太低。


一个律师厉不厉害不能光看他的头衔,更不能只看他的年龄。所以,律师越老越牛逼吗?否。


面对新时代年轻律师的弯道超车,有些律师除了年龄长之外,并不见本事在长,甚至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也远远比不上我们这些小年轻。


——易辩丨杜文超

2018年3月10日于佛山


·END·

律所管理咨讯

专注律所管理

关注律业大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