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艺·对话丨何国庆谈晚明高僧书法,谁才是董其昌心中的“领袖”?

带你一起学收藏的 在艺App 2021-09-25


2020年是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成立的第25个年头,如同基金会推出的首展“明清近代高僧书法展”,在第25年的特殊时间节点,基金会创始人何国庆再次选择以“高僧书法”为展览主题,岁末年初推出这个“历代高僧书法展”


展览分两期推出,首先于2020年12月22日至2月6日推出“明代篇”,2021年2月23日至3月31日为“清代民国篇”,大家将观赏到114位佛门人物的书画作品。


相较于25年前的“明清近代高僧书法展”,本次展品数量更为丰富,其中“明代篇”还有展示两件唐、西夏写经卷。在配合出版的《历代高僧书法选粹》图录里,附有专门撰写的高僧小传和明清佛教世系表。


近年来,虽然关注高僧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但仍属于书法艺术圈中的“小众”专题。这和其稀少的存世量有一定关系。对此,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花费了十几年时间,才用收藏到的书法作品逐渐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明清高僧书法谱系。


高僧书法存世数量虽然不多,但重要性摆在那里。董其昌是晚明大家,无论是其书画作品中呈现的艺术效果,还是其“南北宗”画论,都透出对佛家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这正是晚明高僧的影响力所在!


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廖肇亨带领团队撰写部分高僧小传


中研院院士王汎森与夫人在展览现场


在何国庆看来,时值晚明,佛教呈现出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最好状态,这离不开“晚明高僧”的功绩。他们往往“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关心众生的疾苦,并凭借佛家智慧解决世间诸多难题,因此得到士人阶层的钦佩,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对这一有良好文化素养的阶层也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


本篇专访特别聚焦“晚明四高僧书法”,重点解读晚明四高僧事迹、与董其昌的交游情况,及高僧对晚明文化的影响



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创始人何国庆


在艺:“历代高僧书法展·明代篇”,有一个部分主题为“晚明四大高僧”。四大僧指的是谁,这次有他们的哪些作品展出?


何国庆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明代末期是很重要的时代,它复兴宋元以来发展日渐衰微的佛教,对佛教在清代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佛教重兴离不开晚明高僧的推动。因此晚明四高僧,他们在佛教历史上是很重要的人物,普遍具有深厚的文化学养,博览儒释道经典,于佛教理论方面,将宗派的分张归于统一;他们还大多是很有行动力的人,亲身参与到解决世间疾苦的实践中来,并显示出令人钦佩的智慧,得到士人阶层的广泛认可。


通常来讲,晚明四高僧指(按年纪排序):云棲祩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和藕益智旭(1599—1655)。


云棲祩宏(1535-1615)八十一岁
“历代高僧书法展”展览作品

祩宏(1535—1615)也称莲池大师,他的这件作品,是我在十几年前买到,非常难得。这件作品连绵的书风,颇具晚明文人的书写风范。


云棲和尚是净土宗八祖,他27岁丧父,32岁丧母,之后决定落发出家,37岁时入杭州云栖山,之后结茅驻锡此地,并制定诸戒律,使云栖寺成为百年不衰的专修净土道场。大师对有意到云栖寺出家的人,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也看重他们是否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晚明高僧之所以能对当时的士人阶层产生积极影响,和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很大关系。


紫柏真可(1543—1603)也称达观真可,因为最后死在狱中,他的真迹非常少见,我们至今没有收藏到他的书迹,还好得到了他关门弟子澹居法鎧的作品。


真可禅师在万历朝,颇受慈圣皇太后和神宗皇帝的钦佩,他提倡刊刻《嘉兴藏》。相较于《大藏经》,《嘉兴藏》轻薄方便携带,也短小易读,最重要的是他把《大藏经》明代部分补齐了,明代出家人的语录、诗集、文集都有收录,所以《嘉兴藏》在佛教藏经里面非常重要。但这个工作,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完成,之后由徒弟澹居法鎧接替师父真可的重担。


憨山德清(1546—1623)的作品是我最早收藏到的,当时特意请黄君实先生帮我买到这件饮冰室旧藏的憨山大师作品。梁启超跋此作:“盖师与吾乡胜缘深矣。遗墨传世已少,得此窃自喜。”


憨山大师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教融合,倡导禅净双修。他也是万历皇帝母亲慈圣皇太后的师父。他重兴唐代以来位于今广东省的禅宗祖庭——曹溪,其肉身与六祖慧能的肉身并列供奉于曹溪南华寺内。


憨山德清 “历代高僧书法展”展览作品

藕益智旭(1599—1655),比前三位大师年纪小差不多50岁,为净土宗九祖。


有一些人认为,以上“四高僧”是日本人的看法。从研究佛教史的角度看,万历时期还有其他重要的佛教人物,例如雪浪洪恩也可以位列四高僧之一。


晚明僧人以诗弘法,雪浪洪恩(1545-1608)不仅是于右任推崇的“明代第一诗僧”,还被称为“明代最帅高僧”,据说少女老妪见到去买菜的他,都会害羞偷笑。雪浪呕心沥血整修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被利玛窦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可惜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毁。晚明时期,有西洋传教士来华试图传教。金陵大理寺卿李汝桢于1599年,举办了一场佛教与天主教的辩论会,雪浪洪恩作为佛教首席高僧与主教首席神父利玛窦展开辩论,这件事被利玛窦写入《天主实义》。

雪浪洪恩 (1545-1608)六十四岁
 “历代高僧书法展”展览作品

在艺:四位高僧之间,彼此的关系如何?

何国庆紫柏真可与憨山德清关系非常要好,他们曾在都门西郊相对畅谈四十昼夜,共同商讨复修明朝《传灯录》一事,并相约前往曹溪,去复兴六祖慧能的禅宗法脉。修《嘉兴藏》一事,也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这些出家人不是想着把我自己顾好而已,他会想到老百姓,想到佛教的传承。同时,他们的视野又很宽广,能够怀着佛教真正的出世之心,不为名利地去切实做好入世之事

紫柏这个人很有侠客情,当憨山出事、遇到危难的时候,他一直帮忙想办法去救。万历二十三年(1595),他们二人本来打算一同前往曹溪,结果先到庐山的紫柏大师,却得到憨山大师因弘法致难的消息,他马上为憨山大师诵《法华经》百部,以保无虞。之后为救憨山大师,紫柏大师又北上京城,却又得知憨山大师充军雷州的消息。终于,两人在年底相见,紫柏大师感慨:“公(憨山德清)以死荷负大法。古人为法,有程婴、公孙杵臼之心。我何人哉?公不生还,吾不有生日。”

因此,紫柏和憨山两位高僧,对我的影响很大。

在艺:董其昌与晚明四高僧生活在同一时代,高僧对董其昌的艺术创作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何国庆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和云棲祩宏三位大师都和董其昌(1555—1636)相识,对年轻时的董其昌有所助益。憨山、紫柏两位大师,比董其昌年长大约十岁,云栖大师比他年长二十岁。


憨山德清对董其昌的艺术思想影响很大他们二人曾在龙华寺相谈很久。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有一篇里面专门讲他跟憨山两个人的对谈,谈公案、谈与大师的交往、谈佛法的警示。

傅申老师看过基金会收藏的这件憨山书法时讲:“董其昌书法气息消散空旷。你看憨山书法的那个字,没有一点火气,每个字之间都字字独立,而且距离都很宽。就知道董其昌原来是受到他的影响。”

左:憨山德清
右:董其昌行书节录孙过庭书谱卷(节选) 
 上海博物馆藏

启功先生也有诗云:“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他认为,就技术而言,文徵明、董其昌较为高明,然而在境界上僧人则更高一筹。


诗中所指的另一位僧人破山海明,其字迹透露出很标准的明代气息,从他的诗文中可知当时破山地位崇高,向他求书的人络绎不绝。


破山海明(1597—1666) 明末四川高僧

“历代高僧书法展”展览作品


明中期后,随着吴门书家兴起,职业书家很多,像是文徵明和董其昌都卖过不少字,不过和文人常把书法当做礼物,以及职业书家常常在落款中点出与赠送对象之间关系的现象不同,这类情况在僧人身上较为少见。


说到紫柏真可大师,董其昌年轻时就在松江见过他。他禅宗方面的理论,对董其昌影响很大。禅宗原本有“不立文字”的说法,讲究直指本心,但到后来还是有《六祖坛经》把六祖的话都记下来。董其昌就认为,文章和禅理应该并重,既要懂禅理,还要懂文章,才能做到“合之双美”。也就是一方面要体悟,一方面也要读经。


这个思想其实影响到了董其昌的书画创作,所以董其昌才跟一般画家不同,他会去看真实的山水,他一生中有颇多游历经验,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和达观和尚早期对他的影响,有蛮大关系。


董其昌跟云棲祩宏也有交往。董其昌很早的时候书法就很好,1592年他37岁的时候,带着自己书写的《金刚经》去云栖寺超度父母,并将《金刚经》送给了在那里驻锡的云棲大师。


云棲大师将这部《金刚经》藏在寺库里边,每一次有人要为父母诵经的时候,云棲就会请僧人把董其昌手书《金刚经》拿出来念。

1604年,董其昌五十岁的时候,云棲又邀他为重建云栖禅院一事写碑文一篇。云棲80岁寿辰的时候,60岁的董其昌又为他书写了《阿弥陀经》。

董其昌作为晚明时期文化界最有影响力的大师,其一生都与高保持着密切交往。从这些交游经历,能很明显观察到,当时佛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融合状况既宽且深。

当时的高僧努力推动儒释道三教融合,董其昌更是将佛教体系内的“南北宗”吸收到自己的绘画理论中来。在士大夫的生活里,也会常常谈论禅的精神,禅的理念也变成大家共通的理念。在他们的文集和诗集里,都能看到佛法已经变成中国本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在晚明时期,佛法最终完成中国化。

佛法和中国文化的融合程度及其影响力,在当时是天主教不能相比的。晚明这个时代,虽然也有西方天主教来华传教,重要人物有利玛窦和徐光启等,可在当时广大文人的诗文集里,用到的天主教名词都很少,跟中国文化的融合程度不高。

在艺:高僧身上还有哪些独特魅力,可以影响到董其昌这样的艺坛领袖?

何国庆:晚明高僧都有丰富的学养,和士大夫阶层有很多共同语言。不只董其昌,整个文化界都被高僧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吸引。他们善于将佛家智慧,运用到实际行动中,解决世间众生的种种困苦和难题。可以说,有晚明这些高僧大德的行动,佛教才能重新复兴,并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年纪最长的云棲大师主张禅净双修,在江浙地区可谓一呼百应,皈依他的文人很多,在家居士也非常多。在云棲身上,发生过许多神奇的故事,隆庆五年(1571)的伏虎祈雨一事,更为他吸引到颇多信众。


1571年,大师入杭州云栖山,住在山中茅舍内,他也常在山脚村落中化缘养命。山中常有猛虎出没,村民饱受其苦,但在大师作佛事后不久,虎患便没有了。当时又天逢大旱,村民恳请大师祈雨解灾。大师手击木鱼,率众人绕田埂念佛,不久之后天降大雨。村中民众便对佛法生大诚信,自发组织力量为云栖大师建造禅院。


在大师的一生中,最看重戒杀放生,他撰写了《戒杀放生文》《杀罪》《医戒杀生》《杀生人世大恶》等文,用许多栩栩如生的故事、事例和通俗的语言,论述了为什么要戒杀和放生。后来当地的士大夫又进一步从放生,变成不只是放动物的生,也要为人放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晚明已经有了中国最早的慈善事业,当时已有帮助收养弃婴的地方,家里养不起小孩的穷困家庭,可以把小孩子送到那儿,等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带回去,不用付任何代价。

我曾经读过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夫马进写的《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他们去东北做田野调查,发现晚明时期中国居然就有了慈善事业,而且完全是民间机构,士大夫出钱组成社,由会社专门做这个事情,经过改朝换代还延续到民国。

这样看起来,云棲对中国后世的影响其实是蛮大的,从放生到慈善事业。这次也是希望借着这个展览,让大家了解晚明高僧这些人


独庵道衍(姚广孝)(1335-1418)

“历代高僧书法展”展览作品


本次展览中,明代早期高僧姚广孝的作品也值得关注。姚广孝是永乐皇帝的军师,他帮助朱棣得到皇位。之后,又教导了仁宗和宣宗两位皇帝,所以明朝早期的“永宣之治”离不开一个好顾问的帮助。

皇帝这么信任高僧,因为老和尚是没有欲望的出家人,不用担心他势力很大。皇帝曾赐姚广孝豪宅和宫女,但他都拒绝了。只是在上朝的时候穿朝服,平时他还是穿出家人的衣服,住在寺庙里,成祖对他放心。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种精神让我感到特别敬佩。联想到现代日本商界发生的故事,我们熟知的松下幸之助,在他的办公室就有一间禅房,请和尚住在那里。每当在事业中碰到很大困境时,松下幸之助都会自己去请教。

被很多中国商界名人崇拜的稻盛和夫,他其实把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当作师父,穷人出身的稻盛和夫,读了《了凡四训》后才知道可以通过行善、改过、积德而改造命运,他的事业越做越好,包括后来拯救了日本航空公司。

人生有很多难关,能够请到高僧当老师固然好,请不到的话,可以把他们讲的话当座右铭。


在艺:2020年是何创时基金会创立的25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高僧书法展”有什么特别用意吗?

何国庆:高僧写字和书法家不一样,他是以出家人的身份来写字,他不是要表现自己的书法功力有多好,所以书写内容和书法表现,都能让人感觉到他内心的定力


以前在我不了解佛教的时候,也觉得宗教会让人有消极避世的心态,不关心国家和社会,后来才逐渐在高僧身上看到——佛教在教义上鼓励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教导众生运用慈悲和智慧,应对人生中的各种疾苦。佛陀四处弘法,为的就是利益众生。

憨山德清大和尚在辞世前曾写下〈自赞〉说道:“无论为俗为僧,肩头不离扁担。”人如其文,人如其书。这些高僧的生平事迹告诉我们,明清以来曾有僧人,出家而不出世,他们以慈悲心关怀众生,肩头更挑起世间重担。书法真迹仿佛一道桥梁,将我们和高僧相连结,我们也仿佛看到亲临现场在弘法的高僧。

“历代高僧书法展”

佳作欣赏



觉浪道盛(1592-1659)六十八岁

费隐通容( 1593-1661)六十九岁

木陈道忞(1596-1674)七十九岁

玉琳通琇(1614-1675)六十二岁

东皐心越(1639-1695)五十七

“明代篇” 展期12月22日—2月6日
“清代民国篇”展期2月23日—3月31日
每周二、四、五下午2:30-3:30有专人导览
每周一闭馆
创时讲堂 ( 台北市金山南路2段222号6楼 )

-END-
采访、编辑:孙璐
图片来源: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上海博物馆、网络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