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艺·对话丨@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水体” = 一座城 x “一个展览”

带你一起学收藏的 在艺App 2021-09-25

ZAIART
 X
 ANDRÉE JAQUE


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水体|Bodies of Water”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水的流动与翻涌
不仅维系我们身体的运转,
也将我们与其他身体、
与人类之外的世界相连。
 
几天前,展期跨度8个月的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水体|Bodies of Water”的实体展,终于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开幕了,展出来自全球18个国家64位/组艺术家的共76件/组作品。

从展出作品的数量来说,本届上海双年展为历届最少,但若以整个展览的发生线索及脉络结构来看,这届双年展或许是历届双年展中结构维度最大,且辐及问题最广的一届。33件委托创作的作品,也在某种程度上更聚焦于整个展览的核心命题。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与艺术家杨福东合作公益短片《爱他,爱她,爱ta...》

展览主题“水体”,看着似乎是个地理概念,但其实来自于后人类生态主义哲学家阿斯特里达·尼玛尼斯(Astrida Neimanis)在其工作实践中所提出的,以“水”作为关联介质而产生的物种联盟——阿斯特里达·尼玛尼斯的原话是“水的流动与翻涌不仅维系着我们身体的运转,也将我们与其他身体、与人类之外的世界相连”,于是“水体”作为一个生物学概念,在这次双年展中延伸成为一个创建及维系机制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并同时指向了地质结构、生物演变、机制协作、文明发展等不同领域问题的探讨。

若抽象一点来看,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它依凭上海这座城市而生,带有着这座城市的地域特征、历史底色以及文化发展特质,并以上海为出发点,基于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经由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和港口优势,成为串联区域、文化、经济、政治、身份等各种问题的一个最综合的生态机制。


卡洛斯·卡萨斯,《1883/喀拉喀托》,2021,声音装置,尺寸可变,40分钟持续循环

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摄影:陈颢

 

潘岱静,《Done Duet》,2021,声音,影像,雕塑,表演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摄影:陈颢

不好理解吗?不妨再抽象一点,既然“水体”产生的最初是一个生物性概念,以“人”作为本体所探讨的关于生命的自主运作与对外的不断发展以实现的物种联盟,那么,何不索性就将这一届双年展看成是一个人,“她”出生于上海,这座立于黄浦江畔,隶属于长江水域终端的,历来便着重于对外交流和文化兼容的港口城市。于是,上海作为“她”的出生地,自然也在地域特点和文化特殊性上,对“她”产生着影响。

从这一点来说,策展人将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国传统神话《山海经》及一系列上海作为历史上重要的通关口岸的进出口公函、若干的地方志,乃至古书画如清代中晚期上海画家曹树李的《丹凤远眺图》、近代鸦片战争后,为规制鸦片进出口而设的上海江海新关所开具的《载运洋药凭单》等纳入到这一届上海双年展的展览体系,便显得顺理成章。因为这些不仅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经历,是它得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本届上海双年展的“家世背景”。当然,这也是本届上海双年展非常重要的一条结构线索。

 

塔比塔·雷扎尔,《祖先的血脉》,2019,彩色有声影像,45分45秒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摄影:陈颢


 

“沙船”模型

在此之上 ,就像生命体除了完善自身的生存运作,还需要对外去拓展协作与关联一样,作为一个能够自主运转的生态系统,上海依靠自身的水利及交通优势,在不断向外进行输出的同时,实际也在进行着生产、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辐射,并最终串联起无数的协作机制及不同区域的跨界联盟。由此来看,“水体”,不单纯是指以“水”为媒介(条件)而产生的某几种关系机制,更不仅仅是指“水”这一介质,而是指一种生命体在完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

这或者也是为什么,本届上海双年展在室内呈现的第一件作品,是以曹明浩和陈建军所关注的,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重建工作“水系避难所”开始的。“水系避难所”准确的说并不是一件单独的作品,而是一个关于地域、地缘、生态、机制甚至政治的调研工作。它通过对某个具体事物的研究而展开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又不同领域的工作与思考的串联,这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生态协作方式。

 

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避难所#2 》 ,2021年,综合媒介,850x400x500cm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博物馆》,2018年,混合媒介

与曹明浩和陈建军的“水系避难所”相比,另外一件行为艺术作品,由艺术家佩佩·埃斯帕利乌(Pepe Espaliú)创作于1992年的 《支持》,则以一种更机智、温情和直观的方式表达了一个生态内部最本质的“协助”关系。

当然,在这一届上海双年展中,以“水体”的状态呈现,或者说展开探讨的关于生态协作关系的线索,并不都是这种“集成协作式”的项目,亦有非常具体并且直接针对生物生态所展开的探讨,如费利西亚诺·森图里翁(Feliciano Centurión)以编织技巧绘制的“生物”刺绣、琼·乔纳斯(Joan Jonas)的《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希瑟·菲利普森(Heather Phillipson)的《老鼠音乐》、迈克尔·王(Micheal Wong)的《风土》系列等。

 

费利西亚诺·森图里翁在合成纤维毛毯上绘制神奇“海洋生物”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摄影:陈颢


希瑟·菲利普森,《老鼠音乐》,2021,纸、卡片、纸板、记号笔、多孔软木、音频,尺寸可变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摄影:陈颢



但生态系统的构成,不仅详述着物种的演变,更有关于时间及空间的维度。于是在展览中,与时间相关但其中一条线索,是以当下的环境及经验 重新展开对于历史/假说的认知,如雷维托·科恩和图尔·凡巴伦(Revital Cohen and Tuur Van Balen)《赔率(第一部分)》《三颗心》 等;而与空间相关的线索,如安德烈斯·费尔南德斯(Andrés Fernández)的《出生路线》、《岁月流逝》,塔比塔·雷扎尔(Tabita Rézaire)的《祖先的血脉》等 ,则通过虚拟或者想象的方式,构筑另一个平行的或者物外的生态系统,以此展开穿越过去或是未来的构想,当然也可能直指着当下的世界。

由此可想,这一届上海双年展结构体系的宏大和复杂,那么,占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3层展览空间的这64位/组艺术家的近80件作品,观众应该如何在展览的脉络框架中去进行解读?而展览的主题“水体”,虽说是个生物概念,用以诠释一种生态系统的运作关系和状态,但为什么要以这样一个概念来定义这一届的上海双年展?带着看展览之后的一系列好奇,「在艺App」专访了展览的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


策展人、建筑师和作家,第13届上海双年展的总策展人 (Andrés Jaque)







Q:为了这届双年展,你特地接受14天的隔离而来到现场。这是你第一次来上海吗,还是说两年前已经来过上海了,听说方案早在2019年11月便已经确定下来了?

A:是的,在此之前我已经来过上海,我非常喜欢这个城市,所以对这个城市及它周边的区域始终保持着研究关注和长期的工作联系。加上我本身是一名建筑师和策展人,一直以来的实践都是在探索作为生命、身体、技术和环境交互域的环境,可以说我对于上海的环境生态是比较了解的。也是基于此前的工作积累,当我在构筑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的时候,首先是以上海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空间——上海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位于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毗邻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不仅有优越的水利条件,并携有6300公里的内陆交通,直接贯穿长江三角洲直至青藏高原的冰川水域——作为切入点来思考这座城市与双年展及当下社会的关系,然后延伸扩展至主题及整个展览的脉络结构。


烹饪部门(组合),《三文鱼:障眼法》2020年 从机构中移除养殖三文鱼、环形天幕、粉末涂层钢、丝绸、ETC ColorSource™地排灯、ETC成像灯、3:1环绕声 尺寸可变 21分钟

2020年泰特不列颠美术馆“Art Now”项目委任创作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摄影:陈颢



卡洛斯·伊利哈尔瓦《两栖动物》2021,地勘钻取岩心(上海,约105米深;安徽,约60米深) 尺寸可变

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Q:因为上海是一个临江临海的港口城市,是以令你联想到阿斯特里达·尼玛尼斯关于“水体”的概念吗?

A:更准确地讲,因为上海在我看来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从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出发,我从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的工作中得到启发——当她试图对超出自我约束的身体及他者的肢体、技术和地域联系起来的湿润关系展开质问时,她实际上是在探索“身体”一词的双重含义。在这里,身体已经不再仅指人的躯体了,它更指涉着与“身体”相关或并不直接相关的环境、其他生命形态、科学技术等以一系列紧密关联等物质状态及关系。而不管人体或者非人体,实际都是多孔的 ,都需要通过呼吸、唾液分泌、分解/腐烂、射精、潮红、经期、排出、输血等方式渗透而形成。也就是说 ,“身体”只是个基础,我们试图去探究的是身体在自身限制之外的行为模式。

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机构都是一个生态系统、网络和集成体,它们是所有的争论、共识、结盟和竞争的发生现场。因此,在这届双年展中,关于“水体”概念的解读,便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地理或者生物甚至生态学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机制。


伊比耶·坎普,《余线》,2021,3D模型、计算机生成影像、木质雕塑、纺织品

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摄影:陈颢。



Q:也就是说你将上海以及这一届的上海双年展都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那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纳入那么多近代上海的通关函告、清代进出口贸易年鉴等文献资料是个怎样的考虑?除此之外,为什么将古代中国的地理名着《水经注》和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山海经》放在二楼展厅的最开端?

A:自90年代开始,每一届的双年展都在着重对于“新”事物和“新”现象的关注,但每一届的上海双年展与“时间”的关系却都很薄弱。而这两年,不管是从国际社会或者个人来说,“时间”都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所以在这一届上海双年展中,我希望让它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维度里去发生,尤其当地质时间被认为与一个偶发的迅疾的时间有关时。于是我从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挑选了许多与上海的历史和地理地质相关的藏品,希望可以更好地凸显出上海的历史和地理线索,以及其由此展开的一系列跨物种的联盟 。


王拓,《通古斯》截帧,“东北四部曲”系列,2021,单频4K影像,彩色有声,68分钟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藏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艺术家供图 



事实上,基于当下的“与历史对话”可能才是令我们可以更客观理解今天所存在的这个世界的有效办法。比如一块裂变的岩石,它显示出上海曾经是一个立足于湿地泻湖的海洋生态系统,但从上海今天的城市面貌来说,很难看出来这一点,也许只有在极少数的地方还能看到这些景观。所以,那些通关函告、地方志等文献,换个角度来说是上海会成为如今这样一个金融大都市的过往,而《水经注》和《山海经》,虽然这两本著作并不与上海直接相关,但从一个更大的历史维度框架里,它们从一个历史和东方文化的层面诠释了一个生态是如何进行跨物种联盟的。

便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延伸,在本届双年展上,我们也重新思考了艺术家安娜·门迭塔(Ana Mendienta)、郭凤仪和佩佩·埃斯帕利乌(Pepe Espaliúreflect)的过往作品,因为从双年展提出的主题观点来看,他们所具有的后人类、女性主义和奇异的思维方式,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生态法规的特殊呈现形式 。


郭凤仪作品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摄影:陈颢



Q:本届双年展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似乎是从一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着关于“女性主义”、“种族”和“跨性别”的命题?

A: 我觉得“queerness”(酷儿性)这个词会更准确。必须说,在这一届双年展中,所有关于“生态”的探讨都与“酷儿”和“女性主义”直接相关。
 
Q:关于“酷儿”、“女性主义”和“种族”的探讨,是否与去年至今在西方发生的一系列引发国际关注的事件有关?

A:方案在策展的过程中虽然有些调整,但其实2019年便已经确定下来了,所以并不是直接针对某几个事件所做出的关注、探讨或者反应。而实际上,不管是“种族”、“酷儿”还是“女性主义”,都是国际社会一直在讨论但从未被解决的命题,只是说在当下这个环境局势下来探讨,会更有“痛感”,而艺术对于社会问题的反应往往是最深切且多维的。


上:阿尔贝托·巴拉亚,《初领圣体百合》,2015,塑料假花(中国制造),摄影和绘画,背裱纸板,木框装裱,85x116x7cm。艺术家供图。

下:阿尔贝托·巴拉亚,《在地档案》,2003 -2020,金属档案盒,已归类并作标记的彩印相片约2000张,金属盒:51x45x18cm,相片:10x15cm。艺术家供图。




Q:所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3层的展厅空间中,是否存在着一个明确的结构路线或者某些对应的线索,是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个展览的?

A:没有明确的路线,亦没有任何提示性的线索,我们更鼓励观众通过认真地阅读每件作品的信息,主动去理解作品并创建对话和关联。在PSA这个展示空间中,我们将其看成是一个发生的现场,而并不是一个承载展示的容器;在这个场域里,作品与作品之间本身就存在某种对话关系,但它们也许并没有被明显的并置,甚至相隔甚远,比如塞西莉亚·维库尼亚(Cecilia Vicuña)的《奇普纪事(上海)》和安娜· 门迭塔(Ana Mendieta)的《沙之剪影》或佩佩·埃斯帕利乌(Pepe Espaliú)的《支持》均构成了对话;而卡洛斯·伊利哈尔瓦(Carlos Irijalba)在作品《两栖动物》中对于土质和土壤进行精心设计的工作,与曹明浩和陈建军的工作也形成了对话……但这种联系,需要观众积极地参与到作品中,并展开自己的思考。

在整个策展的工作中,我们一直在努力地避免让展览变成为一个填充式教学。但为了完善这一届双年展的结构和内容,我们也已经委托撰写并修订了15篇展览相关的文本,文本的内容将以扩展主题思考的方式在两处展馆中呈现,不解释也不缩小双年展主题的定义,只为在观众阅读和了解作品时,帮助观众开放感性,延展更细微的感知差别。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奇普纪事(上海)》,2006/2021年,混合媒材装置,未纺羊毛、视频,尺寸可变,4分12秒

立木画廊及艺术家惠允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摄影:陈颢



安娜·门迭塔,《沙之轮廓》(“电影作品”第65号),1978年

©安娜·门迭塔作品遗产有限责任公司及勒隆画廊(纽约、巴黎)

纽约艺术家权利协会(ARS)许可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佩佩·埃斯帕利乌,《支持》,1992年,行为记录、黑白影像,6分28秒

致谢佩佩·埃斯帕利乌遗产与佩佩·科沃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Q:参展的64位/组艺术家中,有33位是委托创作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

A:作为策展人,与艺术家一起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挑选”艺术家,而是在与艺术家一起打开更多的合作空间。但由于展览主题和结构的关系,我们相对集中关注的是那些探讨环境领域工作,或者通过身体和身体协作去展开创作的艺术家们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这些艺术家过往的个人经历、工作经验及工作方式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了解和充分的探讨,最终确定下来33位委托艺术家。例如前天与我对话的迈克尔·王,他是一个华人,后来随父母移民到意大利,现在又工作和生活在纽约。他的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迁徙和流动异乎寻常的敏感,也成为他创作里非常重要的特质。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方式,我们邀请并委托他为双年展进行创作。所以这种合作的过程,没有办法被简单地解释和描述,而双年展本身就是一个对复杂生态系统进行专门培育的呈现结果,其背后复杂的工作是很难被概述的。


迈克尔·王,《风土》系列  2021 色土、粘合剂、未上底漆的帆布 120×120cm×5

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摄影:陈颢



Q:你会对委任创作的艺术家提要求吗?比如针对什么主题或关键词进行反应和创作?

A:我们是策展人,不是指导艺术家的人,更多时候我们将自己视为对话者,通过对话和协作的方式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我们,都会逐渐明白“应该做什么”。对于艺术家如何去思考,怎么进行创作,呈现方式如何等等,我们不会进行干涉,艺术家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创作。


刘窗,《声音是货币吗?》2021,4k影像、彩色、立体声,30分钟左右

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特别鸣谢天线空间、成都国际都市双年展&蓬皮杜艺术中心、毛继鸿艺术基金会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摄影:陈颢



戴陈连,《桂花寻去月轮移2》,2020-2021年,装置,30分钟

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Q:每个策展人都会有自己的策展技巧和风格,在这个展览的策展过程中你们是如何进行策展合作,并协调策展风格和方法论上的差异的?

A:对于一个专业的策展人来说,这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

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双年展策展人,曾担任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立陶宛馆的策展人,现任职于伦敦蛇形画廊;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Marina Otero Verzier)与我一样,也是一位建筑师和策展人,并曾担任过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荷兰馆的策展人;由宓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学者,现任教于德国科隆媒体艺术学院和芬兰阿尔托大,她对于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思考有非常独到的理解;而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则不仅是一名学者型的思想家,更是一位资深的研究当代艺术与电影及环境生态的策展人,现任巴塞尔展会电影项目“光映现场”的策展人。

应该说,我们都非常了解双年展的工作,也非常习惯于集体工作,所以在整个展览的策展过程里,我们始终都在一起探讨双年展每一个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将整个展览进行切割式地分工策展。

与此同时,很让人高兴的是,我们5个人都非常热衷于探索生态学,并同样都将其作为文化和政治的范例进行思考和研究,这使我们之间在思考和工作方法上有许多共识。



蒲英玮,《水坝剧场》,2020—2021 年,水坝装置;700×600×500cm,影像;5张绘画, 每张200×200cm

由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Q:从第一阶段的“湿运行”到今天的“一个展览”,为期8个月的第十三届不仅有线上&线下的交流、与其它空间进行协作的“生态联盟”、接连开幕的“城市项目”、对话讲座,艺术家工作坊也一直持续在招募志愿者和“玩家”...它不像是展览,更像是一个随时都在保持“发生”状态的“剧场”。你是在对上海双年展进行“重新定义”吗?

A:这个问题你不是第一个发问者,但我不认为是重新定义。双年展本身就是一种协作机制,从一个城市或者国家出发去展开对外关系的交流、参与和协作。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最直观反应生态现状的现场,对于城市或者区域生态的影响,从其对外的扩展运动中被逐渐的渗透。而今天,不管是展览也好,观看方式也好,早已不是一个单一呈现的形态,展览也不再是一种封闭式的自圆其说或者教条式的生产,尤其,当互联网科技成为更新的对外渗透和协作的方式之后,我认为双年展摆脱传统的展览方式,成为一个随时随地“发生”的现场是无可厚非的,尤其在去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这种必然的“转变”从趋势变成了现实。

在这一届双年展中,我们通过一系列连续性的内容/活动串联,从不同维度介入社会的建构(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机制重建),希望以“相互关怀”的方式影响这一过程。所以,你也可以将这一届双年展看成是一个彼此协作相互关怀的平台,不管是艺术家、思想家还是观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彼此关爱的方式。而观众作为这个平台的协作者之一,也在对这个现场,甚至整个生态产生影响。


关怀家 × 定海桥互助社,《浮萍定海》2021,沙、镜子、木材、3D打印材料、旧家具、影像、卡片、道具,尺寸可变

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现场,2021



Q:在这届双年展的策展过程中,最困难的工作是什么?

A:双年展的策展工作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它有助于促进和减缓适应生命的过程。但是很显然的,人类在面对一个随时面临多种紧急状态的世界时,既是挑战,也非常必要。所以假如你的问题是,本届双年展最特殊的地方是什么?那我会说,本届双年展彰显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机制,是社会变革及其应对危机的方式中非常的组成部分。

当去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以至于双年展无法如期呈现时,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Marina Otero Verzier)、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由宓和我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不是推迟它,而是将它扩展为一个比以往展期更长的,持续发生的艺术过程。这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更开放的平台,也令更多的人可以更好地感知和体验艺术对于生态系统和社会的重塑。而就像我所说的,这届双年展是个一直在持续的,正在发生的现场, 如果观众想知道面对当下的情境,世界是一个怎样的感受,那么真的,到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的现场来,因为艺术永远是最核心的,根植于自我的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


-END-
图片信息来源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部分来自网络
©️归艺术家和PSA所有,禁二改丨盗用

采访、文字、编辑丨郁婷



往期文章回顾

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诗文稿》与“缂丝之王” 领衔,“弘历的世界”在京启幕
画廊周北京2021直播看展,一连七天线上线下一键嗨玩
“艺术北京直播路演周”来袭,一连七天畅游云端艺博会
6年1.79亿美元傲居毕加索最贵纪录,“她”为什么是他最爱的女人?



回到顶部点击 [在艺App] 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