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丨传世极罕,洵为珍贵,宋刻孤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现世引学界热议

带你一起学收藏的 在艺App 2021-09-25


宋刻孤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不仅是陆唐老、吕祖谦节注之前的第三个本子,更是最接近司马光原著的本子



5月11日,“宋淳熙间浙江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四十三至四十六卷”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现场嘉宾合影



学术研讨会特别邀请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古籍研究专家翁连溪,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赵前,国家文物局出版社编审孟宪钧,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丽娟,北京永乐拍卖古籍善本部负责人张曦共同进行探讨,沙龙由在艺及云杪文化创始人谢晓冬主持。


《资治通鉴》,司马光倾其毕生精力所著,陈寅恪赞之“吾国旧有政治史之空前杰作”,全书294卷,300余万字,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至后周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历史。但因其卷帙过于浩繁,学人常病未易偏窥,往往採摭切要以便披阅,宋文学家楼钥《通鉴总类》序云:“《资治通鉴》,司马公精力尽于此书,而士夫鲜有能徧读,始则以科举而求简便,世所传节本,自谓得此足矣”。

 

相传司马光曾亲作节本,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增节音注,但因好尚不同,去取各异,形成了诸多版本,此后出现的陆唐老注本、吕祖谦节本,详而不繁,严而有要,标目音注,各有条理,逐渐成为被世人认可的通行本,继而使陆唐老、吕祖谦节注前的旧本久佚,今已仅存两部:


1.宋孝宗时(1163—1189)刻本《吕大著点校标抹增节备注资治通鉴》一百二十卷,现存七十八卷,藏于国家图书馆。2.宋光宗时(1190—1194)刻本《入注附音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一百卷,现存八十一卷,藏于国家图书馆。

 

然而,欲系统考其源流,必先依其旧本。永乐2021春季拍卖会重磅推出的宋刻孤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不仅是陆唐老、吕祖谦节注之前的第三个本子,更是最接近司马光原著的本子。


  

Lot1589 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 四十三至四十六卷(节选)

宋淳熙间(1174-1189)浙江刻本

1函2册 皮质 蝴蝶装

 

避讳:


“玄、殷、弘”字  避宋太祖赵匡胤及远祖嫌名讳

“桓”字  避宋钦宗赵桓名讳

“徵”字  避宋仁宗赵祯嫌名讳

“慎”字  避宋孝宗赵昚嫌名讳

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敦名讳“敦”字不避讳,刻于宋孝宗赵昚在位时。


 

刻工:可辨者有“陈昌、彦、祐伯、方、俊、杨”等。

陈昌,南宋淳熙间(1174—1189)刻工,淳熙间参与刊刻《史记集解索隐》、《东坡集》。

刻工陈昌著录:1.《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P265,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2.《中国古籍版刻辞典》P485,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宋淳熙间浙江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四十三至四十六卷,半版14行行25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心记刻工,卷端刻大字“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尤其珍贵的是,此版本无任何公私馆藏,诸书目均无著录


  

明末藏书家毛晋曾据陆唐老音注《资治通鉴》翻刻书中《总例》




明末藏书家毛晋曾根据陆唐老音注《资治通鉴》进行翻刻,书中《总例》提到了一句:“温公旧有节本,书肆尝印行,既而蜀中有音注本,浙中有增节本,而吾郡乡先生张公又为增续本”,这里的“浙中增节本”便成为此宋刻孤本的唯一传世记载。


墨色凝炼,是为初印本,正文小字之风格欧褚兼具,相比大字本对写样、刻工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体精巧严密,点画丰润饱满,映带摹刻精绝,与任何一部馆藏名刻相比都毫不逊色,欧体白口左右双边是浙江刻本的典型特征。浙江刻本的雕印、校勘水准等均在蜀刻、建本及其地区刻本之上,为历代藏书家所推崇。


与会嘉宾分别从宋淳熙间浙江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四十三至四十六卷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几个角度,解析这件宋刻孤本的意义之所在。在艺App特别整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内容,以飨读者。



宋淳熙间浙江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

四十三至四十六卷

学术研讨会


点击图片看回放





此书绝对是宋刻

传世极罕,洵为珍贵



谢晓冬:我们今天研讨会的主题南宋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卷四十三至四十六卷,它即将现身永乐2021春拍古籍专场。此刻本现身的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外界广泛的关注,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能加深对它的认识。首先,先请各位老师谈谈对这套刻本的初步看法。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



李致忠:关于此刻本,我从如下五个方面谈。

 

第一,宋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不见任何书目著录,现在所能见到的踪迹惟有两处:


一处是明末毛晋翻刻陆唐老《音注资治通鉴》的《总例》曾经提到:“温公旧有节本,书肆尝印行。既而蜀音注本,浙中有增节本,而吾郡乡先生张公又为增续本。”

 

另一处是清代蒋光煦《东湖丛记》卷三《资治通鉴》题下记载:“又一残宋本,题《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下小字注云:‘首行末行均夹行大字,每半叶十四行,行廿四五字不等’),存三册,未详何人增节。”(清光绪九年云自在龛丛书本)。

 

清代蒋光煦的这段记载,验证了明末毛晋翻刻《音注本资治通鉴·总例》所说“浙中有增节本”,并非虚言,而是事实,并为此书提供了重要的流传踪迹。

 

蒋光煦生于嘉庆年间,是清代中后期的著名藏书家,藏书宏富,别下斋是他家的堂号,他曾经刻过很有名的丛书《别下斋丛书》。

 

依他的描述,这个《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即便不是他家的收藏,也是亲眼目睹过的。所以此书此本还是有流传踪迹的。

 

第二,今此本缺去卷首卷尾,更无增节者的题名,而且在清中叶后期蒋光煦见到时,已残存三册,所以它的总卷数及其增节人,已无从详考。当然,若是书铺子请人节选的,那增节者也就永远无以稽考了。

 

从现存的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节选的内容看,似乎刚到晋代,这以后还有很长一段历史,则其后还有不少内容要节选,所以它的整体部帙,估计当在百卷左右。

 

第三,据知该书此本第四十二卷,中贸圣佳曾经拍过。昭示此书此本至少还有五卷存世。表明此书的其他卷帙还有可能散存在海内外的人世间。它们或待价而沽,或时候未到,什么时候应世而出,此次拍卖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共同搞好这次拍卖。


  

Lot1589 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 四十三至四十六卷(局部)



第四,此本狭行细字,皮纸印造,典型的浙刻精品。字体在欧褚之间,虽小,但版样书写,刊工操刀,一丝不苟。这个书让人看着长精神!

 

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是唐初书法四大名家,他们将楷书、楷法推向了极致。而雕版印书恰恰需要端楷写样,这就使不同地域的写样书手崇尚、模仿各有所宗。

 

褚遂良是钱塘人,不仅书法超群,更是唐初政坛要员,对于宋朝的浙江人来说,是前辈先贤,这就成了宋代浙江书手效仿的楷模,遂令浙刻诸书有了特殊的风格。所以看一部好的宋版书,不仅在内容方面受益,在艺术上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此本就是典型的标本。


  

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敦名讳“敦”字不避讳,刻于宋孝宗赵昚在位时


 

第五,此本避讳是较为严谨,尤其是避“慎”而不避“敦”,已将此书开版的时间限定在南宋孝宗一朝。特别是遇“桓”皆避,正是此期特有的现象。

   

南宋高赵构是北宋徽宗第九子,钦宗的异母弟。他对钦宗的遭遇十分惋惜,因而也十分敬重,他曾经说:“临御沉机渊断,圣不可测,乃遭厄运,暂为北狩,朕念手足之恩,尝若神会。”这几句颇带感情的话,影响了很多人,包括写样书手,故对其讳回避尤严。

 

总之,我个人认为此书绝对是宋刻,传世极罕,洵为珍贵。



在艺科技及云杪文化创始人谢晓冬



谢晓冬:李老师刚才用了一些词我印象很深刻,说此书看起来非常精神,也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关于这部书一共应该有多少卷,还有没有其它卷存世,做了推测。第二关于此书的成书时间,现在看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它有没有可能刻于乾道年间,大家可以讨论。李老师又从艺术地理学,跟褚遂良浙江人的角度,对此书字体风格进行了分析,都是很有意思的观察。接下来请翁老师继续。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古籍研究专家翁连溪



翁连溪:这次上拍的《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是四卷,社会应该上还有一卷,我之前也见过,现在知道存世有五卷,从这些本子的外观看,或者说从它的装潢看,最初肯定是说蝴蝶装,后来又改成线装,书边上有钉眼儿肯定是改过线装,现在又改回蝴蝶装,装成两册。它的皮子什么都是新装的。

 

纸张方面,李先生讲到它是浙江地区当时经常用的薄皮纸,再加上从字体、版式这几方面来判断,它应该无疑是宋版南宋刻本,而且刻的比较精到,正所谓狭行细字。老先生也讲过,这种密行小字,叫“行细如樯、字细如发”,指的就是这种书。

 

近年市场上出现比较多宋版书,但像这次《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字体这么好、刻工如此精到的则非常少,它是浙刻本里比较好的书,也是最近这几年现世比较好的书,让人念念不忘。像曾经出现的《南岳旧稿》、台湾买走的《尚书》小字本,这么多年我也一直记在心上。



Lot1589 宋淳熙间浙江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四十三至四十六卷(局部)



 

别的书宋版书也不少,但是漫漶的比较多。这本书从内容上来讲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可谓珍罕之物。

 

谢晓冬:您说“行细如樯、字细如发”,这俩词是对浙刻本的评价,还是对好的宋本书的评价。

 

翁连溪:是指行比较多的小字本,一般的都是八行、九行、十行、十二行,这个《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可能得超过十四行了,而且它开本也非常小。本子本来的版面就小,还刻这么密的字,所以刻的非常不容易,非常稀缺。



国家文物局出版社编审孟宪钧 



谢晓冬:孟老师您有何高见?

 

孟宪钧:我不懂高古的东西,我平常主要关注碑帖“黑老虎”、清代刻精本之类的,看这个像是看天书似的。刚才李先生、翁先生二位讲的非常全面、非常到位,我完全同意。这个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稀有、非常精致、非常珍贵。


刚才李先生说这个书非常稀少,历来的书目里都没有著录,只有明末毛晋在翻刻音注《通鉴》的总例中,提到过浙江曾刻过这个书,然后是清末咸丰年间蒋光煦在其著作《东湖丛记》中有较详细的介绍。《东湖丛记》这个书本身就特别珍贵稀少,它里面讲到的碑帖、古籍,也都是历史上很重要的作品。


我顺着李先生的话讲讲《东湖丛记》,此书作于咸丰六年(1856),刊刻于蒋光煦自编的《别下斋丛书》中,《东湖丛记》书中所收,多为作者经眼经手的古籍、碑帖等,资料价值、学术价值都很高。由于刊刻未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故书流传未广,旧本难求,堪称善本。清末民国间,缪荃孙有感于此书稀见,在《云自在刊丛书》中覆刻《东湖丛记》,书才渐多起来,蒋氏除《别下斋丛书》之外,还刻有《涉闻梓旧》丛书,其中也多收精本稀见之书,故《东湖丛记》中著录这个《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就毫不奇怪、顺理成章了


在我对古书的认识中,一般讲浙刻为欧体,蜀刻为颜体,江西刻本为既有颜又有柳。这个书属于宋代浙刻精本,字体风格近欧体,狭行细字,开本也不大,纸张也特好,绵润洁白属细皮纸。明清两代翻刻宋版书时,多见此体。具体讲如明代小宛堂翻刻宋本《玉台新咏》,清代康熙仿宋本《楝亭十二种》,清道光刊《述学》等。


李先生看来此书字体应该是欧和褚都有,可能我认为欧字偏多一点,欧字在唐初四大家,或是欧颜柳赵中,都是排首位,欧字影响比较大,欧字好的碑帖也特别多,例如:《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君碑》《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这些都是现在研究欧的重要版本,而且话题也特别多。


这部《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欧字的成分也不小,写样写得好,刻工也好,是细皮纸,又是比较初印的。


翁老师刚才说,一般看宋版书、元版书、漫漶的地方会比较多,有修版的。像这种干干净净初印的,则比较少见,又是书目上没著录过的,所以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兼具,而且非常珍贵稀有。

   

谢晓冬:孟老师也谈到这个本子,目前看到的著录,是在毛晋的著录和清代《东湖丛记》中,说明从明代开始,此书可能就极为稀少了,所以传到今天,还有机会看到这个本子是非常难得的。接下来请赵老师发言。

   


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赵前



赵前:我跟《资治通鉴》还是挺有缘分的。我们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残稿一卷,上有有465字,为司马光手写。这个手稿草拟于范纯仁(范仲淹之子)致司马光及其长兄司马旦的书札上。


当时纸张仍然是一种较为稀缺的资源,司马光本人崇尚节俭,就直接将信的内容划掉,除资治通鉴稿外,还在空白处草拟一篇惠物状。同时,读者细观原稿内容,还会发现,有些字有缺笔现象,这是为避当时皇帝的名讳。


司马光当年手稿本身有294卷。据说存了俩个屋子。《资治通鉴》是部洋洋大书。


  

宋孝宗时(1163—1189)刻本《吕大著点校标抹增节备注资治通鉴》一百二十卷,现存七十八卷,藏于国家图书馆


  

宋光宗时(1190—1194)刻本《入注附音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一百卷,现存八十一卷,藏于国家图书馆


 

谢晓冬:三百多万字,其手稿量会很大。

 

赵前:是的,量非常大。但是那么大量的书稿,到现在也仅剩下了一卷。是国宝,也是国家图书馆重要的收藏之一。


今天见到这四卷《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我也非常高兴。目前,我们知道几卷存世,但是我估计它应该是一部海内外孤本。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它的文物价值、以及它的文献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刚才各位老师也都讲了它本身是狭行细字,可能因为要节省纸张,这种特点在宋刻本中,我们是能够见到一些例子的。例如:明代崇祯年间赵均刻的《玉台新咏》,也是类似于这种狭行细字样子。他的底本,号称是当时他父亲收藏的宋刻本《玉台新咏》。当时冯舒、冯班专程到他家把这个书抄录下来,他抄录下来的本子,现在在国图收藏。


这部《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从刊刻到现在,差不多一千年了。一千年间,只有两个比较简单的著录,可见流传不多。此书能留传下来是非常难的,历经沧桑。今后不管谁收藏了这部书,还希望根据书上的蛛丝马迹,继续进行考证,看看它到底有怎样的递藏经过。

 

谢晓冬:下面有请张丽娟老师谈谈您的看法。




节本系统里

源流较早的一本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丽娟



张丽娟:《资治通鉴》体量比较大,中国经典都有这个特点,如果是特别经典的著作,又是大部头的著作,后边会出来不少这种衍生的著作。就像《史记》也有一些详节的版本。

 

《资治通鉴》据说最初是司马光自己作的节本,但是后来有历代学者对这个观点有质疑。不管这个节本是不是司马光自己做的,确实是宋代很快就有了一个这样的节本。现存的《资治通鉴》节本,各种名目的,基本上都是加了注的,加附音的,它们大部分是福建地区的坊刻本。

 

像《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浙本,它是没有加附音、没有加注的。从文本源流上讲,它应该处于这些节本系统里比较早的节点,应该是离最初的节本最近的一个本子,属于节本系统里源流比较早的一个。

 

有位学者研究过《资治通鉴》节本源流,但是没有见过这个本子,看的都是现存其它加注、加附音的,通过他的研究,我觉得这个本子是可以补充他里面早期节本的这个缺环。从资料性上来讲,这是它比较重要的一点。



Lot1589 宋淳熙间浙江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四十三至四十六卷(局部)



从版刻上来讲,这个本子的特点很突出,字体是浙刻本无疑。而且字体属于比较早的浙刻本,比如说像《南岳遗稿》等,是后期浙本使用了比较方正的字体,这个本子的字体是有一点属于比较早的浙本,字形稍微长一点,有一些连笔的,像三点水的这种连笔的情况,这和后期比较方正的浙本字体不太一样。

 

还有一点,是第一行夹行两行大字题名这个特点,也挺特殊。南宋刻书是有个特点的,就是同一类的书有时会一起刻,国图有一部《资治通鉴外纪》的节本,那个本子跟我们这个本子的版刻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包括行款、题目两行大字和字体,我甚至觉得其中一个刻工,跟这个本子里的刻工应该是同一个人。有可能这两个本子,是同时刻的,都是非常好的宋刻本。

总之,我感觉这是一个宋刻孤本,历代都没有著录过,从文物价值、文献价值来讲,都很重要。

 

谢晓冬:接下来听听张曦的看法。

 



最接近司马光本意

弥补现存元刻本陆唐老注本

以前《通鉴》节本的空白



北京永乐拍卖古籍善本部负责人张曦



张曦:关于司马光节本,我找到了著录。最早的著录见于元脱脱帖木儿(1314-1355)撰《宋史艺文志》,其中著录了两种司马光的节本,今天都失传了。而且明确地说明了它的卷数,第一种是《资治通鉴举要例》是60卷;第二种是《通鉴节要》是80卷,连卷数都著录的如此明确,肯定是司马光亲节是无疑。还有一个南宋俞成编写的《萤雪丛说》,也说到司马温公亲节通鉴。

 

《资治通鉴》是宋神宗钦赐的名字,他看过非常满意,设书局,配资源,让他继续写成了这部书,因此该书其实属于皇家御编性质。后来的增节、节选,也带有皇家色彩。《资治通鉴》作为科举考试一项重要的内容,相当于皇家给了各位读者一个大纲,所以有60卷和80卷的版本,但是很可惜这个已经失传了。

 

自从这个书出现之后,《宋史》又著录了三种节本。一个是吕祖谦本,为现存最早的蒙古刻本,刻于宋末1257年,目前存于国家图书馆。

 

这次的《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就是目前所存的第三个节本,而且在陆唐老作《增节音注资治通鉴》的时候,他自己写了一篇序,曾经写过三个注本,并被后来毛晋所沿用。

 

毛晋是明代藏书最有名的人,他对现存的三种节本,应该是经过严格考证的。一种是蜀中音注本,再有是浙中的增节本,还有吾郡乡先生张公的增续本,现在仅存的只有蜀中的音注本,也藏于国家图书馆是光宗时代的刻本,张公的增续本失传了。



宋淳熙间浙江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四十三至四十六卷



这次现世的是浙中增节本,这个版本对《资治通鉴》的增节过程非常重要,而且它比较接近司马光的本意。

 

从北宋元丰七年(1984)司马光撰成《资治通鉴》,到南宋淳熙年间《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的出现,时间经过一百年,它弥补了现存元刻本陆唐老注本以前《通鉴》节本的空白,也是比较重要的版本,是研究《通鉴》节本的重要资料。

 

这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的刻工,也非常特殊,我对比了国家图书馆藏的一些浙刻本,发现它的字体跟别的浙刻本,还有一些不同——它将书法的映带笔意诠释的非常完美,连三点水的映带,也表现了出来。

 

古代刻书,会先经过写样,再经过刻工表达。写样的人,可能为了刻工方便,往往会把字写的非常得工整,到后期成为匠体字。这本书的写样,则把书法写的非常飘逸,而且刻工也完美的表现出了写样人的书法,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李老师说它是褚体,我确实挺赞同,虽然有很多欧体的笔意,但是连笔在欧体里非常少,现存的刻本中也是非常少的。我认为跟第一名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集》相比,可能就是互为沉鱼落雁,真的都非常得美。



学术研讨会现场嘉宾参摩书籍



谢晓冬:刚才讲到陆唐老、吕祖谦节注本,大概有两个本子都在国图。那么这两个本子之外,目前这个本子是发现的第三个本子。同时通过查阅历史著录考证说,司马光自己就做了两个节本。再往之后还有?

 

张曦:再往后是吕祖谦的《通鉴节要》,胡安国的《通鉴节要补遗》,还有洪迈的《节资治通鉴》这三个版本都已经失传了,只有吕祖谦有一个蒙古刻本,是刻于宋代末期。

 

谢晓冬:我的意思是在这个本子之前,还是之后?

 

张曦:在这个本子之后。

 

谢晓冬:放在司马光序列当中它也有可能是第三个,可以这样讲吗?

 

张曦:现存的第三个,有记载的第三个。

 

谢晓冬:这个论点我们可以展开讨论一下,刚才包括李老师也谈到对于刻印成书的时间,现在材料给的推测是南宋淳熙年间,有没有可能在孝宗更早的时候?

 

张曦:里面有7个刻工可以辨认出来,其中陈昌经过两次著录,他在淳熙年间刻了《史记集解索引》和《东坡集》两部书被著录下来,我说他是淳熙也不是特别准确,是比较保守的看法,陈昌也有可能在淳熙之前就有刻书,但是因为淳熙年间有陈昌的著录,我觉得这个时期比较可靠,有可能更早,我们也希望是更早。

 

谢晓冬:比较严谨和保守一些。

 

李致忠:孝宗一朝有乾道,不只是一个淳熙。

 

翁连溪:避讳字也是就这一段时间显现出来了。

 

赵前:按照李先生说法是比较稳妥的,实际上这么说反而更准确。

 

谢晓冬: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此书的刊刻时间,直接定为是宋孝宗一朝就可以,本身也不是很长,几十年的时间。乾道至淳熙之间,这样也是比较准确的。这也是大家的共识。

 

第二个问题,这个节本是谁来节的?有可能是名家,也有可能是书铺,还是什么机构来做这个事情?

 

李致忠:早期不敢说。司马光用十九年完成《资治通鉴》,此书问世之后,连司马光自己都认为卷帙浩繁,没法读。因此,又做了三项工作,还有30卷的目录,也不是目录,是简要的内容;一个是《通鉴举要》80卷,大概没做完,他就过世了。所以他自己再做详节,或者是什么这个事究竟存不存在,这个事真值得研究。

 

我觉得《通鉴》非常重要,因为一个是内容好,一个是司马光这个人在那些官员里是最忠诚、可靠、学问也好的这么一个人。《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写,有他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从这一年起?因为,二十三年以前写到《春秋》里去了,那是经典,不能动,这是司马光的观点,当然表面是这种观点。所以你说《宋史艺文志》还有两个,究竟是司马光的还是伪托的,没有工夫再节选。

 

谢晓冬:就跟现在似的长视频都改成短视频,大家没有时间全部看完。张老师有什么看法,一般是不是一个增节本,还是会有一个很有水平的作者,不是一个团队,或者是某一个书商能干这事的,对吗?

 

李致忠:书商干不了,必须请人。

 

张丽娟肯定有专门的学者,起码是有一定水平的人。李先生刚才说的,我挺赞成的,从时间上来讲,司马光应该是没有时间来做增节,前人说过这个事,包括宋人自己。周必大(1126-1204)有一封信提到节本的问题,他举了几条,说明不太可能是司马光自己节的。从宋代开始就有这种疑问了,我觉得应该也不必纠结于这个。

 


Lot1589 宋淳熙间浙江刻本《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四十三至四十六卷(局部)


 

我们这个节本,反映的是经典的一个普及化的问题。宋代除了《资治通鉴》,前面的这些经典包括《十三经》、诸子、《史记》等,在宋代都有一个普及化的过程。《资治通鉴》本身是宋代的作品,宋代有了这种经典普及化的情况,所以出来这个节本。这个节本之后,又出来了增节本,以及各种附音、附注的节本,反映《资治通鉴》在南宋时期,在民间繁荣普及的一个盛况,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去理解的。

 

在这样一个大的体系之下,我们这个本子,在整个《资治通鉴》节本体系里是处于前端的。


谢晓冬:最早的看不见了?

 

张丽娟:现存的节本里,这个应该算是最早的,没有后边附加的那些东西,从文本源流,从时间上来讲也应该是最早的。

 

谢晓冬:您刚才谈到,跟这个本子的刻工,版式基本一致,是哪个本子,什么时代的?

 

张丽娟:请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复印了《资治通鉴外纪》的一叶,这个本子也是避讳到“慎”。这个书全,刻工比较多。《外纪》里边有个刻工叫方伯祐,《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里边有一个伯祐,还有一个单字刻工方。我感觉,这个应该和《外纪》的方伯祐是同一个人。(刻工方伯佑著录:1.《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P4,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2.《中国古籍版刻辞典》P111,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中刻工“彦、俊、杨、昌”等均与宋刻本《资治通鉴外纪详节》中刻工对应。这两个本子的行款版式是一样的,字体也非常像,推测是同时同地刻的,这些刻工都是浙刻名工,可以印证孝宗朝的时间。


谢晓冬:再聊关于此书艺术性的问题。刚才各位老师都谈到,它的刻工水平非常之高,老师有谈到欧体,有谈到褚体。我想再问孟老师,您的看法如何?

 

孟宪钧:我看这个字属于,欧和褚相结合。例如:“司马温公”,这个“温”字,三点水带牵连,欧字不怎么牵连,但我个人认为这个书,欧成分居多,欧字特点是又方又整,前面曾说过,宋刻浙本多欧体,历来认识如此,大致不错。而且此书写手既精,刻工又特别好,给人一种既整饬又优美的印象,艺术价值特高

 

李致忠:这是一个宋朝书手的模仿,唐初四大名家已经好几百年了,宋代崇尚唐代文化,它要求就是达到唐代那种规格。本地有一位唐代先贤,当然会受他的影响,又是高官又是书法名家。好比是四川刻书、蜀中刻书,就是尊的颜体,研究颜真卿在那儿做了多长时间官,写了多少东西,就知道为什么受他影响了。

 

我觉得倒是这样,现在假定我们承认司马光并没有给自己的书做详节,反而是这个很重要。

 

谢晓冬:对,这是目前看到最早的一个版本。

 

李致忠:就是《资治通鉴》节本中最早的一个版本了。

 

再说一句,大家比较忌讳所谓的“帖括之书”,其实“帖括之书”是非常重要的。封建社会文人士子唯一的出路是通过科举考试,这是一件大事,经典不是一般人能详节的,得把这个书做好,做出一个楷模,就读这个不用读原书了,所以要重点内容要刻得清楚,但体量一大不成,只好在一个版面里头增加行书,增加字数,使它体量小一点。“帖括之书”并不减低书本身的重要性。

 

谢晓冬:做这样的书本身要求的水平、重要性都是蛮高的。

 

李致忠:吕祖谦是大学问家,他也做“帖括之书”。

 

谢晓冬:那个时代也没有这么多的限制,反而认为是最重要的事情,影响的不是一小波人,而是影响整个时代的精英都要去看、去学习它,所以这个书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沙龙讨论渐到尾声,基本上几个问题大家都回应到了。最后一点请李老师谈一谈,我们从版本、艺术性、流传角度,都去讨论了,那内容方面,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会有多大?《增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文献价值,或者是内容价值来说,这块各位有没有进一步的探讨?

 

李致忠:文献价值还得做再点儿工作。

 

谢晓冬:需要详细的比较。

 

李致忠:哪怕是对上几段,跟《通鉴》原文去对,节选的技巧到底是什么?选到什么地方,选到哪儿,都需要去研究。

 

抄史书,抄实录,是要有技巧的。随便什么都抄,是没用的,抄书人对内容需要有判断,所以他要学问,书铺可以刻这种书,但绝对编不了,他要请高人才行。

 

谢晓冬:对。张老师您刚才也提到您有朋友是不是在研究节本体系,这个本子,对他来说会是很大的帮助?

 

张丽娟:是在网上查到的一篇复旦大学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少微通鉴节要》,前面有一章专门讲少微之前其他人的这些《通鉴》的节本。他搜集的还是比较全面的,当然他没有搜集到我们这个本子。

   

谢晓冬:今天我们见到这个本子,很多文物能够在某个时点出来也是一种传奇。谢谢大家的意见,我们的活动就到这儿告一段落。



-END-
图文信息来源丨永乐拍卖、在艺App
禁二改丨盗用

文字整理丨孙璐
编辑丨谢媛






往期文章回顾



观点丨17余米孤本“缂丝之王”为何是乾隆朝的巅峰之作?
妮基·桑法勒的MoMA首次大型个展,设想了居住在世界的“新方式”
在艺·对话丨@路伊·霍洛威尔龙美术馆个展“再校准”,女性艺术家的非完整“蜕变史”
“弘历的世界”特展巡展将登陆上海,乾隆“兰亭文化工程”巅峰之作“缂丝之王”亮相



回到顶部点击 [在艺App] 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