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成立15年的雅集,如何用一场展览树立艺术品收藏榜样?

带你一起学收藏的 在艺App 2022-01-20


2021年12月23至2022年2月14日,国内知名收藏团体“鸣鹤雅集”携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嘉德艺术中心,共同呈现“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



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开幕式现场 嘉宾合影


鸣鹤雅集成立于2006年,团体成员由一批对艺术怀以满腔热诚,致力于艺术品收藏和研究的优秀企业家组成。自鸣鹤雅集成立十五年以来,藏家们不断专注研究,分别建立了各自不同的艺术品收藏门类和丰富的收藏体系。


本次展览集合了鸣鹤雅集十五年收藏之大成,根据不同收藏专项以“鸣鹤雅集、瓷制笔筒、书画”三大主题进行展示,达300余件珍品展览容涵盖瓷器、书法、绘画、佛造像、玉石文玩等多个门类,精彩纷呈,蔚为大观。



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 展览现场


与传统收藏团体不同,鸣鹤雅集将收藏的实践升华到活动教育与学术研究,曾推出的精美展览与沙龙活动,均受到收藏界肯定及认可。

而本次“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为鸣鹤雅集自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类最为齐全的展览。本次展览不仅汇聚了鸣鹤雅集会员的收藏精品,同时,也向整个收藏界乃至社会各界展示了鸣鹤雅集十五周年的收藏历程与成果。


以学术指导收藏

鸣鹤雅集十五周年

精品荟萃 共襄盛举


北京大学的西北隅,原是清代贵族园林“鸣鹤园”旧址,当年曾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也是北京大学“九大园林”之一,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即坐落在这处风景如画的园林之中。

时间回到2010年8月28日,一场名为“鸣鹤清赏”的展览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是“鸣鹤雅集”的首展,近百件私人收藏精品公开亮相,这也是自2006年成立仅五年的鸣鹤雅集,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 展览现场

依托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创立的鸣鹤雅集,从创办伊始就确立了从参观走向参与,以学术指导收藏的艺术品收藏理念

就此,鸣鹤雅集创建人、收藏家,原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副主任蔡炜表示:“对于艺术品的收藏,首先一定要具有艺术性。有些作品属于老物件,有文献价值,但不一定有艺术价值。不论哪个门类的藏品,尽量收藏最艺术化的作品。仅仅拥有一件艺术品,也是不能够完全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真正含义,需要把学术带进收藏。

鸣鹤雅集还经常组织长期会员交流学习,走访各大博物馆和考古遗迹,还在此基础上构建并不断丰富自身的收藏体系,为众多收藏家、考古、文物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 展览现场

鸣鹤雅集与中国嘉德的渊源也颇为深厚,早在2014年就曾分别以文房及德化白瓷为主题合作举办展览,获得广泛关注。鸣鹤雅集会员与嘉德同仁也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常交流心得,切磋技艺,共同成长。


此次鸣鹤雅集将多年珍藏的艺术珍品汇集于嘉德,以飨同好,也是收藏界和艺术界的一大盛事。


如鸣鹤雅集这样十五年如一日,坚持严肃、严谨、严进、严出的收藏团体,寥若星辰。中国嘉德董事总裁胡妍妍指出:“他们坚持‘以学术指导收藏、从收藏走向学术’的理念,专注研究,潜心收藏,致力于收藏与文化的传播,建立了丰富的收藏体系。可以说,如此质量整齐,品类多样的文物类收藏,无论是在公立博物馆,还是私人收藏机构,都是不多见的。这次展览是对鸣鹤15年来收藏成绩的荟萃,更是给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百余件瓷杂珍品重磅云集

树立文人雅集之榜样


鸣鹤雅集专题展现了雅集会员所蓄瓷器、玻璃器、铜器等100多件不同类别的藏品,上至宋元,下至近代,时代跨度长,展品类别丰富。

 

其中瓷器部分占比最大,以单色釉为主尤以茶叶末釉收藏最为完备,蔚为壮观。而铜器亦非常亮眼,诸色齐备,颇具巧思。此外,玻璃器展品是本专题中的另一大亮点,以各式清宫御制玻璃文房为主,格调高雅,档次高贵,是为国内难得一见的玻璃器专项收藏展出。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瓷,其属于高温黄釉,色泽黄绿掺杂,犹如茶叶末般,“绿色”称之为“茶”,而黄色又称之为“末”。茶叶末釉的整体风格深沉而凝重,古风古韵意味非常浓重。茶叶末釉最受雍正、乾隆两朝所喜爱,一度成为宫廷秘釉,专供皇室珍赏。



清乾隆 茶叶末釉龙耳汉壶尊



“清乾隆茶叶末釉龙耳汉壶尊”直口微撇,直颈微束,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外撇式圈足。尊颈位置呈对称龙耳,古意悠然,腹部饰凸起的革带方框纹,通体施茶叶末釉,釉面黄润素雅,厚润柔和。足底暗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据清代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帝曾多次询问此类釉色瓷的制作。如:“乾隆二年,乾隆帝传旨御窑厂,厂官窑收小双耳鼓款式不好,不必烧造。乾隆三年,又传旨意烧制”等,足以见得乾隆帝对它的珍视程度。



清乾隆 茶叶末釉龙耳汉壶尊(局部)


 

“清乾隆茶叶末釉龙耳汉壶尊”为清代仿古铜器之典型瓷器作品,其是具有“礼器”性质的大型宫廷陈设瓷器,此“清乾隆茶叶末釉龙耳汉壶尊”釉色深沉,风雅隽永,置于殿堂之中,可解思古之幽情,为清乾隆茶叶末釉之精品,殊为难得。


橄榄瓶是我国十大经典陶瓷器型之一。微撇口,短颈,肩颈内收,中腹微鼓,口底大小相当,形似橄榄。其最初创烧于宋代,元明清皆有制作。而橄榄瓶作为“清三代”极具特点的官窑器型,尤在雍正及乾隆时期最为兴盛。此时期创烧的橄榄瓶均深受广大藏家喜爱。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这五件清乾隆时期的橄榄瓶,其造型均小巧端庄,釉面淡雅清丽,釉色凝润古朴,别有一番韵味。



橄榄瓶组合 从左至右依次为:清乾隆 茶叶末釉橄榄瓶清乾隆 霁蓝釉橄榄瓶清乾隆 仿官釉橄榄瓶清乾隆 绿哥釉橄榄瓶
清乾隆 仿哥釉橄榄瓶

青釉为中国最早的颜色釉,而粉青釉属于青釉中的一种,为宋代龙泉窑初创。因粉青釉是南宋龙泉窑的名品,其釉色在青绿之中显粉白,故名“粉青”。其所使用的厚釉技术,正是龙泉窑结合南北、融合官民两窑技术的创新成果。


粉青釉在光线充足之时,会呈现出如玉般的油脂感和润泽感,并在油脂感中呈现淡淡的天青色。

 


清雍正 粉青釉小口罐


粉青釉在经历元明两朝的复烧之举后,直到雍正及乾隆两期在督陶官唐英的主持下,技艺彩更为成熟,成色素雅匀净外,更显宋代文人雅致之趣。

 

这件“清雍正粉青釉小口罐”为直口,上狭下阔,丰肩,鼓腹,下承圈足。造型敦实可爱,罐内外壁施青釉,釉质青润厚腴,清淡素雅,宛如美玉琢成,又似碧水凝冰,足底以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清乾隆 紫金釉洒金仿古铜双螭戏竹小花插


“清乾隆紫金釉洒金仿古铜双螭戏竹小花插”为双竹节式,两只螭龙嬉戏其间,一只盘绕于高竹节侧,似在躲藏,一只伏于矮竹节上,似在找寻。二螭龙筋骨毕现,灵动非常,尾部还塑造成如意状,体现了工匠的巧思。花插周身罩紫金釉,有金粉融于釉内,宝光内敛,底金彩书“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清乾隆 粉彩描金无量寿佛


“清乾隆粉彩描金无量寿佛”头带五叶宝冠,披发垂肩,宝缯飘拂于耳际,面相慈祥,细眉垂目,鼻高垂耳,嘴角内敛,神态安祥。其手带臂环,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花座上。通体以粉彩描金为饰,颇具清代宫廷金铜佛像“见肉泥金”的装饰风格。



清乾隆 粉彩描金无量寿佛(侧面)

而其服饰则更为华美绝伦,苹果绿色的披帛绘以各式缠枝花卉,松石绿地袍裙装饰描金粉彩缠枝宝相花纹,纹饰线条勾勒细腻,描绘精致。无量寿佛手中宝瓶、莲花座均分段烧造,莲花座以榫卯结构与坐像接合,设计巧妙,工艺精湛。

 


清乾隆 仿古铜釉描金索耳三足炉

“清乾隆仿古铜釉描金索耳三足炉”为鼎式,敞口,口部置对称索耳,束颈,弧腹及底内收,下承三足。炉腹部以石绿花釉模仿青铜氧化为底色,其上以金彩点染,以模仿铜炉洒金之工艺。炉底浮雕“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此炉集浅浮雕、堆塑、彩釉工艺于一体,工艺极为复杂,彰显了乾隆御窑制瓷工艺之成熟与高超。

 


清雍正 炉钧釉蚰耳炉

“清雍正炉钧釉蚰耳炉”为蚰耳式,器形柔美丰腴。炉唇口微侈,颈部略收,颈腹部置对称双蚰耳,扁圆腹及底内收,下承外撇式圈足,足端刷酱黑色护胎釉。


炉内外施炉钧釉,蓝色与独特的高粱红色交融、垂流、积聚,形成绚烂瑰丽的效果,外壁流淌均匀,似瀑布归潭,由动而静,内外皆景,光怪陆离。外底心暗刻“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雍正 斗彩贯套如意寿字纹鱼浅


“清雍正斗彩贯套如意寿字纹鱼浅”胎体厚重,造型规整,敞口,斜直壁,圈足,足端露胎。内外施透明釉,釉面清润光洁,微泛青。周身纹饰以斗彩绘制而成,外壁饰斗彩贯套如意寿字纹,画面中贯套如意纹于口沿及胫部呈上下对称分布,腹中间饰寿桃及寿字纹八组,布局对称,寿字以深浅两种颜色填涂,并加金彩描边。画面构图严谨,繁而不乱,纹饰勾勒细腻,填彩精准,设色丰富。


耿宝昌先生曾在《明清瓷器鉴定》中讲到“鱼缸中有器壁较浅似木盆的,称之为“鱼浅”,此器形自康熙时初创”。但由于体量巨大,烧造和保存均不易,故此式鱼浅存世较少,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明永乐 铜鎏金释迦摩尼坐像

“明永乐铜鎏金释迦摩尼坐像”头饰螺发,肉髻高隆,宝珠顶严。面相丰满端正,高鼻薄唇,眼睑低垂,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左手置腹部结禅定印,右手下垂结触地印,呈“降魔得道相”。



明永乐 铜鎏金释迦摩尼坐像(底座局部)


其上身着袒右袈裟,衣纹流畅,起伏自然,质感和立体感颇强,特别是腿部衣纹呈对称状密集分布,转折自如,潇洒飘逸。莲座为双层束腰仰覆莲式,上下边缘各饰一周圆形连珠纹,莲花瓣周匝环绕,饱满有力,莲台錾刻“大明永乐年施”六字一行楷书款。



清乾隆 仿绿松石套红玻璃秋景诗文笔筒

乾隆时期是我国古代玻璃器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技艺高超,绚丽多彩。所达到的成就也是中国玻璃发展的最高峰,并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文房器具,是中华民族工艺宝库中独特的精品。

纵览明清瓷制笔筒盛况

集中展示专题收藏成果


瓷质笔筒专题所展出的90余件不同时代和装饰工艺的作品是鸣鹤雅集会员三十多年来专题收藏成果的集中展示。

 

此次专题以时代为序进行纵向展开,充分展示了明清至近现代瓷质笔筒的生产工艺和演变历史。同时,根据不同装饰工艺,横向展示了相同时代下瓷质笔筒的多样化发展。

 


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 展览现场


成熟的瓷质笔筒约诞生于明代崇祯时期,而青花笔筒在瓷质笔筒中最先得到创制。崇祯时期的青花瓷质笔筒,其呈色不仅清雅,绘工精细,装饰内容也以人物故事、山水、瑞兽及博古清供图案为主。

 


明崇祯 青花驯马图笔筒



仔细观之,这件“明崇祯青花驯马图笔筒”为直筒型,平底,口底露胎。外壁通景绘青花驯马图案,颇具文人意趣。


向左滑动查看全景图片

画面中,四匹骏马或奔跑,或站立,或前行,神态各异,生动自然。画面通过描绘驯马人牵马拴马的动作,展现了古时驯马的环节和过程。而画面中对马匹毛发及肌理的描绘,则采用了浓淡相生,阴阳向背的绘画技法,使得纹饰更为饱满,更为生动传神。

 

康熙时期的瓷制笔筒,在造型和品类上较明末清初增加了不少。常见的有青花、五彩、斗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祭蓝、祭红、洒蓝、洒蓝描金、乌金釉描金、豆青釉、豆青釉剔花、白釉剔花、瓷胎填漆嵌螺钿等。装饰纹样上不仅延续了明崇祯时期常常出现的人物故事、山水楼阁、花鸟瑞兽,还增加了博古诗文的书写等。

 

邵蛰民曾在《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提到:“青花书辞赋之笔筒,以康熙一代为最多。除《圣主得贤臣颂》外,尚有苏轼《赤壁赋》、欧阳修《秋生赋》和《醉翁亭记》等。”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这件“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外壁就以青花楷书《圣主得贤臣颂》全文,结尾还钤釉里红“熙朝传古”四字篆书印款。整篇文章为官阁体,字体秀逸,笔画工整,外底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是一件风格独具的康熙御窑名品。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件“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这两件笔筒在造型、诗文书写风格及制作工艺上均一致。所以,此类笔筒不仅为同一时期制造,更饱含了康熙帝大兴文治的良苦用心,展现了康熙帝励精图治、开创盛世的政治抱负与理想。

 

向左滑动查看全景图片

雍正时期的瓷制笔筒在制作工艺上更加精致,如此次展览中的这件“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山水人物图笔筒”

 


清雍正 仿木纹釉墨彩山水人物图笔筒



此笔筒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款,玉璧底圈足,直筒型,内壁及外口沿、胫部分别以仿木纹釉为饰,外壁仿木纹釉之间通景绘制墨彩山水人物图,起伏跌宕的山峦中有文人雅士相聚,依山伴水,煮茶乘舟,抚琴阅经。画面浓淡有致,笔意流畅,格调高雅。

 

向左滑动查看全景图片


从外观上看,这件“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山水人物图笔筒”在制作形式上与康熙时期的笔筒略有不同。其不仅为黄花梨木制笔筒,还以黄花梨框镜心的形式展现画面于瓷质笔筒外壁,颇具创意。

 


清雍正 青花商山四皓图笔筒



另一件“清雍正青花商山四皓图笔筒”,外型呈直筒型,玉璧底,底部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款,通体绘以青花。这件笔筒外壁所绘为商山四皓的故事。

 

画面中心三位老者围石台而坐,两人对弈,一人观棋,三人的视线都聚焦于黑白分明的棋盘之上。对弈者中,一人左手挽袖,探出右手执一黑子;另一人面露微笑,右手探入棋盒。观棋者则伸出右手,五指张开,仿佛在劝告执黑子者,落子应三思。

 

向左滑动查看全景图片

画面右侧绘一执杖老者,他身后的童子弯着腰,背着琴,跟随老者走向石台。画面中另绘有六位童子,或煮茶,或轻声低语,或捧书抱画,各司其职,服侍四位老者。画面展现出了一派祥和的清雅文人隐居生活,体现了雍正时期文人的雅致格调。

 


清嘉庆 粉彩九秋图笔筒一对



“清嘉庆粉彩九秋图笔筒一对”内壁及外底通施松石绿釉,釉面色泽清雅,口沿描金,胎体坚致,白釉温润匀净。底部款识留白,矾红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

 

外壁绘制九种花卉,分别是芙蓉、菊花、桂花、长春花、秋海棠、雏菊、雁来红、鸡冠花、秋葵,画中的花卉风姿绰约,斑斓绚丽。其中,花瓣施彩薄厚不一,富有立体感。同时,画面整体布局紧密有致,设计佳妙,更取“九秋同庆兆丰年”的美好寓意。

 

几百年以来,笔筒一直存放在人们的案头,为学习、书写、绘画、题诗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具,更是科举、谋政、策军、奏批等实用器皿。


近代以来,由于日常书写工具发生变革,大部分文房用器实际已退出了人们的日常使用范畴。但笔筒仍可放些诸如铅笔、钢笔、毛笔、等实用文具。所以,笔筒不仅依然能够成为书房里摆放的雅玩珍藏,更是我们案头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岁朝清供。


“书画专题

再现《匏庵雪咏图》

明代大家合作手卷 弥足珍贵


“书画专题”也是鸣鹤雅集所收藏的重要门类。本次所呈现的80余件精美藏品中,包括以山水画为主题的“闲听溪声静看山”单元、以牛为主题的“年丰牛亦乐“单元、以匾额书法为主题的书法单元和册页手卷收藏单元

 


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 展览现场


其中,由明代吴宽所作书法诗稿、周臣据诗稿所绘长卷和文征明题引首的《匏庵雪咏图》为本专题的重点展品,这幅《匏庵雪咏图》是自2008年在《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展出后,时隔13年再次与观众见面;本专题展览中还有清代陈官俊的《乐记》册页,精品佳作,满目琳琅。

 


明 吴宽、周臣、文征明《匏庵雪咏图》

《匏庵雪咏图》中的这首《雪咏诗》是吴宽晚年的诗稿。诗文分三部分书写,第一部分内容为受邀观赏苏东坡《清虚堂帖》真迹,第二部分内容为再次受世贤邀请观《清虚堂帖》拓本,第三部分内容则为观赏沈周《雪景图》。


向左滑动查看《匏庵雪咏图》全景图片


《匏庵雪咏图》中的长幅手卷是周臣根据《雪咏诗》所绘。其线条清旷,引人入胜。画中描绘了山庄雪中有人对客摊卷吟咏的场景,其笔法精谨而生动,画面张弛有力,人物以细线淡色勾勒,别具新意。



《匏庵雪咏图》局部(周臣根据《雪咏诗》所绘长卷)



《匏庵雪咏图》局部(周臣根据《雪咏诗》所绘长卷 局部)

周臣传世作品多绢本巨幅,此纸本画卷人物气实足,院体之外另参元人笔意,与吴宽的诗篇巧妙呼应,相得益彰。此外,文征明隶书“匏庵雪咏”作为引首,其笔技优异,属隶书的典范之作。

 


《匏庵雪咏图》引首

本次,鸣鹤雅集所展这幅《匏庵雪咏图》曾为2010年嘉德秋拍“翁氏六世收藏专场”所释拍品,之后经鸣鹤雅集珍藏,可谓名家递藏,传承有绪。



清 陈官俊《乐记》册页(封面)


清 陈官俊《乐记》册页(内文)


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

2021年12月23日—2022年2月14日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嘉德艺术中心 

二层展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END-
图文信息来源丨嘉德艺术中心
©️禁二改丨盗用

文字、编辑丨周花花




#今日份视频号




往期文章回顾

盘点2021丨一年三件破亿,硬核数据再现“拍场之王”张大千的泼彩奇迹
盘点2021丨亿元“升级”之路,谁是中国市场的西方艺术之王?
盘点2021丨是什么造就了古代书画市场中这些千万级以上的尖货?
盘点2021丨来势汹汹的NFT元年,艺术市场“卷”起来了



回到顶部点击 [在艺App] 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