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范雨素 |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2017-04-27 臧启玉说法律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伴随这样铿锵的文字,很多网友都记住了这样一个名字——范雨素。



范雨素火了。



今年44岁,念完初一就辍学、如今在北京做育儿嫂的她没想到,她的自述《我是范雨素》,让众多网友感动落泪。


该文责编郭玉洁在公开发表的编者手记中表示,除了语言或者流畅感,最重要的是,该文有种道德力量。



 “一字不识的人才、有诗意的小姐姐,想当文学家的大哥哥,英雄般的母亲”,在《我是范雨素》中,范雨素写的都是身边人的故事,却获得刷屏式的转发点赞。有网友表示,“每一个字背后都是用力生活留下的印记,这才是文学!”






她是范雨素



这个文笔宽厚又犀利的、感动无数网友的范雨素,是湖北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人,44岁,初中毕业,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女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97ty0ctv&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自腾讯新闻


范雨素在家中排行老幺。因生于菊花盛开的时节,母亲给她取名“范菊人”。1985年,琼瑶小说《烟雨濛濛》正流行,12岁的范雨素自作主张,改名“范雨素”。


范雨素“流浪”过一次,然后于12岁辍学,在老家做小学民办老师。因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她放弃了转正的机会,20岁那年来到北京打工,“看看大世界”。


20岁的范雨素一路北上,来到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北京。在饭馆做服务员,但她形容自己“很笨”,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迫于生活的艰辛,她草草地把自己嫁了出去。结婚五六年,生活没有好转,反倒受尽丈夫的酗酒和家暴。


最后,她选择离开了丈夫,带着两个女儿,开始自己打工讨生活。“那个男人没有找我们。后来听说他从满洲里去了俄罗斯,现在大概醉倒在莫斯科街头了。”范雨素在文章中这么写道。


现在,范雨素和女儿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那里密布着众多小型加工厂和打工者租居的平房。


范雨素一家现在居住的房子,是以300元每月的价格租的一户四合院里的8平方米单间。这间朝南的房间有一块大玻璃,阳光可以洒进屋子,范雨素说:“特别幸福,有安全感”。



初一辍学,读书是她的最爱



范雨素坦言,自己能在艰苦的生活中挺过来,阅读带给了她很大力量。她甚至总结出一句朴素的话语:


“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


家境不好,范雨素初一就辍学了,读书却始终是她的最爱。


“童年唯一让我感到自豪的事,就是我8岁时看懂一本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没有一个人发现过,也没有一个人表扬过我。我自己为自己自豪。”


因为家里的哥哥、姐姐都喜欢看书,范雨素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她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滨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等等。


“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


在北京打工的这二十多年,范雨素仍然坚持阅读习惯,除了纸质书,她还关注了很多文学期刊的公众号。她在北京皮村的房子只有十多个平方米,但床下、桌上都是堆着各种书。


她这么说:


“读书是自己的爱好,作为一个打工者,我并不太想让周围的人知道我喜欢看书,因为我不想刻意显得自己跟他们有什么不同。”



十万多字小说,写家人真实故事



一个女人在北京带着两个孩子,生存殊为不易,范雨素的大女儿因此没有正经上过学。不过她坚持用阅读与无私的母爱,帮助大女儿成长。


“她今年20岁了,眼下在上海当白领,收入也很不错。”


大女儿学会了看小说后,范雨素陆陆续续去潘家园、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给大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


“为啥买了这么多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论斤买太便宜,二是这些进过废品收购站的书太新了,很多都没有拆下塑封。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



范雨素手稿


不少网友称,范雨素天生就是会写作的人,范雨素对此并不认同。在范雨素的写作史中,对她帮助最大的是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的张慧瑜老师和工友们。


2014年秋,一个偶然机会,范雨素得知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此后每周日晚7点,范雨素在文学小组听了整整一年的课。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范雨素开始尝试自己写小说。


“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范雨素说。



《我是范雨素》是如何诞生的



事实上,《我是范雨素》并不是范雨素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去年5月,她写大哥的短文《农民大哥》发表,亦获得大量网友肯定。而这次的《我是范雨素》,则是因老家耕地被征用,听81岁的母亲讲述维权奔波经过,身为女儿她很难过,“有那种喷涌的感情”。


于是,她每天下班回到家后,开始了《我是范雨素》的写作。这篇原本近万字的文章,她一笔一画写在稿纸上,只花了5个小时就写完了母亲的部分。责编郭玉洁删减两千多字后编订发表。



《我是范雨素》并不是范雨素最喜欢的作品。她最喜欢自己刚刚完成的一篇十万余字的长篇小说,这篇小说被她定义为魔幻纪实,是以家乡为原型的故事。在《我是范雨素》一文中,她把这篇长篇小说命名为《久别重逢》。她说,艺术源于生活,当下的生活都是荒诞的。



如何看待自己的意外走红?



“因为我写的东西真实”。


在被问及“你猜想一下大家为什么会喜欢你写的东西?”时,范雨素这么回答到。


范雨素:我觉得我写的东西真实。我忧虑的都是大家所忧虑的,比如流动儿童上学,还有就是农村的“无妈村”。我没有能力对我提到的所有话题都做什么,只是心里难受,心痛。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到了这些问题,可是什么也不能改变,只是心里难受。可能这样让大家产生一种共鸣吧。


她也坦言,对意外走红,自己感到十分紧张。“根本没想到会红,现在又紧张又不适应”。


范雨素:根本没有想到,超出想象力了。我没想到这篇文章会火,我是靠苦力吃饭的,不靠写文章谋生,我连打字都不熟练。像我们这种养孩子的,就想赚点钱,正好正午(微信公众号)给稿费。而且我也没写过多少东西,没有感情我写不出来。


但随后她又说:“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



网友评论:看似轻描淡写,却直击心脏




奕宁Yining:我的老天爷,写得可真好。故事好,文字好,关键是人好。这才叫祖师爷赏饭。我熬过了读者来信,熬过了gogoboi,终于等来了这篇好文章。


红药: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个开头,炸不炸!


凌:世态炎凉,生来悲苦,命运多舛,可这位女士的文字却如一股清流,令人感慨。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激烈言辞,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不讨好,不浮夸,就这么平静地娓娓道来。她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也是周围人人生的记录者。大社会,小人物,跃然纸上。


Shiying:这个可怕的,仿佛没有沉重感而易读的文笔,卷着卷着页面却像撞到了一个平静的拥抱,热热的,抱在我的眼球上。记住了这个名字。希望可以买到她的纸质书。


LZ:这就是让靠笔吃饭的人会绝望的文字,一辈子也追不上。老天爷赏饭吃。


Marce:作者是拥有金子般闪耀之心的人??祝她母亲长命百岁,吉祥如意。


星星妈:她不只是个农民妇女,她是读书的农民妇女。其实她骨子里有高贵的坚忍、肚子里有无数作家的故事情节。她写作的才能不是老天赏的,是母亲、经历、图书、善良熏染的!


钟静宁:两个会写的人都是湖北人,一个是余秀华,一个是今天的范雨素。相似又不似。一个激越强烈,一个幽默宽厚。两种不同的风格,两种不同的力量,我都很喜欢。


青山隐隐流水迢迢:辞藻是否华丽,文笔是否惊艳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平淡的文字中闪烁的人性光辉,以及中国农村女性中难得一见的独立人格。


莱萨: 对悲苦轻描淡写是多么的善良。这样的人,离幸福特别近。


Faye明明:拿到不好的牌,也只能打下去,不赌气扔牌就很好,不胡乱出牌就很厉害,不输给拿一手好牌的人就真的是赢了。


阿基小米德:敢面对自己内心并且把它展示给别人看的人是真的勇士。


差分机师:写的特别好,某种意义上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梦:自力更生。


涂鸦居士:无煽情之流弊,有名家之才华,写出了一个家庭的历史,显示了一个农女的尊严。


999guns:站在旁观者角度冷眼看命运无常。身在苦中不知苦。如此朴素的通达乐观,可以说秒杀很多中国当代妇女了,比如我。




深度

范雨素走红,正常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庄胜春在微信公号“有下文”里这么说到👇


范雨素的写法不新鲜、她的经历其实也不新鲜,文章为什么红了呢?看到有人总结出这样两条理由:


1、居然很不错的文笔;

2、用猎奇感贩卖情怀,卖得恰到好处。


第一个理由冷酷却精当,“居然”两个字,指向一种很无情的同情心:这样的人也可以写作?

 

就像范雨素接受采访、谈及同样出身农村的诗人余秀华时所说:“那些媒体关注的点是残疾、情色,然后才是她的才华。”


至于第二个理由,真的有猎奇感吗?


范雨素的经历并不魔幻,远不如一年前那篇《残酷底层物语》爆款文章中提到的“快手”App呈现出的乡村世界;笔者问了不少农村朋友,“这算什么”“她遇到的情况算好的了”也是最主流的答案。



范雨素说,原本只想写她的母亲,是编辑建议她加入自己的故事。

 

感谢编辑。正是范雨素育儿嫂的身份,既下探了遥远的“底层”——农民工子女入学难、拆迁引发的争斗;又上探了隐秘的“上层”——“如夫人”(小老婆)的生活、同桌不同食的不公;其中种种,隐现出人们担忧的阶层固化信号……

 

这些都没有超越常人的见识,只是“居然”在范雨素“不错的文笔”之下,如此集中的得到了印证和呈现。人们无法对这笔社交货币视而不见,争相阅读它并以它为朋友圈和午间食堂的谈资。

 

但谈资背后,究竟有什么价值?


文学和新闻,是任何时代的两大坐标。

 

《我是范雨素》远不足以树立文学坐标。我对她充满敬意,并感动于她文末呈现出的阳光和温暖;但我对第一时间找到她的出版社心存怀疑,她可以写出一本好书吗?

 

但站在新闻的角度,《我是范雨素》带来的刷屏足以立下坐标。身处一个变化如此剧烈的时代,这样一篇写法和经历都不新鲜的文章为何竟显得如此稀缺?

 

呼唤、并与更多的写作者共勉

扎根生活,记录并讲述真实的中国


(随意打赏,鼓励小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