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相亲的

2017-09-29 臧启玉说法律 臧启玉说法律


这是一个充分自由恋爱的时代,却不知从何时起,“相亲”便逐渐成为了一个热词,频频被搬上银屏,从《非诚勿扰》的自由相亲到如今《中国式相亲》的全家齐上阵。

 

从开始的新奇,到如今的吐槽不绝,每每看到电视上那些“做作的相亲表演”,总让人不得不思考,中国传统的相亲到底经历了什么?

 

相亲在我国的历史由来已久,也称“相门户、对看”等,指的是在议婚阶段换过庚帖后,由媒人联系安排,双方长亲见面议亲的过程。

 

提起古代人的婚嫁,十有八九的人会想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殊不知,古代的未婚男女也流行在情人节中寻求姻缘,他们举行的“相亲会”可不比现代的逊色。

 


西周“相亲大会”,秦朝“指腹为婚”

 

在西周时期,政府会在仲春二月举办相亲大会。30岁未娶的帅哥和20岁没嫁的美女,都会被强制要求参加相亲会,场面相当热闹。如果彼此看中了,就嘻嘻一笑,互送芍药花定终身。

 

到了秦朝,相亲大会的福利就没了。从此以后,古代人疯狂热衷亲上加亲。表哥和表妹、表姐和表弟,基本上从小就是“指腹为婚”。在“七出”里,有一条看起来很诡异,叫做“不事舅姑”。就是因为舅舅做公公、姑姑做婆婆这种事太普遍,所以干脆用“舅姑”代替“公婆”。

 

ps:“七出”,全称“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时期中对于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正式归入律法,是从唐代开始。"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三不去指的是——"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史上最彪悍的表哥“相亲”,非东晋的政治家温峤莫属。

 

温峤的老婆去世后,琢磨再娶一个。正巧,他的姑姑带着美丽的表妹赶来投奔,温峤一下就相中表妹了。姑姑请他帮女儿找对象。

 

温峤沉吟一番,说:“哎呀,好女婿可不容易找,找一个像我这样的怎么样?”姑姑说:“哎,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能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就成了!”没过几天,温峤就对姑姑说:“我已经帮表妹找到对象了,门第、官职、名声都跟我差不多。”还替对方下了一座玉镜台作为聘礼。

 

等结婚时才发现,原来女婿就是温峤。洞房时,表妹掀开盖头看见新郎是表哥,当场大笑:“我一猜就是你这个老家伙!”原来,表妹早就发现聘礼是温峤的战利品。

 

唐宋朝三大“相亲节”

 

到了唐代,相亲已经变得更为成熟,不但媒人被写入了法律,更是出现了三个固定的“相亲”日子,并且一直沿用了下来。这三个日子分别是“三月三”、“元宵节”以及“同年大会”。

 

古代最传统的情人节,就要数“上巳节”了,也就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这一天,小伙子和藏在深闺的女子都纷纷外出踏青。女子常在河畔嬉戏、插柳赏花,如杜甫所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而男子也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以曲水流觞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古人相亲的一个重要日子

 

每至元宵节晚上,青年单身男女走上街头,借赏灯、逛花市的名义,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男女彼此也心照不宣,会用眼角余光偷看异性,心里七上八下,但又憧憬着那份“灯下邂逅”的心动缘分,自有一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朝大词人欧阳修也用诗句完美的展现了元宵节相亲的乐趣。

 

这两个节日中,单身男女一旦看上心仪的人,便会请朋友上前自报家门,如对方也有“眼缘”,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然后彼此留下姓名、地址。

 

待双方回家后各自禀告自己的父母,开始托媒人说媒,按照“明媒正娶”的程序,“热热闹闹”而且“严肃认真”地走一下过场,直到把这个“灯下缘分”送到婚姻洞房。

 

正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宋代之后,自由恋爱开始井喷

 

在宋代,经媒人说亲之后、新人成亲之前,有一个相亲的程序。

 

“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双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则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则姻事不谐矣。既已插钗,则伐柯人(媒人)通好,议定礼,往女家报定。”

 

这个相亲的过程,相当火辣,彼此相中了,则男方给女方插上金钗;也很有礼节,若相不中,则男方要送上彩缎两匹,表示歉意。

 

宋代之后,风气更为开放,除了相亲外,也可以相对自由的恋爱,出现了大量“男追女”或者“女追男”的事情!

 

宋人笔记《青琐高议》中就记载了一个“男追女”的故事——

 

京城人周默,对邻居一老秀才的21岁妻子孙氏一见钟情,展开猛烈攻势,接连写了几封情书。孙氏对周默似也有情意,但既已婚嫁,便严词拒绝了周的追求。

 

后来周默宦游,写信告诉孙氏:愿终身不娶,等她,直至她丈夫去世,便回来迎娶她过门。三年后,周默回乡,得知孙氏丈夫已离世,便托母亲遣媒求婚。两人终结成秦晋之好。

 

孙氏是嫁过三次的妇人,但周默以及彼时社会,都没有对她有什么歧视。宋代社会之开放,可窥一斑。

 

宋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则记载了一个“女追男”的凄美故事——

 

东京有一个十八岁少女,叫作周胜仙,一日正好在茶坊遇见了令她怦然心跳的心上人范二郎,两人“四目相视,俱各有情”。

 

周胜仙自思量道:“若还我嫁得一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当面错过,再来那里去讨?”于是主动向心上人透露:“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儿。”可谓胆大无忌。

 

其实我们的古人一直崇尚自由恋爱,早在汉朝,便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佳话,只不过后来受封建礼教的压制,自由恋爱开始变少。

 

关于相亲,还有“抛绣球”、“比武招亲”等方式。

 

“抛绣球”,起源于壮族传说,“比武招亲”大约最早出现在唐朝,但由于这两种取婚行为是一种相对极端的行为,偶然性强,难以把握,所以逐渐消失了,只能偶尔在电视上欣赏一下。

 

相比古代多样而有趣的相亲,如今的相亲总是伴随着“剩男”、“剩女”出现,似乎只有相亲才能解决大龄未婚未嫁男女的婚姻问题,也让“相亲”变成了一种印象中由父母主导、“逼迫”的“中国式相亲”。

 

其实,相亲或是自由恋爱,爱情与怎么相识无关,幸福与怎么开始也无关。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才知道。

 

今人把择偶婚配条件细化到查三宗五代户口学历房产年龄甚至于生肖属相,不知是否有忽略,在漫长婚姻路途中,能够携手抵御利益诱惑,人性弱点考验,乃至于患难之艰辛的,究竟是何。也不知是否曾注意,两个灵魂交会时的怦然心动,更来自于那些源于人之本身的,品德,尊重,或是性格?

 

如此观之,还是古人有趣了。

 

来源:南都周刊

(打赏随意,鼓励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