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没房没车没户口还要留在北上广的理由

2017-10-11 臧启玉说法律

待在北京的不开心,

也许只是一阵子

离开北京的不甘心,

却是一辈子。



百万人继续漂着,

因为梦想还没实现;

每年15万人离开,

也因为梦想还没实现。

去留没有对错,

只有甘不甘心。


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热门的问题:北上广到底好在哪里?其中的一个回帖是这样的:


“本人女,来自某省小县城,31岁,离异,未育,普通员工。


刚刚在北京最好的几家国企之一找到一份工作,在此之前没有本行业工作经历,只有相关行业工作经历。


得知消息的家乡所有亲戚朋友都问我是不是靠找关系进去的。在我们家那个找关系蔚然成风的小县城,以我这样的客观条件,想找到工作不靠关系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我是看到他们公司网站上的招聘启事,通过邮件投递简历,经过几轮面试才通过的。面试时尽管也被问了一些关于生孩子的尴尬问题,但所幸他们还是收了我。


感谢北京这座城市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时光里,以他的包容和公平继续接纳了我,让我以30+的“高龄”仍然能从泥泞里站起来重新出发。


我知道如果还在我出生的小县城,我很可能是会工作无趣、孤独终老地度过下辈子。但在北京,尽管前路荆棘,但我觉得通过努力,还能有机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写给自己,希望自己不放弃自己,一直有勇气。”


还有一位女士,则讲述了她父亲在深圳“再就业”的故事:


“2016年初,爸爸妈妈深圳帮忙照顾娃,我妈当初和我说,‘你爸这个人闲不住,你看看能不能打听打听,给你爸联系个保安的工作,我看银行保安挺好的,风吹不到,日晒不着。’


其实,我爸爸之前在老家办过数学辅导班。我索性帮他投了十几个辅导班老师职位,接到大概六个面试机会,我爸到深圳后,我就陪他去面试,前面四个面试我爸拿到三个offer。


我爸开心的说,还有两个面试就不去了,就选这个离家最近的吧,爸爸来深圳没几天,就去上班了。 


转眼已经在辅导班做了一年半,他一个六十岁的东北老头,每个月也能赚个万把块钱。  重点是找工作面试就直接做题,试讲,不用“找人”。如今,我爸也算是走向人生巅峰。


我爸说,深圳就是个你行你上,不行就滚的地方——这话是话糙理不糙。 


如今,我开展职业咨询工作,很多外地读者都来问我,深圳哪里好?为什么选择来深圳?  


我在深圳换过多次工作,都是无缝对接,我惊奇于机会之多,每次换工作,只要准备充分,给自己相对多的时间,骑驴找马,总会找到合适的机会。我想,竞争的相对公平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一个来了就不愿离开的城市,这里相对公平,机会多,让没有任何人脉和背景的十八线小地方出来的我都能感觉生活如此美好。


这是我爱一线城市的原因。”


越是一无所有

越是义无反顾


北漂八年,

没房子,没车子,也没妻子,

所有人都叫我回家。

离开北京也许是个选择,

但不是我的选择。


而另一个回答则代表了外地游客对上海的观感:


“去年夏天的时候来过一次上海,只在上海停留了短暂的三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件事情。


那是一个工作日下午,6点多的时候。我一个人游荡到陆家嘴那一块,就在那个巨大的天桥的下面。那个时候很多白领已经下班了,我看到白领们整齐地排成了一列等侯公交车。


那里是一趟公车的始发站,这本来没什么惊奇的。但是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来了一辆空的公共汽车,排队的人依次上去,将座位坐满,然后队伍就停止前进了。这时候,排在队伍两边的人,那些人是宁愿站着也要早点上汽车的人,就一涌将汽车挤满。然后汽车就开走了。


你愿意坐座位,那你就排队;你愿意站着,那你就可以插队。没有人去组织,没有去抢,没有人去抱怨,大家就这么遵守着规则。作为一个从坐公车从不排队,大家从来都是一窝蜂的城市来的人,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认为,一个城市好不好,不在乎高楼的多少,也不在乎人口面积的庞大,而在许多这种最不起眼的细节。正是这种细节告诉我,这是一座相当了不起的城市。”


选择一个城市,不仅仅因为这里有高楼,还因为包容和更为公平的环境那些能打动离异女士、退休教师和外地游客的理由,也正是没房没户口没车还要选择北上广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里更讲规则,更公平,有更多机遇。无论是对于跨国机构,还是努力拼搏的普通人!


北上广这类大城市有一种别样的温度,靠近TA,你才能感觉到温暖。

(打赏1元,鼓励小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