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从不相信什么“穷养儿子富养女”

2016-11-03 押沙龙 押沙龙yashl


在网上,总能看到很多流传已久的屁话,而这些屁话偏偏有很多人信,很多人传。


比如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吧?“穷养儿子富养女”。


听见以后是不是有点头的冲动?


比如人民日报就有过这样的文章:


 
可惜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屁话。



所谓“男孩要穷养”,我觉得这背后有一种朴素的直觉:你要是不给一个人吃饱,他自己觅食的欲望就会格外强烈。所以,你要是让男孩受受穷,他们越会憋着劲出去捞钱、打天下。


这当然是一个幻觉。


我上大学的时候是在上的是理工大学,又处在九十年代,当然男同学里普遍存在严重的性饥渴的问题。先不说物质,在性上至少是穷养了。按照上面的逻辑,我们理工男毕业后后在男女关系上大展宏图,勇猛冲向普通漂亮妞,在性生活的丰富性上把中文系的、传媒系的远远甩在后面。


看看那些一身花格子衬衣的IT男,我这么说你信么?


在性上行不通的逻辑,在钱上为啥就行得通呢?


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对我很认真地感慨说:自古困境出人才,穷人的孩子总比富人的孩子更有出息,他家里面要是穷一些就好了。当然现在想起来,他爸爸是公交司机,他妈妈是售货员,他想的有点多。但是撇开这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这个逻辑本身也是个神经病逻辑。


事实上,物质上的匮乏和挫折,就像长期的性压抑一样,往往会让人的性格扭曲。大家应该都有类似经验,就是自己的班级大多会有贫困生,特困生,只吃素菜馒头,只购买必需品,很少聚餐交际之类的。而这些贫困生很少会是开朗的,活泼的。特例当然有,但在统计数据上无疑会是如此。而且以后即便有钱了,这种阴郁性格也很难彻底改变。


其实不光是这些比较极端的情形,就是一般性的穷,如果发生在青春期,也会给人的一生留下一些阴影。我上学的时候,经济情况属于中等,但那个时候大家都比较穷,毕竟是九十年代嘛。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有些不快。如果当时我们住的宿舍大一些,个人空间多一些,衣着稍微好一些,手里的钱稍微多一些,青春绝对也会变得更美好些。要说这种匮乏给我的性格带来了什么好处,那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穷养孩子”这个说法里,有一种对钱的误解。在表面上,它把钱看的太危险,骨子里其实又把钱看的太重要。



当然,他们可以反驳说:我们说的穷养,又不是那么极端,就是稍微紧一紧嘛。


那“富养女儿”这个逻辑又是为啥呢?


我一个朋友给我解释过这个问题:为啥要富养女儿呢?你要是不富养,女孩子家啥都没吃吃没见过,到时候男孩拿一个糖豆就能把她哄走了。我反问:那要是男孩子啥都没吃过没见过,你就不担心他为了一个糖豆去偷东西么?他想了想,说:应该不敢吧…….


我觉得这里面很有问题。如果你家里只能供养一个小家碧玉,你偏要当成公主养,她走上社会怎么办?谁替你接手养这个公主呢?


如果到时候糖豆是哄不走了,可却没有一个开着法拉利,手里捧着两克拉大钻戒的男孩呼啸而来,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怎么办呢?我想想都替他们着急。



本来养孩子有一颗平常心就好,不要刻意地用穷养让他们体验匮乏,也不要刻意地富养让她们产生对物质的幻觉。但为什么“穷养孩子富养女”的说法会流行呢?说到底,这里有一个性别观念的问题。


就像我开头引的那篇狗屁文章里就说, “富养女孩”可以让她“乐观”,那男孩就不需要乐观了?“穷养男孩”可以培养男孩“经受挫折”“有责任感”。那么女孩不需要“经受挫折”“有责任感”了?一个人要是没有责任感,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穷养男孩富养女”背后其实是一种赤裸裸的男权观念。它假设的一点就是:男人是要用“饥饿疗法”来撵去挣钱的,女孩是要养的娇滴滴的,然后等着有钱男人来娶的。


一颗糖豆哄不走,一辆法拉利一个大钻戒就哄走了,除了价格上的差异,说到底还是哄走、还是依附。



我也有一个女儿,而我对她有另一种期望。


我期望她长大以后,只会要自己真正想要的人,一颗糖豆哄不走她,一座金山也哄不走她。


————————————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或点击文章右上方“押沙龙yashl”,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