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捷报!我校两项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南京大学 2020-08-31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上方蓝字关注我哦~


3月2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发布“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我校有两项成果入选。


其中现代工学院胡伟教授、陆延青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动态平面光子元件”入选应用研究类成果,物理学院马小松教授、祝世宁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可控量子叠加”入选基础研究类成果。



动态平面光子元件



波前调控在光学应用中处于核心位置。随着现代光子技术不断朝向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和动态调谐等方向发展,传统的动力学相位(dynamic phase)光学元件由于尺寸较大、功能相对单一而不再胜任。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几何相位(geometric phase)提供了一种集成的平面光学元件实现方案。开发动态可调的几何相位元件将解锁平面光学元件的工作波长与功能限制,激活全新的自适应、多功能光子元件设计。


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胡伟教授、陆延青教授团队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李全教授合作,通过设计掺入光控手性翻转分子机器的自组装螺旋超结构,实现了工作波段连续可调、共轭相位分布光控变换的平面光子元件,提供了一种动态平面光子元件的实用方案。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0538-w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可控量子叠加



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经历了几个世纪。在20世纪量子物理的建立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那么是否可以找到某些控制手段,让单个光子按需表现为粒子、波或者是二者的叠加?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马小松教授与祝世宁院士团队在惠勒的延迟选择实验基础上提出并展示了一个新的非局域量子延迟选择实验。


利用多光子纠缠态的非局域特性,构建了远程的量子逻辑门。在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局域性的条件下,观测到了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可控量子叠加。该项工作为未来的量子技术提供了新的调控手段。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19-0509-0


据悉,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推选活动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发起,至今已举办6届,旨在介绍国内科研人员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与光学相关的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的论文,促进光学成果的传播。


此次评选经过首轮推荐、初评、终评三个环节,最终20项优秀的光学成果从110项研究进展中脱颖而出,入选“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10项)。


评选委员会由48位光学与光子学领域的专家组成,综合考虑候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从候选进展中初评30项进入终评,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扫码访问南京大学新闻网,开启更多精彩~


策划:网络文化工作室

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

责编:陈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