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教报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家谈

南京大学 2021-05-0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昨日小南推文

 

繁星·南风档案 | 李醒源、顾加敏、王子晴:回顾战“疫”的春天,他们的担当故事

探索·收获!新型金属有机层状结构和近室温单相磁电耦合




近日,南京大学在仙林校区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座谈会。中科院院士、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离休干部、老干部党委第八党支部书记姚萍,新发展教师党员、物理学院教授吴小山作为党员代表发言。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哲学系党委书记周爱群,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满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新闻传播学院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朱江丽,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商学院本科生仙林党支部书记罗洁,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哲学系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孙乐强等5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代表分享了党建工作经验。现将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中科院院士、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沈树忠


很高兴学校邀请我来参加这个座谈会,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谈两点感想:

一是充分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经济水平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其他各项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科技水平看,近几年中国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数量上稳居世界前列,在质量上也不断提升,2005年到2015年论文数量占比从全球的13%提高到20%,已经超越了日本、德国、法国,直逼美国,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科研正稳步走向世界前列。

二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当今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发展阶段,认识到我国在创新性理论探索、原创性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论文数量不等于科技竞争力,面对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全球流行等情况,我国在芯片、软件等方面短板有所显现,一些研究领域理论探索薄弱、创新交流不足,部分科研工作还处于“外包工”阶段,在国外文献里找题目、买国外的仪器、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习惯、思考层次依然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上,缺乏引领性。

因此,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南大要建设“第一个南大,”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一方面,去年南京大学召开了“第一资源”开发大会,为学校未来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促进科研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全方位推动科学研究发展。另一方面,要突破“论文优势”,不断加强与高端实验室、高端大学、高端人才的合作交流,变论文驱动为科学问题驱动,结合中国实际、南大特点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学水平以及教师科研能力。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身处伟大的时代,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带领科研团队,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前沿,不断攻坚克难,为建设“第一个南大”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离休不离志,党在我心中

离休干部、老干部党委第八党支部书记 姚萍


明天就是党的99岁生日,能来参加座谈会心情无比激动。我们第八支部原本就计划7月1日过一次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观摩会议室里新挂出的建国70周年时支部成员集体佩戴奖章的照片。所以今天我是代表第八支部来参加座谈会的。

作为离休党员,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党的光荣伟大,也深深感到党对我们老干部的关心爱护,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第八支部每一名党员都很重视组织生活,在宁的15名党员平均90岁,都是耄耋之年,有些已经长期卧床,只有七八人能参加组织生活,而且每次都拄着拐杖或是由家属陪伴而来。每次组织生活除了规定的内容外,我们都要反复强调,要求大家做到“离休不离志,党在我心中”,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永远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把握住这个总开关,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

我们支部的党员们都是离休干部,享受着国家很好的待遇、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我们很满意。我们也要以一颗大爱之心回报党和国家。作为党员,在每一次国家的重大事件中,要身先士卒、冲在前面。我们在组织生活中还经常要求大家要有感恩之心,有善心爱心。但是这一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年纪大了,不能冲锋在前。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有关疫情的报道,看到年轻的医护人员们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看得我泪流满面。于是我们第八支部的党员立刻行动起来,相互电话联系,两天之内即有13名党员响应支部号召捐款65000元,并第一时间转往灾区。

这一次捐款能够成行来之不易。由于大家年纪大了,不善用手机微信、手机银行等现代工具,许多人儿女不在身边,捐款只能靠银行柜面汇款或现金面对面交付。有些只能由我自己先行垫付,等疫情过去后,再去收取。

不管是这次成功有力地抗击疫情,还是中国的全面发展,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富强和现代化,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党的99岁生日之际,让我们由衷地祝愿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永葆生机、永铸辉煌。



我用初心向党的第99个生日献礼

物理学院教授  吴小山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今天非常荣幸,向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一吐心中长年的理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初心!今天我就来说说我的初心,用践行我的初心向党的第99个生日献礼!

我出生在苏北一个不算富裕的农村,从小喜欢读历史、看革命电影和样板戏,对革命先烈充满崇敬、敬仰,梦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上学时总觉得老师党员和他人不一样,特别照顾我们这些穷孩子,特别有耐心。小时候就在我心里留下一个愿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改革开放后,我有机会考入了大学,进入省城,认识到社会更多层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伟大的党,拥有博大胸怀,我之前没有加入共产党,但我为党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权利没有受到一点点限制,这给了我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认识和思考,用我30年为党工作的实践深入认识我们的党!

我常被问及一个问题:你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什么?我的动机就是我的初心,就是我成长的经历。我坚信,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只要胸有理想,胸有共产主义,你就有力量,有目标,就不会停止你的奋斗!

我还有1个多月就可以转为正式党员!在过去的10个月中,我不断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去年8月27日起,我在“学习强国”坚持每天学习,积分已达到近15000分。我始终保持和党中央一致,努力践行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做好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每一项工作,通过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励志报国,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践行在专业课程里融入德的灵魂,将德之“盐”添加到专业之“水”,我也成为了全国物理课程思政“电磁学”课程的召集人。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今后将坚持以优秀中共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投身科研追求物理前沿科学真理;投身人才培养,探索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南大方案;投身社会需求,探索为地方需要的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有效途径,请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监督!



推动党建创新聚合力,突出政治引领铸党魂

哲学系党委书记 周爱群


哲学系党委2018年被评选为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下面汇报我系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1.夯实政治根基,全面推进组织工作提质增效。近年来,哲学系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把师生作为最大“靠山”和最坚强“后盾”,将党的正确主张变为师生的自觉行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特别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做好“学、传、改、建、促”文章,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水平,获中央主题教育第三指导组高度肯定。

2.汇聚师生合力,多维激发师生党建创新潜力。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坐标,积极探索实施以一个党建文化框架(坚定信仰信念、坚守组织纪律、坚固制度建设、坚持实践创新)为指导,一个方案报批程序为规范,开展多区域、多元化党建活动“‘1+1+X’多元区域活动制度”,有效提升党建活动的规范性、政治性、吸引性,开展了组建博士生理论宣讲团、参与学校“新青年·习党史”青年纽扣课堂制作、举办了以“弘扬爱国主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青少年国学启蒙班等一系列特色活动。

3.厚植研学基础,积极探索党建学科融合模式。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推动教学科研优势向党建优势的转化,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鲜亮底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系多位党员成为“江苏省委宣讲团”和“南京大学党委理论讲师团”重要成员,有效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系党委以坚持选好配强“领头雁”、打造坚强“主心骨”、锻造培育“先锋队”为原则,全力支持教育部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积极推动研究生党员成为学生科研中的“主力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哲学系党委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建设“第一个南大”书写新时代的新荣光!



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发展学科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李满春


2019年,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下面汇报我院党建工作。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组织建设规范化。一是严格党内会议,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党委会,每两周组织一次支部活动。二是优化组织设置,教职工按系设党支部,按学科方向设党小组;本科生和硕士生按年级和专业设置党支部,按二级学科方向设党小组。三是加强党员管理,博士生党支部按学科“纵向”设置,有效解决了延期博士生党员教育管理难问题。四是创新工作机制,指导党支部开展了“追寻南大精神”、“让党旗在南海上飘扬”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效显著的主题教育活动,获得省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多次表彰。

2.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见实效。全面推进“熔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党建的育人功能,完善“大思政”机制。一是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朋辈学长、任课教师、管理服务队伍、关工委老同志等“多维一体”的学生工作联动机制,全面走进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二是建设地理学特色“课程思政”,制定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打造《GIS设计》课程思政等,引导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近年来,学院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多名党员师生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挑战杯”全国一等奖等荣誉。

3.扎根大地、服务国家,党建学科双促进。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学科建设方向,推动学院党员师生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发挥中坚和模范作用,例如:入党66年的王颖院士带领团队围绕南海岛礁资源积极向国家建言献策。学院“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自主研发完成南海综合决策支持分析平台并部署到国家相关部门。“十三五”期间,学院承担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地理和区域研究学科和遥感学科排名位列全球前列。

明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学院党委将牢记初心使命,提高治理能力,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砥砺奋进,为建设世界一流地理与海洋学科不懈奋斗!



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新闻传播学院专任教师支部书记  朱江丽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任教师党支部成立于2016年,2018年入选教育部党组全国党建样板支部。支部坚持“规范动作要过硬,自选动作出实效”工作思路,着力在部校共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党建促部校共建,创新部校共建合作路径,提升部校共建工作实效。与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财经评论党支部携手共建,打造共同听一次党课、过一次组织生活、阅读一部经典作品、开展一次党日活动、策划一次公益行动的“五个一”品牌活动,搭起学界业界的桥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专业交流等方面挖掘出更多合作机会。

2.党建促教学科研,不断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学科发展书写好“奋进之笔”。发挥党员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开展“我是共产党员——90后与‘90后’的对话”主题活动,受到《人民日报》、荔枝新闻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活动成果正式出版,并被中组部推荐给全国大学生党员。支部还组织党员与全国近60所新闻院系展开调查合作,探索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宝贵经验和重要路径,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

3.党建促社会服务,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专业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支部先后与南京溧水白马镇石头寨村与安徽马鞍山博望区百峰村开展支部共建,通过党日活动、乡村课堂、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发挥“知识扶贫”的生产力,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复杂的当下,支部党员教师参与组织 “南大学子防疫观察”项目,从今年1月26日持续地发布80余篇报道,最大阅读量超过16万。

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作为深爱南大的南大人,作为新心向党的新传人,我们支部一定再接再厉,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做好党与学校事业的战斗堡垒。



勇担时代重任 贡献青春力量

商学院本科生仙林党支部书记  罗洁


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建设过程中,商学院本科生仙林党支部在党员组织、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全面提高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感召力、引领力和执行力。

1、“组织架构职能化”+“管理制度网格化”,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实施职能型党小组制度,设立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员服务、学习新思想和新媒体五个党小组,将每位学生党员编制在党小组内,实现支部目标任务与党员干劲有机结合、化整为零。

2、“教育内容有内涵”+“活动形式有意义”,提升党支部的感召力。优化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开展“建设第一个南大——我的责任”系列辩论赛和微党课比赛,促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具体生动;组织先锋实践队,开展专题社会实践,传递信仰力量;将长期积累的优秀思想汇报、党员事迹材料等汇编成《先锋之声》,让党性有温度地传递下去。

3、“青年服务落实处”+“党团联动出成效”,提升党支部的引领力。在每个团支部设立党支部联络员,常态化开展“党员先锋服务”,全员参与“新生朋辈导师”项目,在言传身教的帮扶中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以党建引领团建、以先锋引领青年的有效联动。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联合博士生党支部发起“天佑中华、共克时艰”募捐活动,一周内号召991名青年学生参与,募集善款共计十万余元,汇聚打赢抗疫攻坚战的青春力量。

4、“政治规矩摆首位”+“发展流程全过程”,提升党支部的执行力。支部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让制度规范能够落实到学生党员的思想层面,真正入脑入心化作实际行动。为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支部党员走进团支部宣讲入党流程,建立“提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全流程培养考核清单,发布《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核办法(试行)》,让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都有一张“入党成绩单”。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责任格外沉重,工作有其特殊意义。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竭尽所能,将具体工作落实落细,为建设“第一个南大”、勇担时代重任贡献青春力量!



切实做到业务与党建的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哲学系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孙乐强


哲学系教师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科研-教学-党建-服务”四位一体的融合机制,切实做到业务与党建的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2018年入选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1.寻找专业与党建的最佳结合点,做出特色,打造亮点。支部在不断学习中寻找专业与党建的最佳结合点,在结合点上深度耕耘,结合重大历史节点和重大主题,加强规划,做出特色,打造亮点,服务国家和学校立德树人发展大局。两年间,支部作为主要力量完成了“风云激荡200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新闻联播》作了专题报道;参与中央电视台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制作,产生较好反响;参与学校的纽扣课程《新青年习党史》制作,在学习强国、新华云课堂等平台同步播出。

2.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和思政工作新局面。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建设完成党建和课程思政慕课7门。其中,《理解马克思》作为首批慕课上线 “学习强国”平台;《理解马克思》《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首批慕课上线“军职在线”平台。依托慕课,出版配套读物,书中附加链接线上课程的二维码,实现了读本知识与视觉化讲授的无缝互联,为当代青年学生感悟真理、坚定信念,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

3.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从理论研究到社会服务的转化机制,力争发挥更大更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原始档案展列馆”和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实体化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党建育人基地。“原始档案展览馆”已成为省内组织机构和高校师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累计接待人数逾4万人。工作室编写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4部,为高校师生和党员干部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了读本支撑。

4.注重经验总结,强化特色,围绕机制创新,打磨支部工作案例。支部总结经验和特色做法,完成了党支部书记工作案例《打造线上线下金课 打好学生人生底色》,成功入选中组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为新时代中深度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提供了一套可资借鉴推广的案例经验。

明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验收之年,我们将接续奋斗,力争以优异成绩交出满意答卷。



扫码访问南京大学新闻网,开启更多精彩~


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

责编:陈曦


点关注、点在看,谢谢您的陪伴。

尊重原创,从我做起,如需转发转载,请联系南小微噢。

引用请注明出处,请勿做任何形式的删改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