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南预告!一流学科、一流科普,“南天学堂”第五讲,再相约!

南京大学 2021-05-0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昨日小南推文

 

@2020级本科生!迎新网使用攻略等你查收

吕建校长赴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

2019年12月2日开始,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南天学堂”系列科普讲座数次开讲,好评如潮,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公众带来了天文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国际前沿热点。

2020年7月25日,由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这是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领衔,联合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中国航天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属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国空间科学与空间探测领域的优秀团队,历时五年研制成功。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李志远教授是“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联合发起人之一

2020年8月29日(明天),“南天学堂”团队精心筹备的第五讲将与大家再度见面。这一次,我们将一同探索——

  • 如何造一颗微小(天文)卫星?

  • 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空间垃圾问题的起源、现状和发展


01

如何参与?

【时间】2020年8月29日,10:00-11:30。

【地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夏图书馆报告厅。

【形式】本次以天文科普报告的形式展开,分线下讲座+线上直播两部分;


【线下参与】

  • 线下讲座由两个报告组成,每个报告30-40分钟,10分钟提问,总时长1个半小时;

  • 线下参加人员: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内有兴趣的师生150人(线上报名)。考虑疫情期间特殊情况,参照电影院、会议不超过50%上座率的做法,参加线下讲座的人员控制在150人以内(杜夏图书馆报告厅为300座),并隔开座位坐;要求现场观众遵守校内防控要求,佩戴口罩等。

  • 扫描小程序码,报名参加线下讲座


【线上参与】

扫描上方海报“腾讯斗鱼直播二维码”观看哦


02

报告简介

报告一:如何造一颗微小(天文)卫星?

【报告人】李志远教授

【简介】李志远,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项目发起人。主要研究兴趣为近邻宇宙中的高能天体物理过程以及空间天文探测器的研制。

【报告摘要】第一颗人造卫星于20世纪50年代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航天时代。人造卫星的广泛应用不仅赋予了人类探索与利用广阔地外空间的能力,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世纪以来,随着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卫星功能已可以通过微小型的卫星来实现,其研制的周期更短,使用的成本更低,为许多领域尤其是科学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在这个报告里,我们将以南京大学在近期领衔研制并成功发射的一颗天文小卫星为例,聊一聊微小卫星。

【拓展阅读】

刚刚!南京大学成功发射“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

诚南事 | “龙虾眼”背后的南大,南大人眼中的星辰


报告二: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空间垃圾问题的起源、现状和发展

【报告人】汤靖师副教授

【简介】汤靖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轨道确定以及在航天任务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自从1957年前苏联首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全世界迄今为止共完成了超过5000次发射,入轨航天器超过8000个。空间活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和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废弃卫星、碎片等空间垃圾,目前有记录的空间目标已超过20000个。虽然地外空间广阔无垠,但从从实际应用来看,地球附近各种物体数量的急剧增长使得航天器及航天员的安全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空间中卫星及各类垃圾的增长会影响到整个近地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本报告将介绍空间碎片(空间垃圾)问题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讨论人们为了保证空间活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03

“南天学堂”简介

大学为社会服务是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又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南天学堂”是南京大学科学与空间科学学院为弘扬科学文化,引领社会文明,精心打造的天文科普品牌,将天文学院一流学科的优势转化为了科学知识普及的强大力量众多天文专家和青年学者通过这个平台,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公众带来了天文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国际前沿热点。


该活动是南天学堂第五次活动,同时也是配合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省科协、中科院南京分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32届科普宣传周活动。


来源: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责编:丁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