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学热学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南京大学 2021-05-2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5月12日,我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校党委书记胡金波主持会议,校长吕建等列席会议。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肯定《文史哲》在传承学术、繁荣学术方面的贡献,也是肯定期刊在增强我国文科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的成绩,更是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举旗定向、布局谋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发挥南大文史学科优势,秉持全局观念和系统谋划推进文科科研繁荣发展,以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出版载体建设,推动中文学术国际传播。我们要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有机整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学术中国建设与理论创新发展的高瞻远瞩,教育引导全校文科学者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切实增强以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立足中国实际、反映中国现状,提出中国范式、解决中国问题,凝聚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南京大学社科处、南京大学出版社等相关单位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学习会,并通过多媒体平台学习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期刊工作者们备受鼓舞,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记嘱托,以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担负时代使命,繁荣中国学术,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  金鑫荣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到南大社的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学术外译、教材出版、少儿出版等具体工作中,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文化大餐,为世界能更了解、认识中国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充分领会回信中提出的“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指示,全社员工要以此精神为激励,砥砺奋进、勇攀高峰,把握时代剧变的脉搏,走出“舒适区”,做新时代文化的推动者,多出那些能反映中国优秀文化,特别是反映当代中国建设成就的好书。


要深入落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做到业务创新到位、文化创新出彩、制度创新有效。要贯彻落实“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方针定位,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发挥出版智慧,加强原创性的高质量出版,把好选题关、编辑关、审校关、发行关等重要工作节点的质量,坚守初心、引领创新,踏踏实实做好出版工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执行主编  王浩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历史任务,为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全体人员第一时间进行集体学习,探索如何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到实处,转化为办好期刊的强大动力,努力担负起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工作者的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学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创新和知识交流传播活动,注重阐释宣传研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从强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品牌专栏、办好“当代研究系列”“专题研究系列”特色专栏、打造学术共同体等方面落实好总书记回信精神,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当代外国文学》主编  杨金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弘扬中华文明,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二是以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展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支持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外国文学研究,应站在中外学术交流的第一线,以更加严谨务实的态度,高质量地办好学术期刊。


在由外至内的译介与研究中,立足中国国情,精准切实地理解国外文学理论、观念,而非盲目对号入座,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应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审视眼光保持独立思想,增强中国人底气与自信,让外国观念、思想和文论在中国社会变革中接受检验,在新时代精神文化的烛照中进行有效的“中国化”阐释。


在由内向外的学术研究中,应始终坚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辩证立场,从中国视野去观照外国文学文本,关注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叙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传递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的信念。





《南大法学》主编  解亘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让全体编辑出版队伍深受教育、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南大法学》未来的编辑出版工作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一时代命题,把坚定的民族和文化自信,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让法学学术之花,盛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沃土上。同时,我们要在工作中坚决贯彻和执行总书记提出的“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具体要求,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期刊的学术方向,发掘和培育青年法学人才,为我国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贡献更多的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为中外法学交流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阵地。





社会科学处副处长  刘颖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强调,“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对高水平期刊引领学术创新的殷切嘱托,也是对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理论创新的深切期待。


南京大学长期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43年前,我校哲学系教师胡福明作为《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成为理论创新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进步的典范。


多年来,学校依托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学科的理论优势和知识创新成果,凝聚学术界、期刊界、管理部门集体智慧,建设中文期刊评价体系。同时,通过交叉研究和方法转型推动文史哲等学科传承学脉、守正创新;鼓励经济、管理、政治、社会等学科扎根中国大地、面向重大战略,通过问题导向和现实导向提升研究贡献。未来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努力提出新理论、阐释新思想、服务新时代、做出新贡献。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受聘!孙晓云主席续任我校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


点击图片阅读:

43年前那场大讨论,教会我们什么?“穿越之旅”等你开启


点击图片阅读:

百廿更青春|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标识、吉祥物、主题曲征集开启!



尊重原创,从我做起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谢谢陪伴,期待投稿

邮箱:xuanchuan6@nju.edu.cn


来源:新闻中心、南京大学出版社、社科处、各期刊编辑部

编辑:黄麒霖 朱歆琦 

责编:佘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