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摄影记者到中国摄协主席——李舸:摄影的最高境界是独特的视角

2017-09-05 郑州报业 豫览影像

 2017年9月2日,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摄协新一届领导机构。《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李舸当选中国摄协第九届主席,郑更生当选为中国摄协第九届驻会副主席。王琛、刘鲁豫、李学亮、杨越峦、陈小波(女)、居杨(女)、线云强、柳军、雍和、潘朝阳当选为中国摄协第九届副主席。

随后举行的中国摄协第九届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任命高琴为中国摄协第九届秘书长,杜金、彭文玲为中国摄协第九届副秘书长;推举王瑶(女)为中国摄协第九届名誉主席;聘请于健、王悦、王文澜、王玉文、王达军、扎西次登(藏族)、邓维、朱宪民、李伟坤、李前光(蒙古族)、杨绍明、连登良、张宇、张桐胜、陈复礼、罗更前、袁毅平、索久林、贾明祖、黄贵权、简庆福等21人为中国摄协第九届顾问。




李舸简介

李舸(Li   Ge)北京市人,1969年4月30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大学毕业到人民日报摄影部工作至今。自1992年至今,连续五届十七年参加全国“两会”和 “十五”、“十六”、“十七”次全国党代会的报道工作。

曾承担: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英国首相、欧盟主席、德国总理、日本首相等数百位国家元首、政要访华的摄影工作。现为《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共中央新闻常任记者,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及国内重要新闻的采访工作。 

任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中国新闻奖、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等国内外赛事评委。多次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奖、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奖、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奥运会体育摄影作品金质收藏大奖。

被授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专业技术能手”、 “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全国十大时装摄影师”和人民日报 “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上图为2008年李舸在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



9月3日,新任中国摄协主席李舸接受中国艺术报记者采访,“摄影的最高境界是独特的视角”,李舸说,所以经常能看到摄影师趴下或者登高,就是要找到普通人没有注意到的视角,由此也会给摄影师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总是争取有一种不一样的表达。“



摄影的最高境界是独特的视角

——访新一届中国摄协主席李舸


中国艺术报记者郭青剑


9月3日,中国摄协主席李舸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艺术报记者  孟祥宁


谈角色转换

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赋予我更崇高的使命、更重大的责任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总是单兵作战,我只要对采访现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单位负责,任务就完成了。5年前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后,我逐渐感受到,出去采访或者创作,不再仅仅代表个人了。别人会看你,说你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甚至说你代表中国摄影的一个方向。无论是我的言,还是我的行;无论是创作方法,还是创作理念,有很多人在看,也有很多人在学,责任就比以前大了。这次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赋予我更崇高的使命、更重大的责任,我想,我首先更多地还是要起好引领作用,引领大家往更好的导向上发展,引领大家在创作上有一个新的提升。”9月3日,中国摄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刚刚当选为中国摄协第九届主席的李舸,对记者讲述自己的角色转变。



谈摄影

摄影是方法论

摄影是学习平台


人们熟悉李舸,首先是从他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开始的。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人民日报社做摄影记者开始,全国党代会、全国“两会”等重大会议,俄罗斯总统访华等重大外事活动,香港回归祖国、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一线,都活跃着李舸忙碌采访的身影。他的《国家主席首次踏上香港土地》《最后一日》《悲愤的呐喊》《5月8日的抗议》《普京36小时中国行》《北京7·13激情长安街》等摄影作品广为人知,获得全国新闻摄影大奖。同时,李舸在纪实摄影领域也深耕多年,他的乡村系列作品留下了中国乡村变迁的历史沧桑、非遗系列作品则饱含着多个非遗项目的文化意蕴。他反映禅修文化的初心系列作品,更是创造性地将摄影、书法、篆刻和手工宣纸等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成为独树一帜的跨界探索。


摄影,已经成了李舸的一种生活方式。从事摄影将近30年时间,他有两个很深切的感受,第一个感受,摄影是方法论,第二个感受,摄影是学习的平台。“摄影的最高境界是独特的视角”,李舸说,所以经常能看到摄影师趴下或者登高,就是要找到普通人没有注意到的视角,由此也会给摄影师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总是争取有一种不一样的表达。“当我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解不开的扣时,我就能换一种方式思考和解决。这就是方法论。”李舸说,现在强迫自己看书、学习很难,因为大家都坐不下来,我们常看的大量的都是手机上碎片化的信息,但摄影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理由和机会,可以用相机拍摄不同的题材、涉猎不同的文化。“摄影人有一个共识,当拍一个选题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必须对这个选题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学科体系,有一个深度的了解。”



李舸在奥运会采访

谈摄影走出去

主动参与

积极表达


李舸说,作为艺术家个体,能力是有限的,创作眼界相对而言是狭窄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摄影创作,但这远远不够。“这时候我就希望能有一个组织帮助我,梳理我的创作思路,提高我的创作水准,推广我的创作成果。”摄协组织正好可以在优秀摄影人才培养、推广上有所作为。推广不光是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国际。谈到中国摄影在国际上的地位,李舸说,我们的摄影师水平不差,眼光也不低,我们缺的是深层次的交流。不是简单地去国外办个展览、出本画册,不是简单地请某个国外的大家到中国来讲一次。在这种基础上,我们更需要主动参与、积极表达。李舸表示,将进行一个大数据的梳理,掌握国外优质的摄影资源,然后我们和他们有一个平等对话的机制。不光展示自己,还要表达自己。



9月2日,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在中国摄协九届一次主席团会议上。  中国艺术报记者  孟祥宁


谈全民摄影

需要摄协这样的组织

帮助提升


当下,科技的发展让摄影越来越普及。面对“手机摄影”“全民摄影”大潮汹汹,李舸说,手机也好,无人机也好,摄影人需要积极拥抱高科技的发展。在他看来,手机摄影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每个人的文化表达习惯。每个人拍照,最后的目的都是要传播,而传播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表达的过程,一种情感抒发的过程。全民摄影,更多的是培养我们利用相机、手机这个工具,丰富自己的生活,培养自己的人格,实现一种文化表达。这非常重要。但同时,李舸说,“摄影艺术是一种挫折感来得很晚的艺术。”很多摄影爱好者用手机拍照,都会拍出很好的照片,都会在短时间内把摄影这件事做得有模有样,有些摄影爱好者就说,你看,你搞摄影几十年,不如我几天,我用手机照样能拍出像明信片一样的大片。“摄影难就在难在没门槛,难在太容易。”在他与摄影爱好者交流的过程中,他就发现,每个人拍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就需要摄协这样的组织,开展各种服务、培训工作,去帮助,去提升。


谈摄协工作

不断提高协会

组织活力、向心力、

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


李舸说,中国摄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摄影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协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把团结引导广大摄影工作者、做人的工作作为中心任务,眼睛向下、重心下沉、端口前移,工作向基层倾斜,服务向广大摄影工作者特别是新的摄影群体拓展。“自由摄影组织和自由摄影工作者,是不容忽视的摄影力量,在艺术创作和文化引领上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合作。我们都有很强的意愿,一起携起手来,推动摄影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如此不断提高协会的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以更高标准把摄协组织建设成覆盖面大、凝聚力强、温馨和谐的摄影工作者之家。




李舸作品欣赏


李舸作品之一《初心》系列(部分作品)






























李舸体育系列










李舸2008汶川地震部分作品





>

李舸乡村系列(部分作品)











李舸行板系列(部分作品)








李舸非遗系列





豫览商务合作:13608679877

摄影赛事/摄影培训/产品摄影/婚礼会议跟拍/人像摄影/合影/拓客/品牌VIS/标志/影集画册/书刊杂志/海报单页/vr虚拟现实/现场直播


总监制 | 河宁   执行主编 | 马健

豫览影像(zzwbyulan) 郑州报业集团出品    

 

点击图片,阅读昨日精彩

硕果秋歌 —— 豫览“美康杯”系列影赛第五期主题公布

有情绪、有意境、有故事、有趣味丨手机摄影擂台赛(10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