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芬事件:民营资本不应该成为原罪!

李天时 院长请回答 2022-04-30
01


以“医疗纠纷”为起点的“网络升堂”,正在进入到人们熟知的“认知战”当中,并且不断扩大言论边界。


即便如爱尔集团这样的全球第一眼科集团、上市公众公司,在日前刚刚开始的舆情应对中见招拆招,初步起到了信息对冲的作用,不过动态分析仍然是亦步亦趋,依然陷入到艾芬女士擅长的、“名人光环”笼罩下的大V节奏中。

 

来,看一张图片:

 

“爱尔”评论热词云(2022.1.14-2022.4.24)数据来源:西瓜微数


这张图片是爱尔眼科网络评论热词云。


可以直观发现,在爱尔集团主导的各类品牌内容之下,“艾芬”、“维权”的信息覆盖,已经不是刮痕,而是“中伤”、“重伤”“处罚”、“违规”等等关键词是“认知战”主旋律、强话语、硬叙事、热话题


一个个关键词,汇聚了公众参与的观点、重点、切入点,也成为艾芬和爱尔“认知战”的一个缩影:


认知跟着网红走。


流量搭台,艾芬唱戏,舆论场上,这是“不对等的战争”。

 

02


这场舆论战的节奏十分诡谲。

 

2020年12月31日,艾芬首次以“抗疫英雄”的身份发布维权视频,视频中包括艾芬本人自述、相关文件截图和录音片段,获得了近千万曝光



随后,#艾芬在爱尔眼科治眼致右眼近乎失明#话题登上热搜,阅读量高达3亿


12月31日,武汉爱尔眼科发布声明,#爱尔眼科回应艾芬治疗后右眼近乎失明#也登上热搜,获得2.3亿次阅读


至此,流量的潘多拉魔盒被正式打开,艾芬只要沾上爱尔就有流量,为这场独特的“医疗纠纷、网络维权”定了调子、立了模子;

 

此后,艾芬女士坚决不走医疗鉴定、司法程序,而是进行持之以恒的500多天的“网友判案”。虽然国家、省、市、区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先后四次牵头组织国内一流眼科专家入驻武汉爱尔调查,并给出调查报告,但是艾芬女士就是“不签收、不认可”,甚至爱尔提出“由艾芬女士指定全球任意一家鉴定机构,由爱尔集团承担费用”,艾芬女士依然不答应

 

所以,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什么“医疗纠纷”来寻求公正,而是人为制造的“网络舆情”、话语权争夺战,此后一次次所谓爆料、曝光,包括维权言论的一再越界,不过是首次“话题榜”的复刻与翻版。

 

艾芬女士想要的,已经不是“权威的鉴定结果”。那么,艾芬女士到底想要什么?艾芬想要的,爱尔集团给得起吗?是“社会公正”可以承担的吗?

 

艾芬女士最怕的就是走医疗鉴定、司法程序,最享受的就是舆论声浪。

 

通过对爱尔相关内容进行检索,一共有416个讨论话题。而阅读量大、讨论度高、传播度广的话题,均由艾芬女士主导,爱尔失控舆论场


#爱尔眼科回应艾芬治疗后右眼近乎失明#

#爱尔眼科回应使用过期医疗器械被罚#

#爱尔眼科高管回应手术回扣明细被曝#

#爱尔眼科董秘回应网传文件#

#爱尔眼科回应前员工爆料#

......


 

“网友爆料-艾芬曝光-媒体报道-全网讨论-爱尔回应”,看似纷繁复杂的舆情背后,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循环:但凡和爱尔集团能沾上一点边,都必须炒起来。

 

艾芬想要的,是彻底搞臭爱尔、搞垮爱尔,是成为推翻中国民营医院、民营资本的“斗士”!

 

请注意:这场“网络维权”的起点已经偏离了“公正”,已经融入了“仇恨”因子,荟萃了反市场经济、制造对立的所有因素。那就是:

 

搞大,搞大了就敏感了,搞大了就不好处理了,搞大了就是把爱尔推到全社会“仇恨民营医院、民营资本”的“枪口”之下了。

 

反正,“民营有原罪”、“资本都是黑心肠”这几个字足以“杀人”

 

关于爆料中有多少是真的?关于侵犯隐私权、名誉权、人格权怎么认定?群情亢奋之下法不责众,谁还顾及这个,有枣没枣打一竿子,臭不死你也溅你一身泥。600多家医院,累死你......

 

从社会心理学来讲,无论是反资本、反民营,还是调动仇富情绪,艾芬女士是成功的,在自媒体平台这个自己擅长的主场,最适合干这些“做糖不甜做醋酸”的事情。

 

这就是“艾芬叙事”、“艾芬逻辑”、“艾芬范式”。摆事实、讲道理、走程序、遵法律根本不符合舆论场铁律,网络舆论最适合“揪斗”“喊打喊杀”,只不过今天是你,明天是他。

 

遗憾的是,这一次是名人大V撕打公众公司,依然让互联网成为法外之地。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重加工、拼接,不断整合、释放,多角度切入、全方位提炼,信源覆盖“医疗纠纷病患”、“知情爆料人士”、“匿名举报”、“内部文件”,传播形态包括直播连线、电话会议录音、内部文件资料、匿名爆料聊天记录,艾芬真真切切“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构建了全媒化、全平台、全覆盖的矩阵传播、立体输出,这是名副其实的“舆论帝国”。



但是,“舆论帝国”的信息根基若不牢固,司法监管若不严格,这个由流量的沙子堆砌起来的大厦,也终究是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所谓匿名爆料的可信度到底有几成?内部文件的公开曝光是否合规合法?企业发展中的一切问题,是否有必要全部上纲上线,成为舆论之靶?凭借网友爆料、聊天截图、知情人曝光而网络升堂、舆论审判,究竟是为了公平正义还是另有目的?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于法于规,舆论战争、舆论审判、舆论定罪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03


舆论监督是否该有边界?

是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是保证信息真实无误和传播的畅通,求准;是保证言论的理性客观,避免群体极化和无意识,求稳;是保证祛除盈利机制,求真;是避免侵犯公民网络人格权,严防监督变形和肆意膨胀,求善。

 

开展对民营企业的舆论监督,也是为了实现优化与制衡,而不是抱着“我不信挑不出毛病”、“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的立场,为战而战、为黑而黑,誓要将对方打入深渊、万劫不复、永不翻身。

 

国社曾发布《网络“黑公关”研究报告》,指出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畸形舆论监督的“重灾区”:任何一件事、甚至是小事件,放到国有企业都是选择性失明,一旦刮上民营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引发企业重大负面舆情的导火索,一旦成为焦点,企业随时可能面临空前的品牌危机和舆情风险,使企业原本的生产经营活动偏离轨道。

 

这是社会心理、社会治理的软肋,艾芬女士抓得准,让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再一次雪上加霜。

 

当前,此次舆论战的原发事件,是涉及“熟人看病”、“医疗新技术运用”、“病例规范”的医疗纠纷问题,已经很少有人谈及,对艾芬女士日复一日的“听说”、“据说”、“网友厚码私信”等等,流量拥趸蜂拥而至。


扔掉《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一脚踢开法定程序,挟流量以令诸侯,此风一开,所有的医院将面临新一轮的“维权风波”,刚刚稳定的医患关系将引发一轮又一轮舆情。甚至,线下碰瓷、线上维权将成为流行

 

勿谓言之不预。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舆论边界:

 

信源未经查证、信息未经核实,是为“不真”;言论极端偏激,挑拨群众情绪,是为“不稳”;拒绝专业鉴定和司法程序,利益纠葛千丝万缕,是为“不正”;严重侵犯民营企业和员工的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甚至引发巨大经济损失,监督变形、肆意膨胀,是为“不法”。


“医渡众生,法济天下。”任何医疗措施都伴随着风险,任何企业发展都存在问题,解决医疗纠纷的最好办法,永远是双方理性沟通,平等对话,程序公正裁决

 

显然,艾芬女士对上述不屑一顾,不愿意放弃舆论场上的“战果”。只好奉劝爱尔集团一句:只有一条出路,就是相信组织,相信司法。请尽快拿起法律武器!

 

同样,勿谓言之不预也。

 

 

大V的陷阱:一言堂、一边倒、一拥而上,法律面临挑战!

黑公关动向:搅局时事,开始偷账号!

危险的流量:艾芬和爱尔,谁能率先拿起法律武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