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2.05.25)2022年,凭什么我们只能活在回忆里?

李天时 院长请回答 2022-05-27

王心凌《爱你》初舞台


一个人的初老,是喜欢沉湎于过去,把曾经的日子反复咀嚼,期待咂摸出不同寻常的滋味;如果集体陷入一波又一波的“回忆杀”呢?盼头少了,心气儿不足了,眼前是春花,心底一闪而过的却是秋风扫落叶。难道是社会跟着我们一起老了?

 

六零、七零、八零、九零,整整四代人,最近都在忙着回忆各自的“黄金年代”。现在有点颓、有点丧、有点苦,未来有点遥不可及,所有的美好,只能在回忆里找齐。

 

崔健回来了,北岛回来了,王心凌、刘畊宏、周杰伦......曾经的名字都回来了,甚至《甄嬛传》和《武林外传》依然是当下最火的下饭剧。1992、2002、2012......今夕是何年?

 

当看到15年前的《微笑pasta》重现热榜,一代人恍惚间青春再世,又惊觉青春不再。

 

“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回忆时,我们到底在想什么?


01


互联网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盛况。

 

5月20日,《浪姐3》正式开播,在长达211分钟的节目中,王心凌的单人镜头不超过3分钟,却成为了断层式的“浪姐3破圈”第一人


节目播出后,王心凌的初舞台《爱你》唱跳视频播放近800万次,全网热度高达46.34;热搜Top10中,王心凌独占7个;QQ音乐“惨遭”屠榜,在飙升榜前10名中,有9首王心凌的单曲,前50名中,她的歌占一半;继刘畊宏女孩之后,短视频又炸出一波“王心凌男孩”,《爱你》翻唱翻跳成为最爆热点。


 

人们嚷嚷着“我们还在,只是老了”、“你一票、我一票,王心凌80还唱跳”、“我的老公DNA动了!”

 


王心凌说:“如果这几天让大家想起美好的回忆,那真的是一件更好的事。”

 

从“不温不火周杰伦”到“冷门歌手孙燕姿”,再到“80甜心王心凌”,《爱你》的旋律还回响在耳边,这些年,我们的怀旧是不是有些太频繁了?

 

4月19日晚,诗人北岛直播作品朗读会。直播现场,西川、老狼、钟立风、许知远等诗人、作家、歌手应邀现身。站在人群中的北岛仍然拘谨、羞怯,一如20年前,甚至自始至终都把麦标拿反了,但直播在线人数却冲破了50万,可以坐满将近6个鸟巢。

 

人们在朋友圈转发直播,附上评论“还好我们有诗歌”。朗读前,作家贾行家说:“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不相信真实,但可以相信诗人。”

 

北岛/图 理想国 imaginist


5月20日、21日,周杰伦“地表最强”、“摩天轮”两场TME live线上演唱会开播即引爆,总观看量近1亿人次,屏幕下的粉丝隔空喊话:“伦,别喝那么多奶茶了。”“说好不哭的,我怎么哭了?”“虽然你的腹肌没了,但我的青春因为你还在。”

 

而此前,西城男孩线上演唱会累计观看人数超过2700万,张国荣修复版“热情”演唱会超过1700万,崔健演唱会超过4000万。

 


刚刚过去的5月17日,是什么日子?风平浪静的内娱,因为嬛嬛的生日久违地焕发了一丝喜庆和热闹——甄嬛的农历生日到了。在《甄嬛传》开播11年后,十级“甄学家”依旧拿着八倍镜将剧中的蛛丝马迹无限放大,齐妃、剪秋、曹贵人等一众角色齐聚抖音,《甄嬛传》的评分从9.2分悄悄爬升至9.3。

 

人们感叹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遥控器依然会不由自主的播放着《家有儿女》、《编辑部的故事》、《粉红女郎》、《武林外传》、《金枝欲孽》、《征服》、《大明王朝1566》......

 

02

 

时间飞速流逝,时间好似停滞。创作,还是不创作?这是一个问题。

 

道德家太多了,日子开始变得无聊了;警惕性太高了,世界由于咄咄逼人,开始有一点丑陋了。矛盾吗?不矛盾吗?

 

当人们在网络资讯的瀑布流中,无意识地挥霍着无数碎片时间,真正被撩拨心弦的瞬间,依旧定格在往日时光,定格在最青春的那几年、风华正茂的那几年、朝气蓬勃的那几年。

 

我们的青春,曾经与最好的文艺作品相伴。

 

1986年,《星星》诗刊发起“我最喜爱的10位当代中青年诗人”评选活动,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10人当选。当年12月,为了庆祝《星星》创刊30周年,为期一周的《中国星星·诗歌节》在成都举办,新声剧场里,800人的席位堆满了闻讯到场的近万名诗友。5元一张的高价门票,没有挡住人们对诗歌文艺的向往和热情。

 

1986年无疑是中国新时期诗歌的黄金年代,人们在12月的迷醉夜晚高呼“诗歌万岁!诗人万岁!”

 

1994年,是华语乐坛史上一个重要且神奇的年份,大陆迎来摇滚盛世与民谣风潮,台湾乐坛群星打架,香港四大天王红遍亚洲,王菲从王靖雯改回原名,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一连举办18场演唱会,烦恼是“太红了”;崔健发行了最具争议的专辑,郑钧带来了《赤裸裸》,魔岩三杰同时通过滚石唱片重新出发:窦唯发行离开黑豹乐队后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黑梦》,何勇发行专辑《垃圾场》,张楚发行专辑《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实际上,当你搜索“华语乐坛巅峰一年”,1989、1994、1996、2000、2004、2006都被标注“神仙打架、凡人享福”,而“巅峰”的标签永远停留在“10年代”,停留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追忆与怀旧里。


 

03


当流行文化频频回望70、80、90的青春,网上也反复出现了“正青春”们的真诚发问:

 

“为什么王心凌突然火了?”

“《甄嬛传》为什么总上热搜?”

“周杰伦真的那么厉害吗?我看数据很一般啊?”

 

我想,我们的青春可能不太一样。

 

网友“May与五月”说,重听周杰伦演唱会,治好了我哭不出的毛病。

 

这大概就是时代的眼泪吧,只是让人迷惑,不知道这眼泪是为那个时代而流,还是为这个时代而流。

 

这个时代还允许人们流泪吗?

 

现实生活应接不暇,人们饱尝了撕裂、愁苦、争论与阴郁,人人自危中,大家都练就了一颗强心脏。

 

那些勇敢、清瘦、骄傲的脸庞,只能顺从地投入洪流,去向钢筋水泥的角落,和一位格子间里的姑娘或者小伙子理所当然地共度余生;或者成为大厂里的螺丝钉,或者奔波多年重回小镇的“做题家”;在整点时刻盯着手机疯狂抢菜,在社区群里以物易物地苦中作乐;在撕裂的网络上捍卫汉语或者糟蹋中文......

 

“忘了吧那摇滚乐,奔腾不复的年代。”

 

念想和盼头呢?最好的都留在了过去吗?

 

那些在最好的时代出现的最好的作品,带着含混的、模糊的、朦胧的、生机勃勃的气息,为我们划下一块精神自留地,成为几代人最后的安慰与保护。

 

音乐,电影,诗歌、书籍......文艺作品的美妙,不在于一段旋律、一段文字、一段影像,而是“不可追回的氛围感所包裹的成长历程”,演唱会上抛洒的气球和细碎的柔软缎带,为那个时代渡上了耀眼的黄金般的光芒。

 

过去的愈发耀眼,眼下的就愈发落寞冷清,韶华逐散之下,我们只看到了空跑的流量、被制造和操控的“偶像”、干瘪的作品,一地鸡毛的“狗血广场”。

 

哪里有什么理想,文化界成为鸡鸣狗盗之徒的“人肉工厂”。

 

层出不穷的idol统一在舞台上鞠着90度的躬,到处是玫瑰少年伪装的昂扬。都在自说自话,自欺或者自嗨,归途是被脱敏、被收编、被招安,老鼠爱大米,流量爱“赚米”,出口就是“上岸”,这是资本与权力达成的默契,最乖顺、最高产、最安全的娱乐模式。

 

还有文化吗?还有感情吗?创作的起手式,是流量和数据,然后就是僵硬的形式主义、腐朽的审美、各种不可说、不可触碰、不可违背的。文艺创作者的青春呢?新文艺的影子呢?

 

美学饥渴,口干舌燥。那就一起回忆吧,激活旧日时光,找回曾经的甜来治愈、来疗慰、来换取一点对蓬勃生命力的感知。

 

上海的网友说,在每天的物资品种征询群中,蛋糕、甜点、饮料、冰淇淋呼声最高,“人在身处困厄时大概会本能觉得缺甜。”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甜,比如安全,不要一惊一乍;比如富足,人人都可以凭本事赚钱;比如别那么敏感,给文艺创作更多的空间;比如鼓励年轻人不要被驯化,前卫果敢......

 

因为,我还年轻,我不想活在回忆里,我们最好的,都应该在明天。

 


不敢快乐?不好意思快乐?没有能力快乐?

我爱你,就是好好爱自己

重生吧,少年:“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

我能想到最好的爱:捍卫公平,展示温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