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贴白头联、辞年、围炉......莆田人是这样过春节的!


日前

由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推出的2022春节特别节目

大型文化旅游微纪录片《莆田》

已播出四期

(点击下方蓝字浏览往期内容↓)

重磅!大型文化旅游微纪录片《莆田》春节特别节目播出!

年暝岁尾,莆田的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古韵古腔古乐器!莆田这项老手艺太牛啦~

走进妈祖宫庙,感受传承千年的妈祖文化!

今天播出第五期

《辞年围炉》



SPRING

FESTIVAL


在除夕左右,新年到来之前,贴上新的春联,辞旧迎新,是千百年的传承。莆田春联有点与众不同,红纸上方留有两寸长的“白纸额头”,称为白头联,也叫“白额春联”。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底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直到次年正月底,府城光复,逃亡百姓返回家中。人们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亡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回城时家家户户都贴白联,但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以示心有余哀。



直到今天,莆田人家的春联,那抹象征着喜庆吉祥的红色,在白额的比照与警示下,也显得格外地热烈、珍贵。



除夕子时,人们会在家门前或阳台上摆好供桌,祭谢天地,辞别旧岁。供桌系上绣花红桌帷,摆上祭品。鞭炮声此起彼伏。



“辞年”的祭品十分丰富,花、果、茶、酒、寓意天圆地方的“糕粿”、“六斋”、“十味”、线面、“隔年饭”、“龟”、“团”、鸡、鸭等摆满供桌,地上的盆里烧着“贡银”。大人在一旁念念有词,祈祷来年平安。祭完“天地”的祭品可直接用来拜祭祖宗,无需另备。祭祖时焚烧“银纸”。“辞年”习俗,既是天地崇拜的传承,又凸显了祈望永葆平安,丰年足食的小小希冀。



而到了晚上,则家家灯火通明,桌上热气腾腾,摆满了各色美食。浓浓的节日氛围溢满餐桌。


在莆田,今晚的灶上要留“隔年饭”,灶膛里用块大木柴烧个彻夜不熄的“火宝”,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吃饭时,讲究旧俗的,会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以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即“围炉”。



餐桌的菜色丰盛而吉利,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蟹脚齐全,寓十全十美)、虾(谐音“和”,寓一家和气)、甜粿(寓日子甜美),这四道菜是最受欢迎的。



吃罢年夜饭,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炮仗、合家欢笑、欢度佳节。


旧时除夕夜,穷人为避债,会到城隍庙去看戏,债主是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的,称为“三十晚看鲁戏”。而今多是全家人欢聚一堂,直至深夜,俗称守岁。



“繁华过眼未曾眠,三百六旬六日天。今夕不嫌明月尽,烛围光里入新年。”这样的情境氛围,总能让我们在时光流逝中感受暖暖的幸福。




节目已经播出了

时间你记住了吗~


播放时段



播出清单



没有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别担心
莆田TV App莆田广播电视台微官网也会
同步播出微纪录片《莆田》的相关内容
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观看精彩视频啦~


操作过程


01



长按关注莆田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点击左下角“莆田TV”,点击“微官网”。


跳转链接后,点击“电视直播”。



点击“莆田一套”,即可同步观看视频。





02



扫码下载莆田TV App。


点击左下角电视,选择“莆田一套”,即可同步观看视频。




编辑:许亦璇

更多资讯




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