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么美的《鸿雁》,背后的故事更感人...

2017-07-09 书画半亩

《鸿雁》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红遍大江南北。


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想一想曾经的过往,用力的遥望未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


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歌曲《鸿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45wzhjsk&width=500&height=375&auto=0


-《鸿雁》背后的故事 -


1717年秋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的一个牧民家中,伴随着阵阵雷声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莫日根巴特尔——后来成为著名的梅力更召三世活佛


早在1722年,乌拉特西公旗王爷——达尔玛什里下令:让旗政府和梅力更召合作,派专人去西藏请五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目的是从民间选出第三代梅力更召的活佛。


经过严格筛选,达赖和班禅共同选中了5岁的莫日根巴特尔,为梅力更召转世灵童。他被请到梅力更召坐床继位,取法名罗布生丹毕佳拉森,被封为梅力更召三世葛根。



从此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就开始了他辉煌而短暂的人生旅途。


他先后学习并掌握了蒙文、藏文、梵文、满文、汉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及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等国的语言文字及佛文经典。


多年来,一直是亲人的期盼和挂念,推动着他不断地学习。


当罗布生丹毕佳拉森的妹妹,远嫁到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地区。



兄妹俩开始了长期的分离。因为路途遥远,不能时时见面,两人只能通过书信以慰思念之情,但妹妹不会写字,一封信辗转传递,找人念、找人写,十分费事。


妹妹强烈的思乡情绪和状态令婆婆不满,时间一长婆媳关系便有些紧张。妹妹只能把心中的惆怅悄悄托人写信诉说给哥哥罗布生丹毕佳拉森。


哥哥只能劝慰妹妹学会忍耐并注重家庭团结,妥善处理婆媳关系,人生的路很长,要多珍重、多努力。他们兄妹二人的书信恰似鸿雁,南来北往,秋去春归,一年也只能往返一回。



一次,妹妹带着夫婿和孩子回娘家探亲,途中来到寺庙看望哥哥。罗布生丹佳毕拉森心中同样强烈的思乡情感开始澎湃,无法控制。


西公旗王爷得知消息后,把妹妹及家人接到王府居住,并且安排活佛下山和妹妹团聚。妹妹虽然归心似箭,却又挂念哥哥,思来想去之后,还是选择留下来和哥哥小聚。


罗布生丹佳毕拉森见到妹妹心情甚是复杂,一方面想和妹妹叙叙旧,一方面又希望妹妹早点回去和父母团聚。


酒过三巡,王爷隆重邀请活佛抚琴唱歌,活佛这时也不再推辞,即兴创作新歌一首,名为《鸿嘎鲁》。



歌曲中反复出现“鸿嘎鲁”字音——这是他深情地呼唤!接着,是一遍又一遍纵情地歌唱,加之情不自禁地弹拨琴弦,感情的潮水随着歌声、琴声奔涌而出,很快汇成情深意长的海洋:


白天鹅漫游苇湖深处

众亲友聚会酒席宴前

相互祝愿,诚心一片

举杯共饮,情谊不变


这首歌充满了对妹妹、对家人的深情,对西公旗王爷的感谢,以及对短暂相聚的不舍。歌曲悠扬、苍凉,感人肺腑,令人回味。


此后,《鸿嘎鲁》作为宴席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妹家婆婆后来听到了这首歌曲,也深受感染,并与他妹妹冰释前嫌,和睦相处。



歌曲中的苍凉之感极易打动人,勾起人们对家乡的那份思念之情。


每每听到《鸿雁》,百转千回,心情十分复杂,仿佛在提醒我们:


时光匆匆,要珍惜眼前人。别等到无人可念,无家可归。


书画半亩

传统文化、书画名家、艺术品收藏、茶道、天籁琴音


<每日一荐>


 【蜜蜡】耳环戒指项链


众所周知老蜜蜡圆珠手串,少之又少,19直径左右,44.61克,不解释啦!收藏得朋友不可错过!克价不高!

▼▼▼

购买精品老蜜蜡,添加幺妹微信:drmei_521(长按复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