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不回家过年的在校科研狗!

2017-01-31 学术之路

本文节选自《中国教育报》

大学教师

科研   春天不播种秋天哪有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刘永红(机电工程学院,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模范教师)寒假是宝贵的,没有琐事打扰,思考会更加深入和连贯。搞科研讲“春种秋收”,为了迎接春天,注定每个寒假都要忙碌。对我来说没有放假,只有更加充实的模式切换。寒假里要和学生一起交流,还要准备申报项目、制订科研计划、设计新的机床……事情很多,忙碌但无比充实和快乐。


湖南大学 史才军(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我是加拿大籍华裔,这个假期,我想静静地做些研究,就在长沙过年了。十三五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策划、多个国际杂志的审稿、2016年超高性能混凝土国际会议的策划与联络、撰写专著与论文……这些摆在我案头的活儿犹如一桌年夜饭,丰富而美味。教书与科研是我的乐趣,虽然很想国外的孩子,但工作也无法放下。

安徽农业大学 张成(动物科技学院青年教师)作为2015年入职的年轻教师,工作和科研给我带来很大挑战。3月初,我准备申报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寒假是努力备战的大好时光,正在开展的“营养与环境对家禽生长的影响”课题让我在假期不得不忙于样品的采集、测定、整理等一系列工作。

湖南科技大学 刘云新(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于我而言,寒假是“闭关”的时间。校园很安静,适合坐“冷板凳”。平时科研统计的数据没时间分析,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集中精力分析数据、撰写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每年三月中旬提交,结束了学期教学任务之后,还可以利用寒假申请项目。

充电

要把时间当成好朋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徐海(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假期是安静的,很安静的时候你会觉得不认真搞科研都对不起自己。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总结一下自己和学生的工作,与他们进行较为系统和细致的讨论,撰写论文。较为系统追踪一些新的进展,结合自己的研究构建下一步思路,与同事和学生进行讨论。

苏州大学 张舒羽(医学部副教授)我们从事的放射医学研究常常需要较长的观察周期,一旦停滞,将会前功尽弃。这个假期我们课题组的师生选择和其他节假日一样,继续坚守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取样和实验工作。尽管我们放弃了休息,但是在实验室里不懈努力,我们会有很多的收获。

苏州大学 阳艾珍(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寒假是难得的静心做科研的时间,梳理近期科研思路,制定科研计划,为新一年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寒假里我要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实验室里饲养的实验动物也需要有人照顾。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寒假依然是忙碌的。

西南石油大学 张磊(创新创业中心实践与指导办公室主任)寒假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123”的假期目标:撰写一篇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调研报告,调研两所高校,走访三家大学生创业企业。由于自己刚从辅导员岗位调整到新,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我需要学习和补课的地方太多了,更何况现在国家和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对于我来说,这个寒假是一个绝佳的学习充电机会,让自己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最佳时期。

武汉工商学院 刘鲁建(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平日里我常常在学校和绍兴的污水处理厂之间来回“飞”。寒假是总结工作的最佳时机,在企业挂职的经历让我对校企产学研合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准备将这些思考融入来年的教学和科研计划中。

大学生

学业  寒窗苦读报春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阿不里克木(化学工程学院维吾尔族本科生)寒假不回家不是因为远,而是为了完成我的学习计划。这次准备考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才放弃了回家,我的梦想是出国留学。按照学习计划表,每天至少要学习7个小时。随着假期渐入状态,我正在增加学习时间,根本没有睡懒觉的机会。不过,这些只是实现梦想的一小步而已。

大连理工大学 刘洪春(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生)打算利用“静静的寒假”专心科研,集中精力尽快完成博士论文。科研之余,我还担任了寒假研究生留校工作组组长,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留校时光,完成自己留校学习科研任务,以抚慰自己和远在他乡的家人,不为别的,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湖南科技大学 肖隆泳(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今年寒假和同学共同承担了老师科研项目的主体实验部分,年前基本在学校实验室里度过,年后还要到衡阳一个实验室完成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的生产测试工作。不为什么,就是喜欢自己的专业。

西南石油大学 姚佩(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虽然我不是师范专业的,但当教师却是我的梦想。前几天我刚在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完成了报名。距离3月中旬考试已经不到两个月了,时间很紧迫,作为一个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我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个寒假,我的梦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