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共道一声“小平您好!”

2017-02-19 学术之路

本文转自华水青年!




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他曾经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他为中华民族独立、繁荣、振兴和中国人民解放、自由、幸福奋斗的辉煌人生和伟大贡献,将永远书写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之上。

古人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和平幸福的生活中,你还能想起曾经为我们绘制蓝图的那个人吗?

在他离开我们的第二十年里,让小青带你走近伟人。


        邓小平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 中文名:邓小平

  • 别    名:邓先圣(原名);邓希贤(学名)

  •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原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

  • 出生日期:1904年8月22日

  • 逝世日期:1997年2月19日

  • 职    业: 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 毕业院校:莫斯科中山大学

  • 信    仰:共产主义

  • 主要成就: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 

                         推动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提出“一国两制”的政治理念 
                         创立邓小平理论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邓小平生平主要事迹

拨乱

 

反正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再度恢复工作后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讲话

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强调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要打破林彪、“四人帮”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的僵化状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现场

他第一次提出了“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观点,提出了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其他人,使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的观点。

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政治路线,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应着手认真地改革,认真解决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等。

改革

 

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他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来制订规划。根据他的思想,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他指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全党要一心一意地搞现代化建设。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他设计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提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标准,不断开拓新局面。

改革前

改革后

改革开放前后深圳对比图

他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指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他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他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一国

 

两制

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带头

 

退休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在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保持党和国家稳定的过程中,他起了关键的作用。

南方

 

讲话

退休以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1992年视察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邓小平南方讲话

邓小平影响中国改革开放

最为经典的十句话

1

最正确的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最伟大的发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

最著名的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

4

最前瞻的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5

最务实的倡导:“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6

最关键的忠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7

最大胆的创意:“摸着石头过河。”

8

最重要的提示:“稳定压倒一切。”

9

最经典的诠释:“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10

最深情的表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伟人眼中的邓小平

毛泽东:邓小平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

胡锦涛: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江泽民: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美国《时代》:邓小平改变了世界,功绩史无前例。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对中国和全世界而言,他都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政治伟人。

谨此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