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法律评论》第18卷2辑书评征稿启事

2017-04-04 学术之路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PKULAWREVIEW

《北大法律评论》创刊于1998年,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在校学生独立组织与编辑,是国内开风气之先的由学生自办的法学公开出版刊物。现每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卷二辑,每辑刊登文章13篇左右,在法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与较高的引证率。《评论》秉持学术自律、自主与自尊的理念,实行三轮审稿与双向匿名复审制度,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法律人不可不读经典。法学经典是不同时代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人们对法治的共识,其生命力历经数代人的考验而流传至今。今日人类法治文明之成果,正是人类汲取法学经典中的营养,一步步探索累积而成。虽然中国的法学研究日趋精细化,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对具体法律问题的关注上,但仍需重视对于经典的研究,以防具体制度建设违背法治文明的基本共识,出现方向性错误。

法律人不可只读经典。半个世纪以来,法学研究日益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性、文学、人类学等相互交融,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越来越丰硕。这些新潮书籍以经典作品通常所不具备的跨学科视野、实证精神、计量方法,通过考究和举示证据,提出了大量对法律史和现实法律现象有解释力的理论,极大地拓展了法律作为一门学科的想象力,丰富了法律知识的宝藏。

就第182辑“书评”栏目,编委会推荐书目如下(但亦不限于该书目):

 

法理学

 

1、苏  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3Frederick Schauer, Playing by the Rules: A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 of Rule-Based Decision-Making in Law and in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中文版,黄伟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Tom Rockmore, Kant and Idealis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文版,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5、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6、贡塔·托依布纳:《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张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Karl Larenz: 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5. Aufl., Springer, 1983.

 

宪法、行政法

 

1、布鲁斯·阿克曼:《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田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戴  雪:《公共舆论的力量:19世纪英国的法律与公共舆论》,戴鹏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凯斯·R·桑斯坦:《罗斯福宪法:第二权利法案的历史与未来》,毕竞悦、高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杰里·马肖:《创设行政宪制:被遗忘的美国行政法百年史(1787-1887)》,宋华琳、张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史蒂芬·布雷耶:《打破恶性循环:政府如何有效规制风险》,宋华琳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民法

 

1、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Reinhard Zimmermann: The Law of Obligations: Roman Foundations of the Civilian Traditio (Reprint edition), Clarendon Press, 1996.

 

公司法

 

1、伯利、米恩斯:《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甘华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弗兰克·伊思特布鲁克:《公司法的经济结构》,罗培新、张建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罗伯塔·罗曼诺编著:《公司法基础》(第二版),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保罗·戴维斯:《现代公司法原理》(第九版),罗培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刑法

 

1、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II》,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陈兴良:《刑法的知识转型(学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张明楷:《责任刑与预防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汉娜·阿伦特:《责任与判断》,陈联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

5、公益信托东吴法学基金会主编:《不作为犯的现状与难题》,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15年版;

6Claus Roxin, Tä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9. Aufl., De Gruyter, 2015.

 

诉讼法

 

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田口守一:《刑事诉讼的目的》,张凌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法

 

1Barton, John H.,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de Regime: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 of the GATT and the WTO,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廖诗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David P. Forsythe, Human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rd edition, 2012;

3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Maxwell, 1995;

4Alan Redfern & Martin Hunter,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Sweet& Maxwell,1991.

 

法律与经济

 

1、奥立弗·哈特:《现代合约理论》,罗宪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Guido Calabresi: The Future of Law and Economics: Essays in Reform and Recollec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st edition, 2016.

 

法律与历史

 

1、刘凤云:《清朝的国家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华书局2014年版;

3、布罗代尔:《论历史》,刘北成、周立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奚瑞森、亚方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5J. G. A. 波考克:《古代宪法与封建法》,翟小波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6、络德睦:《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魏磊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7、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李明欢译、黄鸣奋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8、程  巍:《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漓江出版社2013年版。

 

  

 

AlexanderWendt, Quantum Mind and Social Science: Unifying Physical and Social Ont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评论》对来稿不做字数限制,亦不考虑作者的身份和以往学术经历,只有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的要求!

来稿请寄电子邮箱:pkulawrev@gmail.com

本辑征稿截止时间:2017815日。

欢迎诸位同仁的关注与参与!







《北大法律评论》编委会

2017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