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维教授谈轻微罪对刑事法体系的挑战

2017-04-12 学术之路

本文转自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官网!

流水淡,月下河溪银光泛;碧天长,杨柳青丝畔。在江南的朦胧烟雨中,2017年4月8日晚,在王健法学院大会议室,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林维教授为我院的研究生、本科生们带来了名为“轻微罪对刑事法体系的挑战”的讲座。讲座由我院陈珊珊副教授主持,与谈嘉宾为我院李晓明教授。
        李晓明教授简要介绍了林维教授的专业建树和学术成果,并转达了全院师生的欢迎之情。

讲座伊始,林教授用数个图表,为我们展示了近十年来,刑事案件被告人判决生效的情况。精准的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正处于案件大爆炸的时期,尤其是轻微刑事案件急剧增长的时期。在重刑犯罪增设受到诸多限制,而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的单一法定刑幅度犯罪数目有所增加的现状下,危险驾驶罪、替考罪等轻微罪在司法实践中遭遇到一定困境。

接着,林教授主要以危险驾驶罪、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替考罪为例,来论证轻微罪在刑法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危险驾驶罪为例,其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界限不明,与交通肇事罪因为主观心理不同,法定刑天差地别。又因为犯罪主体的不同,适用刑法带来的附随后果也大相径庭。对于白领来说是无限大,对于农民来说附随后果为零,导致罪刑不相适应,在司法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林教授认为有必要将轻微罪作为特殊问题在整个刑事法体系中加以规定。

林教授指出,轻微罪将给我国的诉讼程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当前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高达80%以上。而我国目前的司法资源配置为花费80%的精力处理20%的重罪案件,用20%的资源来应对80%的轻微罪案件。这种颠倒式的资源分配方式在将来必须得到纠正。当前,我国的简易程序、刑事速裁程序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庭审时间,缓解了案件积压的压力。但是也存在着公安和检察院花费资源成倍,总体资源消耗上升。以及轻微罪多判处缓刑,刑罚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效果降低,公民的法律信仰下降等弊端。

最后,林教授阐述了轻微罪对整个刑事法、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重大影响,并为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指导,价值深远。


在提问环节,对三位学生提出的精彩问题,林教授也做出了详尽的解答。

李晓明教授对林维教授实事求是、高屋建瓴、细致入微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行政刑法的相关知识,简要论述了轻微罪和行政管理措施的联系。以及对于学者们用理论引导司法实践的高度期待和展望。

陈珊珊副教授对讲座做出了最后的总结,同学们都获益匪浅,意犹未尽,讲座在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供稿:马豆豆  审稿:范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