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八届高峰论坛在山东政法学院举行

2017-07-19 学术之路

        2017年7月18日,由山东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八届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山东省委政法委、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省教育厅、省司法厅领导出席并致辞。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和山东政法学院共八所政法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论坛。 


        “立格联盟”成立于2010年,是全国政法大学交流研讨平台,其名称由英文legal音译而来,寓意“建立规矩、建立规格、建设制度、树立标准”。联盟的建立,旨在共享优质法学教育资源、促进法学教育规范发展、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应有力量。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座谈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经立格联盟各成员高校会商,确定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为“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7月18日上午,“立格联盟”第八届高峰论坛举行开幕式。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峰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陈国庆、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蒋慧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宋毅、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副巡视员王红分别致辞。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致开幕词。山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李玉福致欢迎辞。山东政法学院校长吕涛主持开幕式。“立格联盟”第八届高峰论坛正式发布《中国法学教育状况(2015)》白皮书及《立格联盟院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林峰海指出“立格联盟”自成立以来,在推进法学教育改革、法学教育规范化、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有关高校法学院系要以此次立格联盟第八届高峰论坛在我省举办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视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主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合作。扩大与全国高水平政法大学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图书文献资料和学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校际互访与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法治山东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陈国庆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希望检察机关与“立格联盟”高校进一步深化双向交流机制,坚持学术研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围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效果,希望更多的优秀法治人才投身检察事业,为检察工作发展贡献力量。


    “立格联盟”第八届高峰论坛由山东政法学院副院长许海波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岳彩申、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甘肃政法学院校长李玉基、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山东政法学院校长吕涛分别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作《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发言。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稳步实施,对各层次、多领域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出了新的紧迫性需求,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在实质意义上推动我国法学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将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岳彩申作《弘扬法学教育优势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发言。指出在法治人才培养上要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西南政法大学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资源有机结合,采取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卓越计划、推动教改课改、提升教学荣誉感等形式,积极探索法治人才培养的立体模式。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作《立德树人为本、以德法兼修为要--政法院校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发言。指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政法院校更是输出法治人才的主要堡垒。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的最新指示,切实做好法治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成为衡量政法院校担当作为和智慧的重要指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作《基于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视野下的法学分层分类教育研究》发言。指出当前法治人才培养主要着眼于法律职业人才,与建设法治国家需要的多领域多层次法治人才需求不相匹配。法学教育要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法治人才提出的多层次需求基础上,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发言。指出西北政法大学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定位法治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法治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方法,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完善法治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甘肃政法学院校长李玉基作《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发言。指出法学教育规模空前,但难以满足国家和区域法治建设需求,在于适宜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的机制尚未形成。甘肃政法学院积极探索和构建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的法学教育体系,深化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为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作《立德树人为本德法兼修为要--以上海政法学院探索法治人才培养为例》发言。指出如何在法学教育中加强德育是政法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大命题。政法院校应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德法兼修作为培养机制,进而构建符合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机制等,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山东政法学院校长吕涛作《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A型法治人才》发言。指出从“德”和“法”两个维度上思考,中国特色法学教育的培养要求是德法兼备,培养过程是德法兼修,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法治人才。其基本要义是既成才,更成人。既要夯实“人”的德育内涵,又要提高“人”的法育质量,还要强化德法交融,培养高素质的顶尖(Apex)法治人才。


  7月18日下午举办了“立格联盟”第八届高峰论坛院部(处)论坛,“立格联盟”成员院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办公、宣传、教务、科研、研究生、人事、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于志刚主持,八名同志作交流发言,就法治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法学专业改革、科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深入探讨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