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怕帮到一个孩子,是他们的福,也是我们的福丨最后益条

2017-09-04 学术之路

我是微信公众号“学术之路”(ID:xueshuzhilu)。我加入了新榜携手“美丽中国”发起的【最后益条·教育季】行动。9月7日-9日,您的捐赠将有望得到配捐,爱心加倍!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

很多小伙伴可能问过父母,

“我是怎么来的?”

“捡来的”“石头里蹦出来的”“天上掉下来的”......

很有意思的回复,

但也往往充满着对于人类生命的儿戏。

  

“妈妈,你为什么有咪咪?”

“爸爸,你为什么和妈妈的身体不一样?”

将来有一天也许我们也会为人父(母),

或者你已为人父(母),

如果孩子们问出更多问题,

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性别教育,

这些问题确实不太好回答。

当老师们把生物教材里关于人体生理结构的章节翻过去,

红着脸说“这一章大家自学”时,

性教育成为了很多人不可触碰的冰山,

防性侵安全教育更是尚未普及。

而在这背后,

是中国上千万儿童遭受不同程度性侵的事实。

在前几代人“谈性色变”的思想禁锢下,

我们希望这一切得到更多的认知和重视。




2013年6月1日,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多家媒体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截至2017年6月底,“女童保护”已在全国28个省份相继开课,培训志愿者数万人,覆盖儿童超过160万人。一位长期致力于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问题研究的前辈,说起这份工作的不容易,不禁潸然泪下:太难了。然而,“女童保护”选择坚持直面这份困难,扛起这份责任。

 

 一位江西的“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她和她的女儿在各自年少时都遭遇过性骚扰,她说:


“当我看到‘女童保护’招募志愿者通知时,真真有一种‘女童保护’,我等了你太久太久的感觉,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一位大连的志愿者讲师,在一次走进校园讲课后得知:一名女学生之前遭受了性侵,并没有告诉别人,听了“防性侵”安全教育课后,她才懂得自己遭遇了什么,并且勇敢地告诉了家长。这位志愿者讲师感慨:


“‘女童保护’志愿者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墙,本身也是对坏人的一种有力震慑。如果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帮助到了哪怕一个孩子,是他们的福,也是我们的福。

 

比起谴责社会黑手,我们希望更积极地做出一些改变,让大众了解知晓“防性侵”安全教育知识,让社会关注重视“防性侵”安全教育的传播,让每一个人对“防性侵”安全教育拥有正确认知。



于是,新榜【最后益条·教育季】携手“女童保护”共同发起此次项目传播,就像《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女童保护基金管委会委员徐豪曾写道的那样:


“防治儿童性侵,在我们面前还有一条相当漫长的道路,而这条路的筑成,需要一场志愿者、专业机构,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全面参与,不啻于一场人民战争。”

 

这场保护孩子的正义之战,需要你我的关注和参与。


你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以爱心捐款来支持“女童保护”;也可以在和学校、社区等达成意向的前提下,联系“女童保护”课程落地,可将详细事由说明和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送到nvtongbh@163.com。

本期责任编辑:赵广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