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大学生学习建议也应该有管理学思维

2017-12-11 学术之路



  作为一名学长,在我们的每一步成长过程中,都会向前辈请教,向师弟师妹传授学习方法与经验。这些方法与经验都是自己逐步摸索出来的,自己感觉有用的,但是这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我们发现在现实中很多时候给出的这些建议没有真正用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之前自己的思考始终局限于如何改进建议,但是效果不佳,以至于自己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我们应该传授的不是好的经验方法而是教训,就是将自己在求学科研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做过的蠢事分享出来,认为这样的分享才更实在,更贴近实际,有利于后来者学习借鉴。即便在写作本文时,我还是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分享好的方法还不如分享走过的挫折与教训,后来者一定能够找到化解这些问题的办法。在这个知识爆发的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我们需要给予后来者的更多的应该是如果限缩初始学习的方法与视野,这样才能够让其不会由于选择过多而不知所措,才能够更加专研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而不是学了很多而不知所措。


  今天在回来的路上,我又再一次思考这个问题,以求有新的答案。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确实有的思考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这个经验来自于工作安排,而学习与工作在很多方面是一样的。而我们很少运营管理工作的方法去思考学习问题,如学习建议的给出在工作上是否有经验可循呢?我发现,我们在给出学习建议时确实可以参考工作中的管理思维,一切新的工作安排都要考虑目的与人力消耗等,具体到学习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目标及达成目标需要付出的代价。


  在我们通常的建议中,我们往往只关注目标,而忽略了达成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例如,有人问你如何获得考取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条件,可能大部分人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的英语六级不到520分以上,那么建议你去考个雅思或者托福,只需要考到6.5或者95分以上即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目标明确,但是我们发现这样的建议如果不能够具体到个人本身,是没用的。因为这样的建议相当于给被建议者设定了一个目标,而达成目标的方法与要求则没有考虑。而这对被建议者来说是最重要的,然后我们会发现被建议者要么简单的搜索了一下否定了这个建议,要么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才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甚至很多时候走的是弯路,到能够达成目标时早已错过了时间点。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出在建议者没有考虑管理学问题,即被建议者的基础是什么?其离目标有多远的距离?达成目标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被建议者是否有毅力达成这样的目标?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达成这样的目标?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看到将会纸上谈兵的建议。


  所以,建议下次大家在给出建议时一定要有管理学思维;而如果我们在征求他人建议时也应该提出这样的疑问,并主动的将自己的基本情况告知建议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