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创业与劳动者权利保障”高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社会法博士生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

2017-12-22 学术之路

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与江苏省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合作主办,南京审计大学与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全国“创新创业与劳动者权利保障”高端论坛暨全国第三届社会法博士生论坛在江苏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召开。

开幕式


省人社厅副厅长陈健

天宁区委书记宋建伟

共同为“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揭牌


宋建伟在致辞中表示

党的十九大高度关注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工作,把就业创业和治理创新摆到了全局位置。近年来,天宁在协调劳动关系、创新治理模式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今年5月,我区与南京审计大学成功申报创建“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相信天宁坚实的产业基础、活跃的市场经济以及多样的劳动关系,能为劳动法治和社会法学研究,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样本。

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裴育教授(左),中国社会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林嘉教授(右)先后致辞。


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是江苏省高校重点研究机构,该基地依托南京审计大学法学学科优势,由江苏省劳动监察局和常州市天宁区政府合作共建。


基地主要任务是加强全省劳动法治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研究,为省劳动法治进步提供科研成果与决策咨询,同时承担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功能。该基地是江苏省教育厅推动高校和地方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合作的重要平台,江苏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常州唯一的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基地在此揭牌,可以进一步发挥高校科研基地的科研优势与园区的实践优势,“强强联合”,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和园区工作再上新台阶。


就加强研究基地建设



陈健表示

基地要强化大局意识、务实导向,解决好聚焦问题和依托共建的问题。目前我国劳动法的建设、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关系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存在应急性偏多,长效性不够;事后处理偏多,事先预防不够;职能部分做的偏多,社会力量做的不够等“三多三不够”现象。所以希望研究基地在“务虚与务实”的结合点上做好文章,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步互动,为加强劳动关系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智力支撑。

据悉,两天的论坛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互联网用工与劳动法治发展”、“新时代与我国劳动法的创新”等主题,研讨创新创业背景下劳动者权利保障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学术探讨与对话。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全国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人社、法院等部门的社会法学界近1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还对参会优秀博士生论文给予表彰奖励。


16日下午2点,论坛在江苏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天宁厅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区长许小波主持,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书记宋建伟与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裴育教授分别代表合作承办方致欢迎辞。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陈健副厅长代表劳动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对论坛在江苏常州召开表示了祝贺和感谢。

  中国社会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林嘉教授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她代表中国社会法学会对社会法高端论坛与第三届全国社会法博士生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论坛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紧扣新时代创新创业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前沿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社会法学发展提出了要求与希望。

  以“创新创业与劳动者权益保障”为主题的全国社会法高端论坛,分主题发言与主题研讨两个单元进行。每个单元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加以展开。吉林大学法学院冯彦君教授主持了第一场次主题发言,该场次以“互联网用工与劳动法治发展”为话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常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董保华教授、浙江财经大学钱叶芳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吴锦宇博士分别发表了“互联网经济中的劳动法制”、“互联网时代新型劳动形态对劳动法的挑战”、“科技革命与劳动(雇佣)关系:从属性的革新”、“科学技术进步对未来劳动就业的挑战”等主题发言,清华大学郑尚元教授、南京大学李友根教授发表了与谈发言,并进行了会场互动。发言学者观点鲜明,会场气氛热烈。

  中国人民大学林嘉教授主持了第二场次主题发言。该场次以“新时代与我国劳动法的创新”为话题,西北政法大学谢德成教授、福建工程学院谢天长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薛长礼教授、吉林大学艾琳博士分别以“工匠型劳动者的劳动法塑造”、“创业型就业的特征及劳动法制革新”、“公共就业服务的法律构建与运行机制扩展”、“政府介入集体劳动关系的边界研究”等主题演讲,华东政法大学田思路教授、武汉大学张荣芳教授发表了与谈人发言。本场地围绕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劳动法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革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学术探讨。

  在第二单元论坛主题研讨阶段,安徽大学李坤刚教授主持了第三场次研讨。该场次以“新业态用工与劳动法规制”为话题,青海民族大学王立明教授、南京审计大学李亘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李凌云副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李干博士等分别发表了“网络主播劳动者地位认定的困境、反思与出路”、“不定时工作制加班工资问题研究”、“管制与自治的平衡:对服务期法律适用的思考”、“‘停工’的法理解释及类型化分析”等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程延园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曹艳春教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郭文龙法官等发表了研讨与谈发言。

  福州大学汤黎虹教授主持了第四场次研讨。该场次以“灵活用工与劳动者权益保障”为话题,西北政法大学曹燕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王天玉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张颖慧讲师、华东理工大学刘金祥教授等分别发表了“临时雇佣法律规制: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断裂与连接”、“劳动法规制灵活化的法律技术”、“远程工作形态下新型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劳动者集体维权行动的法制化路径研究”等研讨发言,苏州大学沈同仙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李雄教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王芬法官等发表了研讨与谈发言。两场研讨场上与场下互动热烈,发言踊跃,使得研讨会一再推迟,直至晚7时许才不得不结束本次高端论坛。

  17日,全国第三届社会法博士生论坛在江苏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才富空间举行。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论文28篇,参选硕士生论文4篇,参会论文数量和博士生人数创历史记录。

  论坛采用博士生论文发言、与会专家点评与博士生导师现场评议的方式进行。深圳大学侯玲玲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倪斐副教授等分别主持了不同场次的研讨。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徐小洪教授、吉林财经大学张秋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韩桂君副教授、长春理工大学张凌竹副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张家宇副教授、江苏警官学院何小勇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朱军博士等与会专家对博士生论文进行了学术点评。与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林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董保华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王全兴教授、清华大学郑尚元教授、武汉大学张荣芳教授、吉林大学冯彦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程延园教授等进行了导师评议,并进行了师生互动回应,以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了学术点评与评议交流。

  论坛总结阶段由南京审计大学秦国荣教授主持。中国社会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财经大学王全兴教授对本届博士生论坛进行了学术总结,对社会法学博士生培养和论文学术规范等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与要求。

  中国社会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林嘉教授代表中国社会法学会宣布了本届博士生论坛获奖论文名单。本着坚持学术标准,宁缺毋滥的原则,经学会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双向匿名评审,本届论坛共评选出二等奖论文3篇,三等奖论文7篇,一等奖论文空缺。与会担任学术点评和导师评议的林嘉、董保华、王全兴、冯彦君、张荣芳、程延园、李友根、汤黎虹、张秋华等教授,与合作承办方代表常州天宁区委常委、副区长顾潮为获奖研究生颁发了获奖证书。本届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