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中国政法大学发布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8-01-31 学术之路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日前,中国政法大学公布了《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7)》。2017年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是怎样的?赶快看看吧!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7届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2017 届毕业生共3972 人,其中本科生2037人(包含第二学士学位32人);研究生193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789人,博士研究生146人)。依据统计标准,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97.66%,创历史新高


(毕业生结构层次分布图)


性别比例

毕业生中男生共有1437人(其中本科生721人,硕士研究生632人,博士研究生84人);女生共2535人(其中本科生1316人,硕士研究生1157人,博士研究生62人)。


(毕业生性别比例图)


生源地分布

北京生源毕业生共有276人(其中本科生98人,硕士研究生157人,博士研究生21人);京外生源毕业生共有3696人(其中本科生1939人,硕士研究生1632人,博士研究生125人)。


(毕业生生源分布比例图)


专业分布

本科毕业生共24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为法学专业,共973 人,其次为双专业双学位、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硕士研究生共67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为法律(非法学)专业,共352人,其次为法律(法学)、工商管理、民商法学等专业。


博士研究生共24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共19人,其次为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法学理论等专业。


民族比例

少数民族毕业生共有473人,其中本科生287人,硕士研究生170人,博士研究生16人。


(少数民族毕业生比例图)



2017届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


从全校总体上看,1076人国内升学,占落实总数的27.74%;227人出国,占落实总数的5.85%,1484人签约(含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占落实总数的38.26%,其他形式就业1060人,占就业落实人数的27.33%,自主创业人数32 人,占就业落实人数的0.82%。


2017届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

截至2017年10月31日,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97.66%,就业签约率为70.17%,深造率为32.80%。


(全体毕业生毕业去向)


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 97.99%、97.21%、98.63%,具体来看,签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博士生比例最高;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的毕业生中,本科生比例最高。


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97.99%,就业签约率71.72%,深造率58.03%;

硕士研究生就业落实率97.21%,就业签约率67.13%,深造率5.93%;

博士研究生就业落实率98.63%,就业签约率85.62%,深造率10.27%。


(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毕业去向)


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率

从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来看,男生、女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97.92%和98.02%,基本持平。具体来看,男生签就业协议和自主创业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低于女生。


从硕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男生、女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97.63%和96.97%,男生就业落实率比女生高0.66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男生签就业协议和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低于女生,而自主创业和国内升学的比例高于女生。


从博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男生、女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98.81%和98.39%,男生就业落实率比女生高0.42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男生签就业协议、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的比例皆低于女生。


(不同性别毕业生毕业去向)


不同生源地毕业生就业率

从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北京生源、京外生源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96.94%和98.04%,北京生源就业落实率比京外生源低1.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北京生源毕业生签就业协议、签劳动合同和自主创业、国内升学的比例低于京外生源的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的比例明显高于京外生源。


从硕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北京生源、京外生源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97.45%和97.18%,北京生源就业落实率比京外生源高0.27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北京生源的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自主创业的比例高于京外生源的毕业生,而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低于京外生源毕业生。


从博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北京生源、京外生源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100.00%和98.40%,北京生源就业落实率比京外生源高1.60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北京生源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国内升学的比例低于京外生源的毕业生,而出国(境)留学的比例高于京外生源的毕业生。


(不同生源地毕业生毕业去向)


不同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和光明新闻传播学院3个学院的就业落实率最高,为100.00%,民商经济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本科毕业生分学院就业状况分布图)


硕士毕业生中,刑事司法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学院、人权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法学院、法学院7个学院的就业落实率最高,为100.00%,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比较法学研究院和人文学院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硕士研究生分学院就业状况分布图)


博士毕业生中,中欧法学院等10个学院的就业落实率最高,为100.00%,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博士研究生分学院就业状况分布图)


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从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就业落实率为98.15%,就业签约率为76.43%,深造率为63%。数据显示,德语、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等14个专业的就业落实率,为100.00%,就业签约率和深造率最高的专业为德语、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均达到100%。


从双专业双学位的数据来看,就业落实率为96.76%,就业签约率为42.45%,深造率为30.22%。数据显示,30个专业的就业落实率为100%,11个专业的就业签约率为100%,8个专业的深造率为100%。


从第二学士学位的数据来看,就业落实率为100%,就业签约率为71.88%,深造率为31.25%。法学和工商管理第二学士学位的就业落实率均为100%,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就业签约率和深造率均高于法学专业。


从硕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就业落实率为97.21%,就业签约率为67.13%,深造率为5.93%。数据显示,产业经济学、传播学等54个专业的就业落实率,为100.00%,德语语言文学等12个专业的就业签约率达到100%。


从博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就业落实率为98.63%,就业签约率为85.62%,深造率为10.27%。数据显示,比较法学、法律史等12个专业的就业落实率,为100.00%,法律与经济、公共行政等11个专业的就业签约率达到100%。


就业地区分布

就业数据显示,51.15%的毕业生落实在北京工作。从地理位置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在东部地区(26.66%);从经济区域看,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在东部沿海经济区(8.71%)。总体来看,本校毕业生多数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发展。


具体从学历层次来看,32.18%的本科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选择在东部地区(29.72%)。61.24%的硕士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选择在东部地区(25.41%)。42.64%的博士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选择在东部地区(23.26%)。


落实就业地区分布(1)


落实就业地区分布(2)


就业单位类型分布

就单位类型而言,本校毕业生落实就业比例较高的单位类型依次为:其他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等)(40.02%)、机关(26.98%)、国有企业(12.27%)。


从学历层次看,本科生最主要落实的单位类型依次为其他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等)(40.54%)、机关(13.14%)、部队(9.21%)。 硕士生最主要落实的单位类型依次为其他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等)(41.89%)、机关(33.62%)、国有企业(15.98%)。 博士生生最主要落实的单位类型依次为高等教育单位(43.41%)、机关(30.23%)、其他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等)(13.18%)。


(落实就业单位类型分布)


就业行业分布

就行业而言,本校毕业生落实就业比例较高的前三个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8.1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9.02%)、金融业(10.52%)。


从学历层次看,本科生最主要落实的就业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4.1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1.30%)、军队(9.21%)。 硕士生最主要落实的就业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5.0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3.82%)、金融业(13.35%)。博士生最主要落实的就业行业依次为教育(45.7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0.2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98%)。


(落实就业行业分布)


国内升学情况

从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国内升学人数共999人,占比49.04%。毕业生升学所选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法大学(80.16%)、北京大学(5.11%)、中国人民大学(4.01%)。


从硕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国内升学人数共63 人,占比3.52%。毕业生升学所选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法大学(69.84%)、北京大学(9.52%)、清华大学(7.94%)。


从博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国内升学人数共14人,占比9.59%。毕业生升学所选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法大学(36.36%)、清华大学(18.18%)。


(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本科毕业生中,国内读研的694人,有496人选择继续攻读本校的研究生,占71.47%;攻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研究生的有141人(其中北京大学51人,中国人民大学40人,清华大学18人);攻读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其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的共37人,还有部分同学攻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其他高校的研究生。


(本科毕业生升学重点院校统计)


出国(境)留学情况

从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出国(境)留学人数为183人,占比8.98%。毕业生留学首选目标国家(地区)主要依次为美国(36.81%)、英国(29.67%)、香港(9.89%)。


从硕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出国(境)留学人数为43人,占比2.40%。毕业生留学首选目标国家主要依次为美国(23.26%)、英国(23.26%)、荷兰(16.28%)。


从博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出国(境)留学人数为1人,占比0.68%。


(出国(境)留学情况)


有58名毕业生赴 2017—2018《泰晤士报》排名前50的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


(毕业生出国(境)顶尖院校统计)


2017届毕业生就业特色领域


党政机关

共695人到党政机关工作(本科毕业生107人,硕士研究生549人,博士研究生39人),其中63人选择到党群机关工作,占所有到党政机关的毕业生总数的9.06%(其中本科毕业生13人,硕士研究生49人,博士研究生1人),2人到立法机关工作(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博士研究生1人),有309人到行政机关工作,占44.46%(其中本科毕业生68人,硕士研究生224人,博士研究生17人);到司法机关工作的毕业生共321人,占46.19%(其中本科毕业生26人,硕士研究生275人,博士研究生20人)。


(毕业生党政机关就业比例表)


部分毕业生到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工作。


(毕业生到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工作单位列表)


一流律所

共有405人选择到律师事务所工作,其中本科毕业生110人,毕业研究生295人,根据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发布的《2017亚太法律指南》中国地区中资律所的排名情况,有154名同学到金杜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等各领域内的一流律所工作。


(毕业生到知名律所工作人数统计表)


西部和基层单位

共305人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单位工作,其中本科毕业生125人,毕业研究生180人,奔赴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作,部分同学选择到基层法检系统工作。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


用人单位调研数据来源于2017年4~10月进行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就业服务及社会需求调查”,调研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社会需求情况、培养质量反馈、就业服务反馈四个部分。


总体满意度评价

用人单位对所招聘的本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均值为4.14,相当于百分制的82.86 分。其中,87.50%的单位表示对毕业生“很满意”或“满意”。


(总体满意度评价)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满意度评价

用人单位对所招聘的本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满意度均值为4.28,相当于百分制的85.57 分。其中,91.81%的单位表示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满意”或“满意”。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满意度评价)


对求职积极程度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的积极程度评价均值为3.76,相当于百分制的75.24 分。其中,认为本校毕业生“很积极”或“积极”的单位占66.67%,认为本校毕业生“不积极”的占9.52%。


(对求职过程中表现的积极程度评价)



65年来,法大培养了20多万毕业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相信,每一个法大学子无论走到哪里,始终践行法大精神,秉承法大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青春,成就梦想。


读取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7)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法大微信【第20180131期】

内容来源: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内容编辑:骆红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