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木生老师交流会——青年该怎样读书

学术之路 2021-03-08

2016年11月18日晚,”梁木生老师交流会——青年该怎样读书在”主题分享会在有熊青年空间举办。


在每位同学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梁老师提议以自由提问的方式进行交流分享。

就石深宏同学提出的“怎么通过阅读认识社会“这个问题,梁木生教授提出“社会具有几个维度”的观点,认为根据社会不同问题来看,对社会的认知也应该有所区分。

随后梁老师延展开来,从自然经济、农耕经济、市场经济这三种生产方式的演化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分析。 

造了财富之后,就要进行财富的分配,于是社会关系、政治就产生了。从最早的自然经济到农耕经济再到市场经济,三种经济形态的发展不尽相同。对于初期的中国来说,农耕经济的产生主要是受地理因素的影响。

在对“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这个问题的解释中,梁老师说到,科技要想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要有“移动”的商人。而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一直以来主要是农耕经济,而少有商人,这也就是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的主要原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的农耕经济。 

通过一系列详细的讲述,梁木生教授详细的向我们阐释了自然经济、农耕经济与市场经济下的不同社会阶层的状态。在详细的历史梳理下,我们了解了中国从自然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市场经济的整体过程,得以更加清晰的看待中国今日的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的特点。

紧接着,梁教授强调,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产权问题。同时,他认为政治存在的价值是维护秩序,因此,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需承担守门人和裁判者的作用。

“民主、法治、宪政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中,法治更为苛刻。”梁老师这样说。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也会有一些特殊问题存在。而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立法治,法治才是最可靠的。

在分享过程中,梁老师诙谐幽默,时而走动,时而坐下,现场互动感非常强。

“真正的民族意识在于利益意识。”针对现场同学提出的关于土地30年的承包权政策对农户的影响这一问题,梁老师横向地分析了一下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例如房价问题和腐败问题。透过这些例子,他教大家要懂得分别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和法律角度看问题。由此梁老师告诉大家,读书要读史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梁老师极度推崇自己在网上为大家开出的书单。“看清时代,认识自己。”

在分享过程中,梁木生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以西方视角观察中国问题的学者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与历史学家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前者讲述了中国早期、近代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后者则分析了中国式的东方专制主义社会的具体特征。这两本书对于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具有极大意义。

编辑 | 陶雪珍

校对 | 熊小坏

来源:武汉有熊青年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系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复试通知(含复试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8年5月博士答辩公告

关于召开长江海商法学会2018年年会的通知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邀请函

《环境资源法论丛》征稿启事

证券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通知——新时代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治体系建设论坛

2018年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申报通知

“法定犯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暑期研讨班” 公告(免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