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研究》2018年秋季论坛征稿启事

学术之路 2021-03-08

转载时烦请注明“转自《法学研究》公众号”字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某一历史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判断,并且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开展具体工作。这是因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在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论断之后,在依法治国被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之后,如何以法治保障与推进我国社会平衡充分发展,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成为向法学研究工作者提出的新时代课题。具体而言,比如,于法理层面,我们需要阐释“美好生活需要”的法哲学内涵,需要回答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良法”是什么,需要回应如何以法治保障“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等等。比如,于制度层面,我们需要回应如何通过法治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回应如何通过法治保障“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等等。


鉴于以上考虑,《法学研究》2018年秋季论坛以“中国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的法治保障与法治推进”为题,向学界公开征稿。应征文章题目自拟,篇幅以1.5—2万字为宜。纸质稿可直接寄至《法学研究》编辑部(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 邮编100720),并在稿件首页上方写明“征文” 字样。电子版稿件可登录本刊网站在线投稿系统(www.faxueyanjiu.com) 投寄,并注明“本文为‘中国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的法治保障与法治推进’征文”。征文截稿日期:2018年9月30日。

浙大华法学国际夏令营境内营员and中南大知识产权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拟录取名单公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中南大 | 国际法律高端人才培养暨学科发展咨询会会议通知

苏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和复试名单公告

四川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成绩和拟录取名单公示

南开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汇总

刘艳红教授接受CCTV2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活动采访 | 服务社会法治,聚焦社会热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