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主规划+培训班点拨方能圆名校梦

赵广开 学术之路 2021-03-12

在过去的几年间一个被大家讨论烂的话题为“考研培训班有必要上吗?”“法律资格考试培训班有必要上吗?”,那时可谓百家争鸣,细细梳理相关观点可以写成一篇上乘的学术佳作。但是站在此时,我们一方面必须看到大家的应试水平被培训班“拽高”了,如果你不经历这一“拽高”,那么你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失败,至少名校你就别想了。


也许上述观点看着很极端,大家也可以举出大量的例子反驳说“你看某某,考上名校了就没有报班,而且我们身边有大量的人没有报班都考上了理想的院校。”上述反驳从表面上看确实是真的,确实可以拨到我的上述论断。但是其忘记了,其实他眼中的这些例子都不是有效的例证,或者说这些人没有参加所谓的线下面授班,但是他们享受了培训班提供的服务。在我国这样一个盗版较普遍的大背景下,我们可能没有直接掏钱购买培训机构的相关服务,但是我们一定在绕道享受相关服务。例如各种押题、各种讲义,无论我们是否购买正版的纸质图书,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享受着与正版纸质图书一样的总结资料。


在说完上述观点之后,我们还必须去面对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报班的人都能够考取理想的成绩,甚至考的还不如不报班好,那么我们如何去解读这样一种现象呢?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完全被培训班控制的学习效果,没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时间,完全成为了记忆的机器,考试的机器,那么我们又凭什么指望这些人去解答难度不再提升的真题呢?又怎么指望这些人能够比他人考出优异的成绩呢?我们必须看大考试在本质上就是竞争,你的对手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他人,那么考试就不只是考察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察你比别人的优势在哪里?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也就不再难以理解为何自己报班了还是考不过。


在论述完上述两个核心观点之后,我们的关注点自然需要聚焦在如何充分的利用培训机构达到提升自我,超越竞争对手的问题上。我们给出的答案是:自主规划+培训班点拨提升。接下来我们将就此如何去做给出简单解答。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培训班更多的还是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培训,而我们个人及报考的院校与专业是有其个性需求的,这样两者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也是我们提倡自主规划的原因之一。当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之后,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培训班可以帮助我们节省不少的总结时间,甚至不少时候可以帮我们改变原有的学习方面,另一面我们又要看到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并不是我们都需要的,而且存在一定的漏洞,那么我们就需要自己去规划如何去查漏补缺,如何去合理的调度自己的时间,找到更有利于自己取得优异成绩的方式方法。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传统的自主学习方式,甚至老师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甚至成为自己学习提升的障碍,培训机构既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校正一些学习的方法与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在进入培训班之后好好的梳理总结一下自己当前的学习思路与方法,看看自己当前的应答思路,然后再去跟培训班讲授与训练的做对比。我们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总结与对比,我们的学习效率才能够有质的提升。


最后,关键是把握好自主规划与培训班点拨之间的平衡,应该让其朝着有利于自己提升分数,提升竞争力的方向去发展。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部分考生只注重某一方面,最终效果非常差,无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培训班还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如金钱、师资、精力等等,但是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能够调整好自主规划与培训班点拨之间的平衡,我们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大家都能够顺利的通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圆梦名校,加油!

报班与否只是形式上

利用培训机构才是关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